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贤》2023,(3):48-49
<正>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癌,很多女性对这些疾病并不陌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疾病也成了常见病和多发病。有这样一位乳腺科医生——他,从事乳腺疾病诊治工作30年,对全乳腺疾病有深入的研究;他,专注于技术,一直在乳腺临床医学这条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他就是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乳腺科行政主任冯锐。  相似文献   

2.
“到老百姓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干出一番事业回报乡亲们。”六年前,他主动要求下派包村,向组织立下了铮铮誓言;六年后,他成了全市包村时间最长的“资深下派干部”,成了一名群众不愿他走、别人劝也不走的包村干部。按照当地规定,当时每届包村工作组下派工作时间是一年半,他却一次次打破常规,一干就是四届六年。  相似文献   

3.
吴清友 《廉政瞭望》2014,(21):64-65
作为一名有先天性疾病的企业家,吴清友对经商、做人都有独特思考。1989年,他创办了独具特色台湾诚品书店.以诚立足,不重盈利,致力于为每个读者提供个性阅读体验。他在一次演讲中.道出了自己承受书店15年亏损.只愿为社会增加一点人文关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林道华1983年毕业于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现为琼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府城中队中队长。从警18年来,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到带队伍、破大案、保平安工作中。危险时刻,他总是冲锋在前,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去年,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今年又被评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海南省勤政廉政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6.
1996年3月,毋法祥调任监狱管理局副局长,2000年4月任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5年来,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工作为第一生命,和党委一班人一起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狠抓队伍建设和制度落实,确保狱内安全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赢得了广大干警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曾16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并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相似文献   

7.
提起冯有势这个名字,在陕西省劳教系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赞。在基层劳教场所工作的11年间,他曾6次荣获国家、省上的表彰和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荣列“陕西省十佳青年”,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1998年秋,他...  相似文献   

8.
“人生短暂,时间定贵,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多年来,共产党员尤田柱时刻以这句格言警示自己,在和时间的角逐中,他一次次地赢得厂胜利,成为技术改造和攻关能手,1998年12月人选“吉林省十大能工巧匠”。争分夺秒尤田柱现任辽源供电公司生产技术科专职工程师,在继电保护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他总感到有学不完的知识,干不完的工作,挤时间、抢时间,充分地运用时间,成了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大乐趣。1985年,尤田柱在建设中的辽源一次变电所任继电保护负责人,工作异常繁忙,家里…  相似文献   

9.
守护人民     
他从事排爆工作22年。曾一次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他研发的六个防爆安检科技项目,开创了专业训练的新模式;他率领一万四千人的安检团队,构筑起平安奥运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1,(4):1-1
八年来,他穿着胶鞋,走遍了全镇的坡坡坎坎。为抢救百姓,他一次次和泥石流、天然气井喷等重大灾害面对面;为了百姓致富,他一次次跑项目、找工程;为了挟贫济困,他一次次掏空腰包,自己家里甚至靠借钱过年……  相似文献   

11.
严力宾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劳动锻炼,20岁就入了党,1976年被选送到厦门集美航校学习深造。1978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成了一名船舶机工。10年来,他先后在福海轮、星宿海轮、武胜海轮工作,还三次被公司选派到加拿大太平洋所属船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1974年6月,周恩来病情恶化,不得不含泪离开了工作25年之久的中南海西花厅他自己的办公室住院接受手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不停息地工作、工作。在平均每40天动一次手术的情况下,他竟然会见外宾63次,参加会议40次,同人谈话233次。1975年1月13  相似文献   

13.
某国有企业总经理孙某,是一个人党32年的老党员,还兼任党支部副书记。近年来,由于他的开拓创新精神,企业搞得红红火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上级领导和企业职工都给予其高度评价。然而,他忙于经济工作,为了企业经常奔波在外,很少参加党支部会议。有时,即使人在企业里,也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党的组织活动,连党费也要党支部书记向他催交,半年或一年才交纳一次。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他带着“音乐艺术人生”来到重庆,因此有了一次文化之旅。那一次,他让重庆大学的学子们感佩不已。2009年,他又带着一方印、一本书、一次展览、一堂讲座再次来到山城重庆。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离休干部邹雅林曾在青年团工作过18年,以后又在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担任过领导职务。因工作关系他先后七次接触过胡耀邦同志,有几次胡耀邦还与他单独进行过交谈。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此生他最值得记忆、感慨最多的是同胡耀邦同志的相识和接触。胡耀邦同志博学多才,一贯朝气蓬勃、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了他多半生。  相似文献   

16.
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中科院院士、哈工大教授、我国激光专家马祖光,按他的造诣和学术水平选为中科院院士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但1997年学校推荐他是,他不让上报;1999年第二次推荐,他给中科院写信说“不够条件”,要求退回材料;2001年第三次推荐,是在校党委书记做了工作,他听从“党的安排”才签字同意上报的。  相似文献   

17.
传奇革命生涯概述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他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其中一次,日本特务断定他是“头目”。一连数日大动酷刑:皮鞭、老虎凳、灌马尿、压杠子、上大挂。杨靖宇多次昏死过去,但仍然坚守党的机密。敌人无奈把他投入了水牢,以共产党嫌疑罪,判处一年半徒刑,关入辽宁第一监狱。杨靖宇曾对人说,我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他在4年多的白区工作中,5次被捕坐牢,经受了严峻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更加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8.
过度的体检     
两米长的价目表 今年45岁的理查德,原本是美国的一名家庭医生,目前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工作。他自2007年来到中国之后,已经做了6次体检,其中3次是在一家民营体检机构,他称之为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他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了山区乡亲们的健康,自参加工作起,毫无怨言地在一所条件艰苦、设备落后的山乡卫生院工作了30多年;他并非科班出身,但数十年执着的追求,使之成为这所医院响当当的全科医生,乡亲们心目中的“神医”;他积劳成疾,甚至换掉了一个肾,面对疾病的折磨,仍然坚持坐诊行医,常常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相似文献   

20.
高江与一家化工公司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在磺化工艺岗位工作一年后,公司提前解除与高江的劳动合同,并额外支付给他一个月工资。高江虽同意解除合同,但要求公司安排他离职前做一次体检,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高江将公司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