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析社会转型时期的韩国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前的韩国的是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人均GNP仅80余美元,属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但自1962年起,韩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经济快速起飞,人均国民收入至1991年增至5253美元,90年代后半期以来,更达一万美元以上,在短短30多年里增加了一百多倍,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在1995年已居世界第11位。韩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的东方国家,其经济现代化的成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韩国模式”。这一模式自80~90年代以来随着韩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转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后,韩国被纳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并与之同步演化。随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的严重依赖使得韩国政治经济发展受到全球市场的制约与影响。本文运用相互依赖理论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韩国发展战略转型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韩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及其与政治转型相互型塑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经济现象变化--结构性变化 1.概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经济的根本变化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对70~80年代韩国经济性质作一个总体评价,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基于低粮价(低谷价)和低工资的出口主导型经济"或"依靠日本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后打进美国市场的外向型经济".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评价,但出乎意料的是,评价中的共同点是韩国国内市场(国内需求)过于狭小,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一直批判靠出口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或从原则上替代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化战略,他们也常常指出韩国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相似文献   

4.
郭振  黄坡 《当代韩国》2005,(4):21-25
引言自从实行市场取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已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持续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培养出一个庞大的企业家阶层,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纵观韩国,却在经济腾飞的20多年里培养出了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家,如李健熙、朴泰俊等。毫无疑问,从个人因素分析是得不出结果的,因为中韩两国同处东亚,有着类似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等。惟一能解释的是,两国在培养企业家阶层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除个人因素之外的成长环境因素。正如韩国学者宋丙洛所言,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两类领导人:一是指导社会政治发展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李秀峰 《当代韩国》2014,(3):106-112
韩国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新农村运动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本文从韩国建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的善治特征,变革目标和战略选择等角度,全面分析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以及韩国经验对中国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的"净手运动"之后,意大利在二战后维持了40多年的政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传统政党或分化瓦解,或易帜改名,新建立的北方联盟作为代表北方地区利益的反对党,借机迅速崛起,并且三次进入右翼联合组阁的中央政府。随着时间推移和政治环境的改变,地区民粹主义的政治策略变为制约因素,使北方联盟陷入两难困境。本文拟追踪北方联盟地区民粹主义政治策略的演变过程,剖析它的选民基础,并对它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赵虎吉 《当代亚太》2005,(10):28-40
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的直接干预下,韩国建构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制度框架,然而,实际政治过程却滑向了权威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的实际政治过程重新回归民主轨道.本文将这种现象类型化为循环式发展.韩国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可以类型化为"先进-落后"二元结构环境,国内环境可以类型化为"强国家-弱社会"二元结构环境.本文讨论了韩国政治制度规定与实际政治过程二元化后又逐步一元化,即循环式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兼论了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韩国总统选举探寻韩国地域主义现象的历史变迁。一般认为,地域经济不平衡、精英录用上的地域歧视、政治精英的政治动员等等构成了地域主义兴起的可能性条件,但是在韩国使这些可能性成为现实的是政治。政治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化的社会分歧。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韩国经济是60年代初开始起飞的,但当时政府实行“先增长后分配”政策,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重视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问题。现在韩国已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正在努力使其完善。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发展起来的。60年代以前,韩国经济落后,社会混乱,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0年代初发动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政府把发展经济和建设福利国家定为  相似文献   

10.
功能异化的马来西亚《内部安全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0年制定的<内部安全法>在马来西亚政治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法原本是马来西亚政府打击马来亚共产党等左派势力的重要手段,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功能发生严重异化,逐渐成为政府与当权者打击体制内反对派乃至执政党巫统内部不同势力及社会民权运动人士、控制新闻媒体的法律借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政府滥用该法引起许多政党、社会团体特别是持不同政见人士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国际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目前,马来西亚国内废除该法的浪潮日趋高涨.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在韩国被视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受到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尤其是自叨世纪6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在人力资源开发、产业技术革命以及科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不断加大投人。此外,在科技发展中,民间力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加大。经过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努力,韩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韩国人的科学意识也有相应的提高。 本文首先考察韩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并分析科技传播中的政府行为与在市场体制下的技术传播过程以及影响科技传播…  相似文献   

