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9,(11)
<正>笔者最初知晓海城喇叭戏还是在中学时代,那时,我们使用的省内通用音乐教材上介绍的地方戏剧种中就有海城喇叭戏,当时我很纳闷为什么在一个县城会兴起一个地方戏剧种。近年来我从事辽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对海城喇叭戏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当我了解到海城喇叭戏的历史后,更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留住乡愁记忆的特殊作用所感动。海城喇叭戏源于海城地秧歌,因其主奏乐器唢呐的俗名为"喇叭",所以被称为"海城喇叭戏"。海城喇叭戏最早形成于辽宁省海城市西部的牛庄镇一带,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7)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饮食文化发达的民族,每每提及海城,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偌大的"馅饼"二字。诚然,海城馅饼驰名中外,但这样讲总觉得海城除了馅饼再没有其他可以值得关注的东西似的。我们还忘了,中华民族也是一个能  相似文献   

3.
市井人语     
《侨园》2012,(12):69-69
如此"喇叭执法"10月12日,广州交警联合多部门整治交通秩序时用高音喇叭进行劝导。不听劝导的,将高音喇叭搬至商家门口滚动播放。为了减缓执法冲突,创新执法形式,各地出台了类似于"微笑执法"、"献花执法"等"柔性执法"举措,大大改善了执法形象。而"喇叭执法"应归类为"冷暴力执法",绝对不应提倡。治安处罚法规定:"制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的一天,在海城县牛庄公社,一个小孩吃苞米时把苞米粒呛进了气管里。小孩紫胀着脸,一阵接着一阵剧烈地咳嗽,当送到医院时,发紫的嘴唇不再抽搐,僵直的四肢不再乱挥,软瘫地耷拉下来——小孩窒息了。这时,只见一个大夫俯下身去,捏住小孩的鼻子,嘴对嘴地向小孩口腔里吹了十几口气,这十几口气竟象仙气一般,使已经窒息三分多钟的小孩又缓缓地反馈出了一点气息,接着又慢慢恢复了有规则的自主呼吸,青紫的嘴唇和脸色开始出现红润,“哇”地一声哭叫,小手又乱挠起来。  相似文献   

5.
毛金才纪事     
成就篇 古镇以新厂扬名 焊管因金才振兴 在辽南海城市附近,太子河下游南岸,有一座历尽沧桑、几经衰荣、颇有名气的重镇——牛庄。牛庄人谈起当今古镇值得骄傲的人物和故事时,无不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称赞辽宁省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海城市特等劳动模范毛金才。 45岁的毛金才,是土生土长的牛庄人。1984年他承包了当时  相似文献   

6.
佟伟 《侨园》2013,(8):66-66
<正>1858年是清政府最憋屈的一年,以咸丰皇帝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越来越感到四面楚歌,心里拔凉拔凉的。因为紫禁城上空一片血色迷雾。迷雾的一端,与其武力对抗的太平天国正闹得如火如荼,另一端是凿骨捣髓的英、美、法、俄等虎狼之邦已兵临城下,旌旗蔽日。一会儿战败乞和,一会儿割地赔款,泱泱天朝的大员们此时被夷人像小卒般折腾得东跑西颠,清政府丢尽了颜面。尤其是这年5月16日,还被迫与英国签定了《中英天津条约》。条约规定,辟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何人买卖,船货随时往来。同时规定,牛庄要于1861年4月3日开埠。清政府又在世界的舞台上被夷人掴了一巴掌。因为"牛庄"就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1)
正辽宁海城南台张氏家族九世张庆满现今保存一对上马石,是清代晚期由皇族赠与五世张文汉的。张文汉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840-1910年间。中秀才后办过学,教过皇族学生,因而获此"殊荣"。在清道光年间以前中国石雕作品中未见牡丹花纹饰,张氏家族的上马石上有"凤戏牡丹",说明它刻成的时间较晚,至今约130余年。130余年来,这对上马石一直摆放在五世文汉公曾居住过的宅院大门两侧。张氏家族保存的这对上马石石雕工艺很精湛完美,可以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3)
正案头上放着王昌元先生整理编著的《海城地名故事》一书,我读罢又读,看罢又看,欲罢不能,爱不释手。《海城地名故事》是一部扛鼎力作,字字珠玑,篇篇生辉。一个没有传说,没有神话,没有故事的地方,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历史底蕴的地方。而海城恰恰相反,自古以来历史底蕴厚重,闻名遐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海城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是我第二故乡。《海城地名故事》一书中,王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Z1)
正周正堡是一个工农业蓬勃发展、民众生活殷实富庶、自然环境十分秀美的村庄。王氏家族是村中的主要大户。自清初"随龙北上",繁衍生息于此。在三百五十余年的村落兴衰中,该村经历最难忘也是最悲惨的事件就是"火烧周正堡"。周正堡位于辽宁海城北,腾鳌堡西2.5公里处,今隶属鞍山市腾鳖特区的一个街道。其面积约3平方公里。清末民初年间,300多户、2000多口人居住在这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0)
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带,居住着侗、苗、汉和壮等多个民族,该地区远离地方政权的中心,历来多属国家治理的难点和多事之地,危机频发。但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政治空间中,侗戏却为多个民族互通有无、和谐共处提供了舞台和机会。首先,受晚近中国历次政治变动的冲击,侗戏戏班成员英明抉择,组织和动员村民粉碎了地方匪乱,为化解区域社会的政治风险,贡献甚大。其次,侗戏师通过一定的社会资本构成要素的变化和互动,逐渐转换成一种新权威结构——听命于戏师。最后,侗戏戏班以特有的"跨省际"演出形式,促进了三省交界处多个族群的融合,同时,侗戏还积极宣扬当代国家的重大政策方针。最后,逐步强化了这一地区民族对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正喜欢旅游的笔者,利用休假的几天时间在辽宁的几处景点转了转。尤其海城的三座古塔给笔者留下了很深印象。我们知道,海城人引以为豪的就是坐落于海城市境内的这三座辽金时期的古塔——金塔、银塔和铁塔,它们是海城市乃至鞍山地区目前尚存时间最久远的古塔,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2.
民革海城支部是民革鞍山市委的先进支部,在18个支部中是佼佼者,无论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是祖国统一工作,乃至于为四化服务工作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办学方面更令人瞩目,海城中山中学入学的学苗属于三类,可是升学率却高达75%、76.6%(去年)几乎赶上海城重点中学的升学水准。前不久,民革辽宁省委在海城召开了现场会议,当我们采访支部主委祁煜煌同志时,他回顾了七年来,支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  相似文献   

