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握了全国政权。与此同时 ,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了地方政权 ,继续与大陆对抗。这样 ,就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局面 ,台湾问题由此产生。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 ,完成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来完成。20世纪50年代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中共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武力解决台湾”政策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发表《告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由单纯武力解放台湾变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两制”,只有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政策 ,中国政府才能和平进行统一。国际上反华势力提出 ,只有中国政府和平统一 ,才承认“一个中国”,实质上是让中国政府放弃使用武力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保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从“一手”到“两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与国民党进行军事斗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蒋介石集团逃到台湾之后.中共中央曾设想了多种武力解放台湾的方案。作为中共军事方面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周恩来也对武力解放台湾作了多种构想。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并重申“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前,有关方面也强调,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必然包括武力攻打,具体的“采取”时间据国际国内战略专家的预测,将会是“2004年或2008年”的某一天,理由则是台湾当局“选举”与美国总统选举同年,这种“巧合”极易引发“台独”势力的恶性膨胀,若如此,中国政府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相似文献   

5.
梁丽辉  李延华  赵远 《世纪桥》2013,(11):74-75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武力解放,但最终未能实现。一方面,跟国民党军事力量相比,人民解放军军事实力不够,尤其缺乏海军和空军。另一方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改变了苏联和美国的对华政策,成为不能武力解放台湾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后,毛泽东即开始谋划解决台湾问题。在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也在准备着和平的一手,并为此做出了长久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确定了“解放台湾”的对台方针,到了90年代,此方针发展为”一国两制”。从“解放台湾”到“一国两制”,构成了我党对台方针的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也体现了我党对台湾由以武力解放为主转到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发展过程。回顾这一发展过程,既有助于认识过去“解放台湾”方针的正确性,也有助于加深理解现在“一国两制”决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党没有提出专门的对台方针,但其基本思想是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未,蒋介石飞离大陆,开始偏安于台湾,国民党在大陆的要员也随之纷纷到了台湾,国民…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台海问题,为解决台海问题付出了大量心血,并根据台海问题的演变,制定了解决台海问题的方针策略。一、台海问题经历的几个阶段台海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是美国政府一手造成的。50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武力对抗阶段(1949-1978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台湾问题》一文中所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企图搞“两个中国”,一个大中国,一个小中国。……我们反对两个中国,蒋介石也反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做了两手准备:一是武力解决,二是和平谈判。在朝鲜战争之后,由于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武力解决台湾的时间被向后推延,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转移到了和平谈判上来,并为此付出了长久的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作为自己应实现的历史任务之一。40余年来,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这是促进海峡局势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一开始是作为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任务提出来的,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已开始大举反攻。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当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1948年,中共中央召开九月会议,会议提出了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统一全中国”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斗争中,美国因素是关键性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台湾海峡一有风吹草动,美国就会摆出干涉的姿态,出动第七舰队进行武力威慑。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原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50—60年代中苏围绕核军事合作、如何评价斯大林、三次台海危机、中印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产生分歧与摩擦,最终导致中苏党际和国际关系均告破裂,70年代后的中共对台政策也由“武力解放”转变为“和平统一”。考察原苏联对中共对台湾政策的历史流变,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对21世纪中国国家形态的整合与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末.为配合和主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毛泽东果敢作出炮击金门的战略决策,继而运用“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高超的战略艺术,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拖住美国,使之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卑劣的侵略行径,同时,也争取了台湾当局,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利益。这即是著名的“绞索政策”。胸揽全局,高屋建瓴,制定出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战略决策台湾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内政。1950年,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同时,美国以武力侵占台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始终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对如何统一,用什么方式统一的有关政策上,有一个从武力解放台湾到提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由一国一制到“一国两制”的政策演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5年5月,在坚持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实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3月,中国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解释、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和平解决与使用武力“两手准备”和对台工作重心之转移的变化上,可以清晰地解读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路径。即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以宽广的眼光审视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思维,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可以说一直是萦绕毛泽东脑海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他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自己毕生的神圣使命,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今天,我们缅怀毛泽东,就是要学习他长期不懈的奋斗精神,为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做出贡献。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解放台湾的问题,并于1949年秋,命令人民解放军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实行战略追击,到达福建沿海,积极准备渡海发起台湾战役。这一阶段中共中央决定投入华东野战军主力12个军50万人的兵力,在海空军建设就绪后便武力解放台湾。在毛泽东看来,此时的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蒋军…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今年第8期曾以“申奥成功与祖国统一”为题,详尽分析阐述了我国政府对台湾宝岛的统一方略,并断言“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我国政府武力解决台湾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同时也指出,“无论世界上何种势力介入这场冲突,战争的主战场都只能是台湾本岛……只要开战,无论结局如何,台湾都将成为一片焦土。”应对我国政府的斗争方略,台湾当局特别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们也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这里刊载《解放军报·军事科技周刊》的一篇文章,意在让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会见胡锦涛主席时表示:“在台湾问题上,我的立场是一贯的和坚定的”。但如果仔细回顾布什政府6年多来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行就不难发现,布什政府的政策已距上任之初有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追踪其政策变化的轨迹,剖析其中缘由,对于准确把握两岸关系走向无疑是极具现实意义的。2000年,共和党竞选政纲重申了历届美国政府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但它是建立在中国大陆不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原则基础之上的。政纲强调,如果中国政府以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那么美国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帮助台湾进行防御。布什本人则在竞选中以及…  相似文献   

19.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十七大报告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同时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的同时“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这些方针方法的提出使得十七大与解决台湾问题之间构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年初,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谈及台湾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_特点,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这表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是务实.的、负责任的。那么,台湾究竟与港澳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为什么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些不同特点并在按“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时采取比港澳更为宽松的政策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众所周知,香港、澳门问题是近代西方殖民列强侵略中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