12.
联邦德国各主要政党都有自己相应的色彩定位,它是德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特色。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联邦到各州政府,一党独掌政权的模式已被两党甚至多党联合执政取代,在新的政党进入各级议会之后,政党间的组合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绿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红绿联盟成为对应传统的黑黄联盟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运动对于民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韩国民主发展过程中,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它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大举进入政治舞台,通过游行、示威等抗议斗争瓦解专制、维护民主,然而由于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一些缺点,也造成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失控局面的出现,以往一些学者认为韩国的民主发展是在民主力量与专制政府的长期斗争中展开的。对此,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同时也要重新认识政府在实现民主过程中的作用,正是“威权主义”政府维护了民主的基本形式和框架,使政治文化获得了进化的时间,这一贡献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张振华 《当代韩国》2005,21(4):13-20
劳工阶级是以出卖体力劳动赚取薪水以维持生计的阶级,即所谓蓝领工人。快速工业化导致了韩国劳工规模迅速膨胀,劳工运动急剧增加,劳工的阶级认同和阶级意识不断发展。一般而言,劳工阶级是政治极端主义的主要来源,但是基于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民主化进程中经济地位的改善、威权统治时期形成的压迫性劳工体制,以及民主化进程中政府对劳工阶级及时的控制和引导,使得韩国劳工阶级在整个社会阶级结构的力量对比关系中处于劣势,并没有成为社会秩序动荡的源泉。一工业化进程中的韩国劳工韩国曾经是世界上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一,然…  相似文献   

15.
一向世界化企业的新跃进今年是韩国最初的国产车“起点”诞生50周年。至今为止韩国的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最初以替代进口车为目的而兴起的汽车产业,随着转化为以出口为目标才真正得以发展。经过急于从外国引进未装配的KD零部件来组装的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可以看成是政府积极地出台产业政策以及受惠于这些政策的企业具备力量的时期,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活跃内需市场和正式出口后,韩国汽车产业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公开亮相。进入到90年代以后,由于在内需市场出现过分的亏血本竞争,以及非赢利性优先确保市场…  相似文献   

16.
正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政治方面,双方通过高层互访和政府合作,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经济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市场,韩国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社会文化方面,两国文化及教育合作不断扩大,人员交往发展迅速,2013年互访人数已达800万人次,①两国已互为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中韩关系从建交初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到1998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17.
以"宪法"和"地方自治法"为准绳,韩国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以团体自治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自治模式,由选举产生的各级地方议会、政府具体行使自治权。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历了短暂的、不完全的地方自治,之后中断了31年。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6月,韩国共举行了5次地方选举。韩国政党通过推荐或支持候选人参与教育监和教育议员以外的地方自治团体首长和地方议员的选举,积极地介入地方自治的整个过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韩国政党的参政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1634—1938年法国人民阵线是法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作为左翼力量的联盟,它的出现有其历史渊源,19世纪90年代中叶,为重审德雷福斯案件,激进党、共和进步党和社会主义者曾联合起来,组成“左翼联盟”内阁;本世纪20年代,激进党、社会共和党和社会党又建立过类似内阁。但是,这只是些暂时性的选举联盟,与人民阵线有很  相似文献   

19.
在 2 0 0 3年 11月到韩国考察期间 ,我们对韩国的教育体制、韩国的政治和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我们认为韩国教育及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一 政府和人民普遍重视教育韩国国土狭小 ,人口稠密 ,9 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拥有 4 30 0多万人口 ,资源贫乏 ,产业基本上两头在外。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韩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 ,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究其原因 ,除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5 0年代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韩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韩关系史,是一部充满悲壮和曲折的历史。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影响,使中韩两国在长时期内出现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文化上割裂的局面。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韩国推行“北方外交”,两国关系才逐步发生变化。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