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贫有千种,困有百样。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我区始终把"精准"作为制胜"法宝",扶贫政策不搞"一刀切",立足各地致贫"病根",因地制宜开出脱贫良方,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在攻破贫困堡垒中发挥"十八般武艺"。在扶贫实战中,我区积极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整合使用资金,加强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屯)的屯级路、饮水工程、危房改造、电网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脱贫短板。"一把钥匙解一把锁"。为摸准精准脱贫的"金钥匙",我区在扶贫方法的选择上,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全区各地正在全面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如何因地因户因人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保障和关键所在。近年来,藤县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志智并扶增强扶贫"造血"功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群众如果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就必然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如果缺乏脱贫的技术和手段,致富就犹如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3.
贫困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可能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广大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最近提出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全面实现2020年全国脱贫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探讨精准扶贫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精准扶贫首先需要识别、掌握精确的贫困数据,即哪些地区、哪些人有需求,有权利、有资格享受扶贫政策。然后找准贫困的原因,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合理开出扶贫药方,提升贫困户的能力。也就是说精准扶贫要处理好需要、权利与能力的问题。再次,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最后建立扶贫的反馈、跟踪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使贫困人口真正受益,贫困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阶段.这场扶贫攻坚战能否限时打赢,决胜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系于精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更要切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等要求,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脱贫成效,把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在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中,要注意防止几种消极倾向.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19,(3):后插2-后插3
<正>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定安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立足贫困村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模式,把资源优势潜力转变成发展能力,不断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议题。与传统贫困治理模式不同,精准扶贫具有更强的实践导向性和制度针对性,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根本之策。然而,精准扶贫在农村贫困治理中也存在诸多困境,有必要对精准扶贫政策加以改进:改革精准识别的制度掣肘,把握精准施策的技术靶向,锻造精准扶贫核心力量,完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协同和民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农村贫困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精准扶贫,不能落下一人。"这是一份殷切的嘱托,更是  相似文献   

8.
正滨海县政协日前召开常委会议,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协商议政。委员们认为,一要在队伍建设上再强化。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制定完善脱贫攻坚规划,创新脱贫攻坚机制,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二要在精准上再下细功。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策、一户一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对象精准、产业项目精准、兜底救助有保障。三要在机制上再创新。严格考评机制,聘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精准扶贫方略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扶贫实践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只有精准施策,方能提高脱贫攻坚实效,方能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瓶颈"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各地涌现诸多新举措,取得一系列显著的扶贫成果。然而,脱贫攻坚任务依旧十分艰巨,我们仍然面临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度贫困问题背后折射出的非经济因素日益凸显,伴随精准扶贫进程而出现的贫困概念的泛化、经济理性与公共价值的矛盾、乡土逻辑与现代性的冲突、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脱贫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要进一步厘清。同时,伴随这一进程出现的政策依赖、资金依赖、技术依赖、心理依赖等现象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诸多阻滞,经济贫困转向文化贫困、精神贫困的负外部效应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重新回归和审视精准扶贫的过程性策略,强化贫困户精准识别,围绕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发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20,(4):19-20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作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州市妇联紧紧围绕省市帮扶西部地区脱贫的统一部署,深度调研、精准施策,发挥广泛链接社会资源的优势,全力配合党委、政府助推贵州省毕节市和黔南州贫困姐妹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深度调研,精准发力。市妇联成立扶贫专项工作组,七赴贵州,深度走访两地7县(区、市)12个镇(街)的贫困户、绣娘、妇联干部、企业人员等700多人,在精准了解当地贫困妇女特长和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就业帮扶和消费扶贫两个切入点,为当地贫困妇女量身定做帮扶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重返乌蒙贫困山区,为健康扶贫精准施策打好坚实基础。2017年3月16日至18日,农工党云南省委会主委、农工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鸿生率工作队伍深入昭通镇雄开展健康扶贫调研工作。全县2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现状如何,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山区医疗卫生事业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省特别是苏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我们要着力创新帮扶机制,不断提高以苏北地区为重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成效。建议:一、牢固确立精准扶贫意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  相似文献   

14.
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引,注重因地制宜,强化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实践股权收益、基金收益、信贷收益三种金融扶贫模式,打通了一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勇争朝夕促发展。3月1日,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乡方村村的包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全体帮扶干部正在共同谋划脱贫摘帽大事。大家围绕精准脱贫出言献策,群策群力,决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摘帽的治本之策,打造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专业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写好特色种养的"三篇文章"。"今年方村村作为脱贫摘帽村,我们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我跟随农工党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部考察组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主题是:如何有效推进大方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大方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穷仍然是大方县的主要矛盾,脱贫攻坚还是该县的主要任务,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全县还有11.38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贫困成因复杂,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有效推进该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该县实现"到2018年,11个  相似文献   

17.
正"越是艰险越向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给全体干部的寄语。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作为未脱贫的深度贫困村,我们因贫施策、多措并举,坚决完成整村脱贫任务目标。新年伊始,我们就聚焦精准脱贫目标,做好全年统筹谋划,召开整村脱贫专题研判会,剖析村子的贫困现状,科学制定年度脱贫攻坚方案,形成县、乡、村多级联动、各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扶贫"网格",群策群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本质要求,是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年,需要各地继续坚定贯彻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在实践中做到应纳尽纳不浮躁、注重效果不盲目、公开信息不遮掩、因户施策不掺水、压实责任不松懈、巩固成果不停歇。  相似文献   

19.
提高精准扶贫"绿色"含量,是推动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贫困地区群众精准脱贫的需要。绿色发展理念下,绿色脱贫理念、绿色发展体系建设为精准扶贫的推进带来了新契机。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更是为贫困县域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脱贫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对症施策。"互联网+铁路冷链物流"对甘肃省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为铁路部门精准调整货运产品结构、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深刻领会习近平精准脱贫思想对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2006年,孟加拉国公益创业家默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是这样说的:"除非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否则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