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八十年代,实际上到九十年代,甚至到二十一世纪,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有看共同的历史命运,现在又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问题。过去,中国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相互同情和支持;今天,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摆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束缚。发展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1,(1)
我们希望.新世纪成为各国人民共享和平的世纪。在二十世纪里,世界饱受各种战争和冲突的苦难。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中国人民真诚地祝愿他们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自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远站在人类正义事业的一边。我们愿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前言世纪之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曲折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希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将一如既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一道,在和平共处五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三年,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重要的一年。我国的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外民间交往也非常活跃,丰富多彩。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积极开拓,开展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的经  相似文献   

5.
重要言论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需要联合国和安理会充分发挥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愿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国崛起之路。中国对外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要清晰地定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心相通的价值选择。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建构中国话语,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02,(6):136-136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小青 《西部社会》2002,(7):46-46
世界总的形势是和平与发展,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动中,加速向多极化格局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各国人民正努力创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旧有的法律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攫取世界霸权在法律上的反映,表现在法律上的谋略为西方法律霸权主义。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新兴发展国家和弱小国家要求在全球化时代中维护自己的利益,表现在法律上的谋略为法律全球多极化。中国面对西方法律霸权主义要勇于捍卫自己的利益,对于符合自身利益与世界发展趋势的法律要能够包容。中国应当坚持弘扬传统法律文化,坚持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加强法治现代化建设,提高对外法律沟通的能力,提高对霸权行为的反制能力,加强"一带一路"等多极化发展路径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平崛起与两岸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流。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渗透,合作与依存度日益密切,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国际政治思想●孟新安邓小平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一文中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或者叫联合和合作。”①在这里,邓小平虽然是就中国的对外政策而...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说,世界和平有希望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四月十七日在会见比利时首相马尔滕斯时说,虽然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在发展。欧洲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中国也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有希望。邓小平说,中国还很穷,不是了不起的力量。但是中国最希望和平。没有和平,中国不可能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我们不依附任何一个集团。这种独立的对外政策对和平最有利。他强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赢得朋友,加速自身的发展。这不仅是从中国本身的利益来考虑,而且是从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角度来考虑的。邓小平在谈到西欧联合问题时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他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我本人都是强大的联合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27日清华大学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感谢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为举办这次盛会所作的努力。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从中国,从北京,从这个论坛,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传递和平的理念,播撒和平的种子,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也是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北京前言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护和平、共谋发展、共享繁荣。中国同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和平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3)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和平的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发展为和平提供有力保障。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新时期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国际政治中的中国软实力三要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是我国重要的软实力.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了我国对外政治的强大力量,对当前国际政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对外政治的核心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以中华文化为支撑,充分施展外交手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源,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联合国际和平力量,组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邓小平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就中国自身来讲,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①但严峻的现实是:极少数热衷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在中国的周边地…  相似文献   

20.
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国际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清晰判断。这一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1世纪前十年的发展,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开端。尽管和平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依然坚持走和平之路,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利益交汇点,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使21世纪成为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