13.
时下,爱管"闲事"的国人越来越少了,热衷于"看热闹"、"看白戏"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看别人不慎失足落水的惨烈、看歹徒光天化日之下的行窃、看轻身  相似文献   

14.
高贵的"御戏" 谈起大弦戏的历史,戴建平神采飞扬.戴建平是大弦戏剧团的前任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是中国目前惟一能掌握"唐朝宫廷梨园音乐--唐宋大曲"的人,被专家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他说,大弦戏起源于唐朝宫廷梨园御戏,相传为唐玄宗所创,流传至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比号称"戏曲之祖"的昆曲还要早四五百年.唐宋大曲、宫廷音乐、原始剧目、古代表演形式等,如今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  相似文献   

15.
潘欣欣 《学理论》2012,(17):200-201
六博和塞戏作为代表性的游艺活动,贯穿中国历史数百年乃至千年,是我国传统游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文献资料和出土实物资料,通过对六博和塞戏的缘起、发展流传和最后失传的脉络与原因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以现代人的眼光客观、审慎地看待历史.  相似文献   

16.
海城车站公安派出所始建于1948年春,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南军区的一个建制班。现有民警35名,担负着长大、沟海铁路65公里沿线、7个车站的安全保卫任务。 建所初期,海城车站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1964年4月15日,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为海城车站派出所挥笔题词:“学习海城车站公安派出所热爱人民,和人民靠的紧,  相似文献   

17.
祁剧发源于湖南永州祁阳一带,俗称"祁阳戏",旧时称"祁阳班子"。在祁剧演出的各种类型中,其中祝寿戏是常演的一个类型。在寿庆演出场合,不论文戏还是武戏,这些戏往往情节曲折,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喜庆热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回乡下老家探亲,一进村,就听到了村头久违的喇叭声。我对一位关心时事的伯父说:“现在村头喇叭又开口说话了,对你了解国家大事就方便多了。”哪知道,一听到我提到村头的广播喇叭,伯父气不打一处来:“说安装广播喇叭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听到中央的声音,可实际上,广播喇叭传出的尽是一些乡镇干部发号施令的声音。今天是收这个费通知,明天又是收另一项费的要求。更气人的是,有时广播喇叭上正在播放中央台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节目,农民听得正有味,可广播立马就停了,成了“哑巴”。 应该说,乡镇党委和政府…  相似文献   

19.
海城塔山书院的创办是清末海城教育史上的大事。本文通过对方志、档案等史料进行梳理,对塔山书院的创办年代、经费来源、管理制度、停办原因等方面进行说明,以此来揭示塔山书院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7,(Z2)
正说起东北二人转,吉林省演员高岩的经历真是可圈可点。高岩出生在公主岭市的玻璃城子乡,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少年的他,虽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砍柴、放羊、放牛、放猪,但天资聪颖的他通过"戏匣子"(老式收音机)与东北二人转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戏匣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洞开了一扇窗,让他呼吸到二人转这株山花的清香与芬芳,令他为之倾倒与痴迷。农活艰苦劳累。高岩为了不错过"戏匣子"里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