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党的十六大提出生产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理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并按“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让"财富创造"战胜"财富转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解决总体财富的相对短缺与财富分配不均衡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一个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闪烁着时代亮点的新论断。不管是“劳动收入”,还是“非劳动收入”,都有“合法的”,也都有“非法的”。我们必须坚定地保护一切合法的收入,取缔一切非法的收入,才能“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民”;才能准确有力地打击和取消非法收入,保证经济和社会在正常有序…  相似文献   

4.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就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同等重要,不能只强调资本、技术和管理而忽视劳动.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明确界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二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积极寻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有效结合的微观基础;四是加强收入分配的政策法律调节.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重大的理论突破,对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它具有特定的本质内涵;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演化经济学普遍认同马克思经济理论是演化的.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主要阐述生产方式从最简单演化为复杂的过程,包括生产力(技术层面)和生产关系(制度层面)的演化过程,以及对上层建筑演化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演化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取决于生产要素职能的演替.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已经从最简单的劳动生产方式演化为复杂的资本生产方式,正在向着更为复杂的知识生产方式演化.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劳动生产方式向资本生产方式演化的过程,而演化经济学重点阐述的是资本生产方式向知识生产方式演化的过程.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劳动生产方式向资本生产方式以及资本生产方式向知识生产方式的双重演化.借助于演化经济学重新阐发马克思演化经济理论,不仅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其正确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报酬的分配对象是劳动过程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应当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的地位。探索经理层运作的新机制,让劳动力资本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  相似文献   

8.
一、按“知”分配与传统分配的显著区别 按“知”分配与传统分配模式的显著区别,是在全新意义上对复杂劳动的知识价值的重新认知与确立。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价值的创造只有两个基本要素——资本与劳动。由此也只有两种最基本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显而易见,这两种分配形式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都是公平合理的。在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人们把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 ,从而把其当作进行收入分配的唯一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其他分配形式。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资本参与分配并受到保护,是近十年来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一大贡献.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和管理、决策、技术、生产等劳动和非劳动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创造的.管理、技术、生产等劳动因素不承担剩余价值负增长的后果,其后果全部由投资者承担.遵循责任与权益一致的原则,资本这一非劳动因素享有剩余价值,是合法的.通过投资经营获得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护.社会的不公平不是资本占有剩余价值,而是历史形成的社会各阶层经济基础存在差别.政府的职能是通过各种合法合理的方式缓解由于差别而形成的矛盾,使社会的不公平降低到全体人民能够承受和愿意承受的程度.两次分配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价值理论,创建中国经济学首先需要建构它的价值理论.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对生产要素系统中的诸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进行系统功能分析,并由此提出功能价值原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一、刑罚负效益的概念及特征 “效益”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与有用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标,都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取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  相似文献   

13.
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价值理论,创建中国经济学首先需要建构它的价值理论。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对生产要素系统中的诸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进行系统功能分析,并由此提出功能价值原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按贡献分配就是按各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的进一步贯彻和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5.
分配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按生产要素分配带来的思考陈永昌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分配领域的成功运用和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确立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的实践问题。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等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作用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促进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如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运用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在对那些涉及党的基本纲领若干重大是非问题的认识上,形成了进一步创新:破除了把搞社会主义简单地当作一种“政治”斗争的认识,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经济”与“政治”相统一,并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任务观;破除了把私有制看作绝对坏的东西和主张尽快消灭私有制的认识,树立了“公”“私”共存,以“公”为主的经济发展观;破除了传统的单纯“按劳分配”理论和讲“资本”就是“剥削”的认识,树立了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突出科技创造力的劳动价值分配观;破除了工人阶级只能永远“无产”的认识,树立了既看职业身份,又看政治表现,重在掌握好政治标准的阶级成份观。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流行的解答“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并不足以使人信服。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只能是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贡献及其量的大小。以劳动时间作尺度测量劳动量进而测度商品价值量存在严重缺陷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量应是劳动者的自身耗费和支出的力以及其推动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劳动生产力 ,即劳动力与其所借助的机械力和自然力的和。由“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到“劳动生产力决定价值” ,不仅可以说明生产要素的贡献及其可参与分配的量的界限 ,还易于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得到简洁说明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首要问题。党中央倡导“四个尊重”,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论建立现代分配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个提法一方面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现代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 ;另一方面又在正确认识按劳分配问题上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