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毛泽东亲自签署"格杀令"193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兼特科三科科长顾顺章因违反我党地下工作纪律,在汉口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逮捕。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我党曾经的高级领导人被抓后很快叛变,竟然心甘情愿地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向蒋介石邀功请赏,顾顺章丧心病狂地将他所知道的中共最高机密以及中共重要领导人的住处和盘托出。顾顺章的叛变给我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如果国  相似文献   

2.
<正>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据有关人员透露,站在台阶前迎接的蒋介石一见毛泽东进了官邸,就高喊"毛主席万岁!"喊了三次,而后他跟毛泽东会谈。蒋介石日记里面写到,他很佩服毛泽东,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江西永丰南部龙冈的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是震惊中外的开篇大作,蒋介石为赎救张辉瓒,加紧了政治周旋,以丰厚条件主动找我党进行国共谈判.这极大地扭转了红军自井冈山以来的被动局面,毛泽东异常兴奋,运用他深邃的神笔,诵填了光辉的首篇<渔家傲>词章.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赢得发动内战的准备时间,并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给共产党,连发三封电报公开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国内外舆论对蒋介石的此举评价不一,大多数人把蒋介石的邀请看作是对共产党摆下的一桌"鸿门宴"。然而,雄才大略的毛泽东通过对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认为赴渝对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有利,毅然决定冒险赴渝。在重庆,国共双方几经博弈,最终以签订"双十协定"为结,而后毛泽东安然返回延安。在重庆期间,毛泽东可以说是身在虎穴。面对多年的对手,蒋介石怎么会不对毛泽东有所筹谋?几十年来,很多人一直在困惑,蒋介石为何没有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加害或扣留毛泽东呢?其实,毛泽东得以全身而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与蒋介石曾是一对"老对头"。但鲜为人知的是,被誉为毛泽东最佳"参座"、一代"儒帅"的叶剑英与蒋介石也曾是一对"老冤家"。本文主要阐述便是叶剑英与蒋介石纠斗的几则故事。黄埔军校初识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以4000名士兵围攻广州观音山(即越秀山)前的总统府,炮轰孙中山的住所越秀楼,总统府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孙中山在广州蒙难55天期间,蒋介石与叶剑英都护卫着孙中山,但因职务不同,蒋介石  相似文献   

6.
<正>1946年到1949年的3年间,中国大地风云变幻:先是蒋介石把毛泽东赶出延安,后是毛泽东把蒋介石赶出大陆。回顾这场浩大的战争,人们不禁感叹:"毛泽东用兵真如神!"《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毛泽东改为:"知彼知己者,百战百胜。"毛泽东重视的"知己",包括保卫工作;"知彼",那就要靠情报工作。中共领导人中不乏有人用谍亦如神。秘密电台"钓鱼"毛泽东撤离延安,却不肯离开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7,(8)
正1947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面对胡宗南的大军,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局势的洞悉和非凡胆识。国民党军进占延安后,蒋介石天真地认为:"共军必无法在陕北负隅,只有往绥德、米脂一带流窜,或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区。"在这样的判断下,蒋介石开始考虑如  相似文献   

8.
梁琨 《党的文献》2011,(4):117-118
不久前有人撰文称,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该文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六次高呼:‘毛主席万岁!’"文章最主要的根据是《大公报》的报道。它说,1945年10月9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张治中设宴款待毛泽东的消息。在酒席上,毛泽东作了希望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该文通过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作战指挥能力的对比考察,比较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卓越的统帅才能和战略智慧。一部中国革命史,也是共产党、毛泽东与国民党、蒋介石的斗争史。而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两支军队的较量。那么,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是靠什么打赢蒋介石全副美式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的?战争双方是互动的,对手始终从反面出题。20世纪30年代的"围剿"与反"围剿",是反革命武装与工农红军最惊心动魄的对撞。战场是最公正的考场,战争以胜负、以生死为检验,帮助人们鉴别真伪,遴选领袖。  相似文献   

12.
正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3次给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并且把邀请电报在广播电台反复播放,以显示他的和谈"诚"意。但他却不做任何和谈准备,因为他认定毛泽东不会来重庆。不料,8月24日,毛泽东接到第三封邀请电报后,复电说:"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造成蒋介石这种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驻延安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夜,面对取得革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深刻阐述了怎样执政、为谁执政的问题。"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两个务必"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思想保证,是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1950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本《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乃海峡彼岸他的政敌毛泽东。 毛泽东此书写于1936年12月。蒋介石这时怎么会研读起毛泽东14年前的旧著呢?毛泽东此书写的就是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当年,蒋介石也曾翻阅过这本书。但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如今,他是败军之将,正在作沉痛的反思。读毛泽东此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01,(3):54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蒋介石把最后的赌注压在了大西南.为挽回败局,他亲临重庆和成都指挥顽抗.我党秘密组织的三次"捉蒋行动"就在这种背景下展开了.  相似文献   

20.
肖瑶 《党史纵横》2001,(2):33-34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当和平与民主的曙光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时候,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连续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对蒋介石先发制人,大搞"假和谈,真内战"的伎俩,毛泽东洞若观火,决定"假戏真做","将计就计",去重庆,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谎言,争取政治上的最大主动权.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和国民党政府谈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