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履职第一年即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
陈丹红 《前沿》2014,(1):48-49
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党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对于改善生态民生,构筑幸福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重要特征;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是"十四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曹燕丽 《新东方》2011,(2):53-56
生态民生,就是从生态层面来关注人民生计。将其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民生视角,笔者从思想渊源、理论奠基、现实依据三个方面来论述生态民生存在的历史跨度与当代价值。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对生态民生的最早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是对生态民生的理论奠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生态困境是对生态民生的现实召唤。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下大力气补齐拉长生态环境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把江苏建设得更加令人神往,努力展现江苏"最靓颜值"。  相似文献   

6.
正云岭城乡,文明丧葬、文明祭祀的新风劲吹,逝者有所安,青山绿水长留。"十三五"以来,云南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把殡葬改革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相融合,着力推进丧葬习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吴国玖 《群众》2020,(7):16-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字字珠玑,关乎国运民生,而“美丽中国”的提法无疑拨动了亿万群众的心弦,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与向往——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生态文明”的理念更新,再到美轮美奂的“美丽中国”愿景呈现,顺应当今时代的新趋势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生态问题与民生福祉相互交织,生态是民生的保障,而民生是生态的价值所在。生态与民生之间呈现出多层次复合型关系,主要表现在物质生活需求、社会和谐稳定和民众生态权益、民众伦理幸福等方面。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生态问题严峻,体现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差异性;现实生活中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影响到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人们的生态幸福感受和幸福指数发生明显变化。化解生态矛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念和发展理念、形成适度的绿色消费模式、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推进生态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协同治理与综合创新,并健全体制机制建设。正马克思认为人同其他动物一样,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其生存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而这种自然环境在被打上人类烙印之后,又发生了诸多或好或坏的变化,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影响。习近平从人们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出发,提出"环境就是民生"1的基本观点,认为生态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生态问题与民生问题相互交织,生态是民生的保障,而民生是生态的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大》2012,(7):48
城市因建设而美丽,因宜居而乐活近年来,湖州市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为战略目标,立足"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定位,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是自"十一五"以来,湖州市更加注重民生为本、民享为先,自觉更新建设理念,坚持做到旧城有机更新与新区加快建设并举、提升城市品位与加快民生改善并举、城市功能完善与城市特色营造并举、历史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重庆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重庆",改善民生。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明晰责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其广泛和复杂,任务繁重,涉及方方面面,推进难度极大,唯有举众人之力,才能逐步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美丽中国梦就是绿色中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目的。论文在分析美丽中国梦内涵与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开拓生态文明道路;行动指南——坚持和丰富生态文明理论;根本保障——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最后得出只有坚持生态文明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统一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的结论。旨在为我国深入认识美丽中国梦及其实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治理成效如何,评判标准是人民群众满意度。"263"专项行动实施一年,推动江苏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总体满意率为91.3%,得到全省人民的认可,引起社会共鸣,省委书记娄勤俭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多次进行报道。"263"专项行动不仅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更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创新实践,而且为解决突出  相似文献   

14.
《重庆行政》2014,(4):I0022-I0025
正重庆市江津区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守住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为着力点,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产城融合的美丽滨江城市,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24,(3):1-4
<正>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账",这件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野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青山绿水》的解说词,观看后使人难以忘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18.
吴卫国 《群众》2014,(1):44-45
高淳作为全国唯一国际慢城、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近年来以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新动力,不断赋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和实践举措,在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偕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特色与优势彰显的绿色发展之路中,使“美丽中国”画卷在阁际慢城、江南圣地展现出特有的风采一、塑造“四美”形态-深化生态立区战略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开创了美丽中国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