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它们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真理。为了确立这种信仰,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理论外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和现当代形态的关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它超越了议论、解释的范围,它是做或行动。只有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互作用和统一的唯一方式,任何离开实践去奢谈理论或光说不做、纸上谈兵的行为.都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左亚文 《学习月刊》2013,(21):22-24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其次是一种信仰.它是科学和信仰的统一.但这种信仰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信仰。因而.在性质上.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人文信仰.而不是宗教信仰。与其他形式的信仰一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内涵也主要表现在宇宙的终极解答、社会的终极理想和个人的终极价值三个方面,并且呈现出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琦  虞新胜 《求实》2006,3(12):46-50
作为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历来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是信仰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统一,是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正确认识信仰的本质和内在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从理论认识、信仰教育和行为追求等方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品格,是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战无不胜的精神武器。始终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评价标准。坚定信仰极端重要,当前尤为迫切。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它具有科学性、无产阶级性和人民性、创造性。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和群众存在信仰不坚定的倾向,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研究宣传工作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坚定自己的信仰,研究创造新的理论。同时,要启发和引导共产党员和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申亚杰 《红旗文稿》2012,(16):29-32
当前,信仰问题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有的人甚至对要不要对共产党员提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明确要求提出疑问。可以说,在近年来我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多样的背景下,在理想信念方面"什么是"及"如何做"这些深层问题的认知上,已经出现了重大歧义。因此,本文提出共产党员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以推进党的理想信念建设。  相似文献   

7.
信仰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凝聚力和激励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信仰,具有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确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实现及其成果的巩固,要求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理论途径、政治途径和实践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和稳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钱秋月 《求实》2016,(2):15-20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它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着新的推进。我们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待文化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正确回应态度,最终形成全球化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9.
洪波 《探索》2007,1(3):141-143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说清“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科学完备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需以科学理性为遵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沿着历史唯物主义开辟的认识道路,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结构层次,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构建的整体性、衔接性、开放性、阶级性原则。在具体构建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应确立起内含理想信仰、理论信仰、事业信仰、政党信仰的核心体系框架,实现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崇高理想激励人心、以先进价值凝聚共识、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  相似文献   

12.
一、迷信和邪教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孪生怪胎 信仰本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对人们的生活、劳动、行为等具有一种支配作用。迷信虽然也是信仰,但它则是引导人们走向歧途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在自我精神状态中表现为一种盲目崇拜心理,它根植于对被认为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彼岸世界的“权威”屈从。  相似文献   

13.
信仰是指人们对其认定的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着不渝的追求.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其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的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它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和各种疑问交织着.“信什么?”“为什么信?”“怎么信?”这些思想扣子不解开,马克思主义信仰难以真正在人们头脑中确立起来.解决好这一课题,应将信仰内容划分类别,用目标信仰教育回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终极关怀和终极归属的诘难;用理论信仰教育化解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合理性的质疑;用过程信仰解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至今,虽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波折,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哪种思想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由思想信仰转化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邃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历史洞察力,也必然昭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下,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积 8 0年之经验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和胜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可以说 ,“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 80年历史经验进行深层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对于在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具有重大意义。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7.
怎样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呢?我们认为,不仅要解决重视问题,还应解决从高校实际出发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师生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8.
理 论之所以是理论 ,是因为它是以理性形态显现出的对客观事物规律性、必然性的认识。一个理论 ,尤其是科学的政治理论的理性本质 ,是“理论的”和“现实的”统一体。“对于精神的本性来说 ,是最重要之点 ,不仅是精神自在地是什么和它现实地什么之间关系 ,而且是它自知是什么和它现实地是什么之间的关系 ;因为精神基本上就是意识 ,所以这种自知也就是精神的现实性的基本规定。”(1)“理论的”是指它是对以前相关理论的合理性的继延 ;“现实的”指它是从实践需要出发 ,从现实感性材料中提炼、升华而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本质一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9.
江玉芹 《唯实》2001,1(12):66-6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作出的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5 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 ,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更好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并深深地扎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它同实践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  相似文献   

20.
论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人的信仰世界怎样,不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对于人们的精神信仰都不会袖手旁观,都不能允许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信仰追求得以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