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自古以来,文人学者常与美食佳肴结缘。究其根源,无非食品文化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罢了。历史上很多名人如苏东坡、李渔、袁枚、倪云林、曹寅、曹雪芹等,不仅擅做佳肴美馔,也纷纷将佳肴美馔写成著作或收集成食谱流传至今。即便如大思想家、大文学家的鲁迅,在他少年时代写过的《戛剑生杂记》,也曾津津有味地提到过数种菜肴。  相似文献   

2.
名人和凡人的相同处:1.发生交通事故的严重性相同。名人和凡人一样会魂飞天外,呜呼哀哉。名人头上的虚拟光环并不能起警示红灯和防撞气囊的作用。2、洗澡的目的和过程相同。都是先进后脱,然后钻进水里,把身上的污垢拼命地搓,最后穿衣出来。  相似文献   

3.
如果苏东坡没有贬谪到惠州,惠州人或外地人来此地还能感受到什么呢?满目欲滴的绿?淅淅沥沥的雨?感受正朔的中原音韵?令人朵颐的岭南美食?总会令人感觉缺了些什么吧?清人有一句咏西湖的诗:"家山也要伟人扶",才是中的之笔。没有苏东坡在惠州的遗泽,则没有今日惠州的人文之厚重。当年的大宋朝廷对苏东坡是何其寡恩刻薄,而上天对惠州又是何其眷宠和恩赐。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  相似文献   

4.
由香港知名作家查良馆(金庸)先生捐赠港币300万元,在故乡浙江嘉兴市高等专科学校建造的金庸图书馆,现拥有各种书籍报刊11万余册,先后接待国家教委等100多个单位、3000多位嘉宾的参观访问,校内外读者达4万多人(次),获犯社会各界人士赞誉。金庸图书馆充分发挥作用@陈启文  相似文献   

5.
正临入仙居市的天姥山神仙居景区之前,遥望群峰,不禁神驰,想起“云霓明灭或可睹”这句诗,心里思忖:千万勿效颦一些景区,在岩崖上乱刻当代名人达贵墨迹,不乏丑陋,不忍卒观,且将好端端的山色弄得遍体鳞伤。古人有摩崖刻石的风雅,也有官员赋诗题句,但古时官员大多是进士出身,翰墨俱可,不似今人胡乱涂抹,胆子大得很。记得当年韩复榘主政山东时,曾大修泰山古迹,完工后特颁令“除奉令准刊外,无论何人不准题字题诗”。其实韩复榘自己的书法  相似文献   

6.
夕阳无限,采访名人的“名人”   谢荣、丁黎何许人也 ?他们就是被赞誉为“采访名人的‘名人’”,“晚霞中走来的夫妻‘记者’”,做不平凡事的平凡的老人。   今年,谢荣已届七旬,丁黎也六旬有八,老夫老妻仍壮心不已,志在千里。二老退休前均是四川自贡通明电筒灯具总厂的干部。从 1990年退休始,到如今“南征北战”十余年,用每月仅有的 800多元退休金和所有积蓄,自费到全国各地采访文化名人。近日,谢荣、丁黎正从四川托运家具到上海。他们系“支内”职工,可以返回上海原籍。   十多年来,谢老、丁老力做有心人,践诺精进,不…  相似文献   

7.
笨猫 《新青年》2002,(10):50
人不可有傲气,但要有傲骨。这句话是位名人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句话还是名人说的。回顾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和文化历程,青史留名的英雄豪杰不下数百位,英雄事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人的风骨。屈原、文天祥、岳飞等一些不同朝代的忠臣志士我们比较熟悉,而他们封建士大夫的情结也同样令现代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如果一个人处在生死抉择的关头,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书画作伪历史久远,伪仿之作至今可考证的自晋代始,宋代和晚清、民国最盛。据北宋米芾《书史》、《画册》所记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中,几乎都有伪作,而且数量很大,如米芾所见五代画家李成的 300余件作品,属于李成真迹的只 2件。这种伪作一直延续到今天,产生许多珍闻趣事,从中可见鉴别书画真伪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鱼目混珠   米芾是北宋大书画家,书法与苏东坡、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家;作画独创“米家云山”,画史有“米派”之称。他酷爱古书画,一见有古书画,总千方百计买来,买不来的就借来临摹;他的临摹手法高妙,…  相似文献   

9.
周贻谦,先名贻德,字济渠,号热之。清同治十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周贻谦是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独生子,大排行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他幼时念书刻苦,很有学问,系"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由于祖父周樵水先生到淮安任过后补知府等职,所以曾在淮安官场任职并教过书,也曾居住于淮安驸马巷周家宅院,其独生儿子周恩彦就生于淮安。1909年由其妻兄钱能训提携,到奉天(今沈阳)的铁岭当税务局长。一年后由于手下人贪污遭革职并向其追还赃…  相似文献   

