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媛 《共产党人》2008,(1):49-49,48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统一,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都集中体现着这些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艺术的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中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总是恰当地与贯穿其中的艺术精神紧紧相系,你中有我我中融你。儒家以艺术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由孔子所提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是道德与艺术统一。儒家文化重视艺术教育,把艺术与道德高度统一起来。先秦时代的艺术教  相似文献   

2.
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忠、仁、义、礼、智是儒家的核心道德价值与德目体系的一部分。传统儒家德育观作为中国德性主义文化的根基,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的源头活水,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观也融合了儒家传统道德观与当代社会的新问题发展成了新的治国理政理念。本文就以儒家孝、忠、仁、义、礼、智六个德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情怀与实践进行分条缕析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康德道德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由,而其政治哲学是以其道德哲学为基础的,自由在其哲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正义作为外在自由准则,为个人自由规定了界限,并且他关于政治与道德的统一在其正义学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深厚内涵及当代价值,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一、"仁"的提出"仁"被孔子看作是最高最核心的道德原则,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他经常谈论"仁",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中比较著名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世界,个人主义与物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成为一些人信奉的主导原则和生活方式,这些人往往以现代性为名,否认几千年来人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约束,道德文化的崇高感在他们心目中几乎荡然无存,对事物的道德感受、道德立场、道德意识渐渐消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就必须把世界与道德重新联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儒家学说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强调的正是道德立场、道德感受、道德视角,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又以"仁学"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儒家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在思想上有一致性,具有道德论的特征。尤其是传统道德修养的心理基础——羞耻心,以及作为传统道德追求的自我激励心理机制——荣誉感的终极心理动力精神不朽的培养,应该成为今天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重建儒家哲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哲学是一个包括儒家自然哲学、历史哲学、道德哲学、人类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管理哲学、宗教哲学、教育哲学等的有机体系,它具有社会性、人文性、伦理性和直观性等主要特征。重建儒家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助于丰富与完善中国哲学体系,为整个中国哲学重建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有助于挖掘儒家哲学的丰富资源;三是为当代人提供人生智慧、道德规范、行为指导和精神动力。儒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知识,儒家哲学具有丰富多样性,近代以来许多哲学家、哲学史家对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为我们重建儒学哲学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重建儒家哲学体系,就应深入挖掘儒家文献与儒家思想中的哲学内涵,不断丰富儒家哲学研究者的理论素养,从不同的理论层面、采用不同的理论范式加强儒家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和正统的儒家文化虽然具有明显的道德性特征,但是,无论从儒家思想的内部分歧、儒家理想现实化的过程中,还是从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的差别中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性与实用性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兼具"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蕴含着独特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儒道互补     
安继民 《学习论坛》2007,23(3):78-80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所以,中国哲学在总体上是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的,西方哲学在总体上是理想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儒道两家的八大差异和儒道互补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具有六大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儒家心性论围绕着为儒家道德确立内在依据和形上本源而展开论证。这一理论体系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情理交融的道德思维、知行统一的价值思维和"成己成物"的整体思维三个方面的思维特征。从思维特征的角度研究儒家心性论,是把握其当代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基于儒家心性哲学特有的思维结构,心性论不仅在历史上长久地发挥着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引导、规范和教化作用,发挥着个体人格完善与社会整体和谐的整合功能,而且也为今天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经学时代儒家的经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4,5(4):53-58
我国经学时代的儒家具有经世特征。首先,这个时期儒家虽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形态,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学统,从这个学统来看,具有经世特征。其次,从这个时期儒家的“内圣”、“外王”两条不同路径学者的经世精神来看,具有经世特征。最后,从这个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文化大总结来看,具有经世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的经世特征决定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使它成为伦理——政治型文化。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伦理观。建立在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其本身就是政治的最高原则。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集中体现为儒家学说的传播、延续、变化和发展。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深远影响启示我们,文化的因素对于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其文化价值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类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区分为形而下文化与形而上文化,形而上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家标举和阐扬"儒家式的人文主义",抨击"科学主义"思潮,主张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谋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结合,批评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重科学技术、轻人文理想,重"形而下"、轻"形而上",片面地发展了人类文化中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可以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中获取借鉴。不过,现代新儒家站在泛道德主义的文化立场,最终将文化的"形而上"领域归结为道德领域,将人文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我们则应该避免滑向泛道德主义,避免出现另一种不能正确处理文化的"形而下"层面与"形而上"层面之间关系的偏弊。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道德,其核心是一个“仁”字。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必勇”,到后来的西汉贾谊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明理学的“公而无私便是仁”。都不断强调着一种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大局主义精神,以及人生的价  相似文献   

15.
风俗是儒家政治和道德学说的重要概念,以教化为根本手段的风俗之治是古代中国政治治理实践的重要传统。风俗之治是德治主义政治逻辑下必然的问题导向、目标诱惑和路径锁定。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区别于古代风俗之治的关键,在于实现从道德本位的儒家政治哲学范式向权利本位的现代政治哲学范式的转换,政府作为法治公正的提供者而不是社会道德风俗的直接塑造者,克制正俗的权力冲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14,(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并把"讲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给予高度重视。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诚信既是个人修养和人格完善的核心要求,也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追求的内在基础。诚信道德在当今时代获得了新的意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个人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评价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7.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传统和泰州学派向民间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格,是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八荣八耻荣之两分法划分道德与不道德的分水岭,也显现出道德评价的标准或尺度,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标准应该是统一而明确的,而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于个人"自耻",即应该具有知耻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8.
儒家道德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主干,它由春秋末期的孔子首创,后经历代儒家学者相继整理加工、丰富发展,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严密、完整的道德体系,对我国古代各民族的道德生活实践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所确立的道德规范,曾长期成为我国先民调节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同时,儒家道德早已随着儒学走出国门,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当今,“东南亚文化圈”的主要特色,就是以推行儒家道德文化而著称于世的。对于这样一个对中国和世界精神生活给予重大影响的重要遗产,我国当代的大学生们给予重视,并学习和借鉴其积极内容,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郑少翀 《唯实》2008,(9):31-35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进程既需要使权力政治、法治思想发扬光大,又必须积极回归于公益政治、共和精神的传统之中,因而也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无法也不应摆脱的儒家道德政治哲学--儒家社群主义,还是内在于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尽管儒家政治哲学天然地契近于社群主义,也同时包含着新儒家认为的可以开出"外王"的自由主义因素,然而,这种从"文化-文化"的二元模式导致的实践层面的苍白只能使人们陷入逻辑困境.新的政治传统的形成在于情境化的历史中的人的自由选择,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在于从实践中从传统走向新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构成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主题 ,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就是儒家传统“德治”思想。一儒家传统“德治”思想 ,是儒家法律思想最高原则的体现。儒家所强调的“德治” ,其基本含义是“以德治理” ;其根本出发点是对人的尊重 ,对人性的信赖 ;其基本用心是力图以每个人的内在道德融合彼此间的关系 ,实现人伦社会的和谐 ,从而达到国家的治理和稳定。儒家一向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 ,崇尚人伦和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论语》中 ,孔子反复讲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人伦关系 ,要求做到“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