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存在着融合、互动的关系,两者的发展目标一致,且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积极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未来的关键在于健全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进行优化,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资金向实体经济转移。  相似文献   

2.
孙德美 《前沿》2014,(17):109-112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我国金融结构应该是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在数量和服务定位等方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只有加快发展中小银行,才能形成与我国经济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中小银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寻求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互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韩磊 《群众》2020,(6):50-51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江苏形成了完备的实体经济体系,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发展超前化与过度化、实体经济收益率增长乏力、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层面错配等因素影响下,江苏实现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金融服务若仅着眼于如何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筹集和配置资金,虽能应对实体经济资金短期约束问题,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构建高质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需要突破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局限,实现金融资源供给与实体经济企业需求的对接,疏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环节效率,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4.
赵朝霞 《人民论坛》2014,(12):73-75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背景下,小微金融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文章试图在新形势下从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角度等来解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现状,提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衍生模式。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着金融风控难题、一元治理怪象、普惠性发展悖论等困境。需坚持服务实体与防控风险并重等措施,全面助推互联网金融新生态建立,充分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民生的本源功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背景下,小微金融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文章试图在新形势下从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风险角度等来解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的现状,提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云计算等前瞻性信息运用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信贷、融资等一系列创新融资方式,使得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在为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纾解提供更多渠道和方案时,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集中力量破解。  相似文献   

8.
王小艳 《岭南学刊》2020,(3):124-128
持续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为指导,在分析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从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构失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对接不畅等问题入手,提出通过平衡金融防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关系、均衡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精准匹配金融供给与融资需求等措施,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必须坚持支持本土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引进外来互联网金融机构相结合的思路。要结合各地区的区域特点、民族特点、文化特色、环境优势、政策优势、贸易优势来制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要坚持本土互联网金融为主、外部互联网金融为辅的金融变迁方针,创新融资手段和设备,逐步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实体经济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而金融行业又能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借助金融可以在多方面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诸如改善信贷服务、优化融资环境、提升实体经济的金融吸引力、完善法律法规与财税政策等。因此,我国还需借助金融搅活实体经济之水,实现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前进论坛》2009,(10):27-28
一、危机给我国带来的经验教训 (一)金融业一定要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配合。如果金融产业脱离了实体经济,必将演变成虚幻经济。当美国本土制造业大量转移国外,使得制造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失去,近期又不能有大量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投资机会缺乏,在有效需求不足与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平台。运用马克思资本理论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科学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事物。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和监控,可以使互联网金融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地服务经济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22)
正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江苏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金融工作的首要位置。江苏要在借鉴浙江等地融资体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特性,构建全力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江苏特色融资体系。借鉴先进经验,构建江苏特色融资体系江苏与其他省份相比,既有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共性问题,也有江苏在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服务好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企业的个性任务。江苏可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主要包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拥有一系列独特的优势,我国互联网金融抓住时代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契机,无论从规模还是形式上,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爆发性的成长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正鄂政发[2018]4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稳金融"决策部署,打好打贏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组织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宣传推广活动,将各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工作纳入金融信用市州考评。建立供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5,(11)
<正>民间金融,是指在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展的以筹措资金为目的的融资活动。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正成为为我国广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重要来源,其与银行金融的互补效应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民间个人资金财富充足,但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资金需求旺盛的中小微企业却由于难以满足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条件等原因而难以得到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7.
井凯 《青年论坛》2014,(4):118-12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业务的飞快进步,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是由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网络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互联网金融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和参与主体三方面实现了创新。互联网金融将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竞争理念,进而重塑传统金融生态模式。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的种种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代表观点】马铁刚代表:金融和实体经济如车之双毂、鸟之两翼,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同样,实体经济也离不开金融的能量供给。刘桂凤代表:以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重点,不断完善地方金融法规政策、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机制,营造公平透明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曲道成代表: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在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助力其练就一身"高精尖"的内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及P2P网络贷款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受自身盈利模式和外部监管缺乏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容易引发非法融资问题。要规避非法融资,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应树立合规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应拒绝高利诱惑,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6):19-21
近年来,新金融携新技术、新业态之势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一个重要的经济金融现象.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把新金融业态视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新金融业态在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和监管的集中整治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未来更为可期.金融业务从来都是内生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产生,新金融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以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的内生需求而得以发展壮大,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发民间经济活力上有其独到优势.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壮大新金融业态,是激发江苏经济发展新活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