10.
闲情     
我们看电视、报纸、杂志,常看到有记者问名人说:“请问你休闲的时候做些什么?”答案有的时候是:“我休闲时逛街、看电影。”有时候是:“我游泳、打网球。”有时候是:“我在家里暗暗父母妻子。”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然也有一些是支支吾吾的:“我……看看书呀!看看电视呀!到郊外走走呀!……有时候去旅行到处看看呀!”我看到这样的访问,总觉得那不是“休闲”,而是“忙得不得了”,因为对我来说,休闲是什么都不做,才能算是休闲,即使脑子里面想,也是负担。我平时喜欢散步,那时差不多只是散步,什么都不想,所以走一趟下…  相似文献   

11.
我是如此感佩那些梦中才可见到的诗人,我是如此迷恋着那些在我生命里让我刻骨铭心的诗句。尤其喜欢古人写的悼亡词,情真意切,"人生有情泪沾臆"我读得直落泪。我欣赏的有苏东坡的《江城子》,还有纳兰的《浣溪沙》和《蝶恋花》。古往今来的人世间,我最喜欢的古人就是苏东坡了,他的才气、他的豁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以苦为乐都让我动容。他的《江城子》更是已经刻在了心里。他和王弗应该  相似文献   

12.
留住乡愁     
正五店市可以看作是近现代晋江乡村建筑的博物馆。一个城市的文化,都凝聚固化在各个层面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馆,名人故居之中。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去处越多,这个城市越有文化。到一个城市,走走这些地方,这知道这座城市有什么样的文化。现在城市都是高楼大厦,千城一面,就更显得这些去处的珍贵和重要了。晋江有许多这样的文化场馆。城里有,乡村里更多。每一个有藏馆的乡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乡村要振兴,文化挺在前。  相似文献   

13.
想念李敖     
正我本人竟然现在也被称为"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了!无论是每天读馈赠的上海《新民晚报》还是北京《文艺报》等报刊,常常悲见去世的友人、名人和亲人的消息出现。如今年仲春去世的台湾大作家李敖和今年荷月辞世的百多岁的文怀沙,都引起各界震动和唏嘘。实际上两位名人都有些争议,尤其是文老在国内,我的一位写传记文学的青年笔友就在《北京晚报》上整版抨击过这位银发老翁的  相似文献   

14.
“一抹芳华何所依,骨清格高淡中奇;映雪不羡千枝雪,凝香独向春风里。”这是中国电力董事长的李小琳在其著《静水深流》发布会上的现场赋诗,《静水深流》是一本谈企业文化的书,也是她多年来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5.
没记得确切的时间,只是仿佛一夜之间,名人博客如雨后春笋般个个冒尖,大有不与他人比个高低,誓不为人之势。而且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新浪博客。  相似文献   

16.
2014年6月21日,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众星云集,作为跨界电影人的崔永元被组委会邀请担任颁奖嘉宾。当小崔为本届“影后”陶虹颁奖时,他妙语连珠,称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得一个“最佳导演奖”。因为他是一个曾经为中国电影搜集资料十余年的“老电影人”,又是一个曾因一部片子(《电影传奇》)而得过美国电影奖和朝鲜电影奖的“新导演”。小崔作为电影人的骄傲,和他的电影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鼓舞。  相似文献   

17.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18.
我曾戏说:对于闽菜,特别是其中的福州菜,我有一份了解,七份关注,十分钟情。那是因为,由于家庭的渊源,母亲的祖籍是福州闽侯;外祖父玉仓公早年入市仕进京为官,是家乡地方志入典名人,来京后建家利业,生儿育女,再加上亲属投靠,大宅门里保存了一个福建生活环境。老一辈人说闽语、吃闽菜,还和福州会馆有着各种联系。  相似文献   

19.
1998年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联合举办的《中国世纪书法大展》上,吴玉如先生的“炎黄子孙盼统一,遥寄张大千”作为唯一一件有众多名人题跋的作品,成为大展的热点,引起轰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开幕式的消息,电视画面上展示了吴玉如先生的这件作品。2月15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参观了大展,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头条新闻播发,电视画面上再次展示了吴老这一手迹。  同年9月,经文化部批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上,吴先…  相似文献   

20.
京华铜印钮     
中国印文化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有三千年了,精美的印章已成为艺术收藏品的一个门类。印章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过篆刻大师刻上了字的印章或印主人曾是名人贵胄。二是印材精良与珍贵,如金印、玉印、田黄、鸡血石印或名贵石种。还有就是战国、汉朝时期的古青铜印。再者就是印章雕有精美印钮,可供人们欣赏与把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