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科技革命到来,数字化成为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平台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生产劳动过程发生重组以及劳资关系更为复杂,这些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之“变”表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生产性、资本剥削剩余价值的本质、社会基本矛盾以及人的异化生存方式都未变化,蕴含着资本主义本质维度不变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作用越发重要。因此,我们要在数字资本主义的“变”与“不变”中吸取经验教训,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给予民营经济毫不动摇的支持、引导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环境的逐渐形成,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给中国的机遇,共同促成了中国的民营经济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而这一切,要从“二年零二天前中国加入 WTO 的不归路”说起,从那一刻天始,中国企业真正面对与“狼”共舞的商战。因此,在“大开放”和“狼来了”的关键时期,对于并不强大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面前最好的发展机遇可能也是最后的发展机遇。在民营经济运行质量中国第一的浙江省,日前的“首届浙江民营企业峰会”传达出这样的官声、产声、学声:要抓紧实现浙江民营经济“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一、跨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15年对于我市经济发展十分关键,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否实现“快速增长,跳跃发展”,还看我们是否能有效地把握各种发展机遇。归纳起来,对于我市发展,有三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三大机遇 1、来自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的机遇 今后10几年,我国面临着加速经济发展的极好机遇,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对于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来说这样的机遇不多。事实上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今后一段时期我  相似文献   

4.
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皆与“抓住机遇”密切相关。相反,错失良机而遗恨千古或饮恨终身的事不胜枚举——“机遇”在发展中具有极端重要性。建水历史的辉煌,正因建水人的祖先“抓住机遇”促成的;建水上个世纪近一百年的衰落(即被“边缘化”)乃因错失良机造成的;今后建水辉煌的重振,必须抓住当下机遇,把握未来机遇——这是摆在建水人眼下和未来的紧迫而重大课题。建水发展的“历史机遇”概述建水历史悠久,建立县制至今已有1200年。建水进入封建社会发展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五次“历史机遇”——第一次历史机遇:元朝。元代以前,建水和云南其他地方没…  相似文献   

5.
李丹 《青年探索》2003,(2):40-40
2002年11月11日出版的《瞭望》在“十六大特别报道”中,以“机遇”为主题,全面分析了未来中国将面临的战略起点、战略机遇等。 机遇之一 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宁期”  相似文献   

6.
青年经济学家汪丁丁指出:“中国经济的隐忧不在经济,而在文化。文化缺陷是中国经济的深层忧患。”生活中我们常使一些原就复杂的局面更加复杂、本已难办的事情越发难办,症结可能不完全在人们挂在嘴上的“体制”、“政策”、“环境”等(这经常只是个借口),而很可能在人自身!“跳出”经济谈思维,以人为本作比较,我们也许会有在具体经济事务中感觉不到的某种“超越”。——从这期开始,本刊开辟“经济哲思”专栏,特邀杭州市委党校安蓉泉副教授操刀,从经济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现象入手,提炼分析依附在我们观念、思维、方法上某些可以反省自查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非典”危机与民间资源的动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外,遇到紧急灾害时,民间组织往往非常活跃,并表现出及时、高效、灵活、创新的优势。而今天,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安危的“非典”战役中,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并不尽如人意。“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成功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将坏事变为好事,一方面政府通过民间组织募集资金、开展救助;另一方面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预防恐怖袭击。而我们又该如何把坏事变好事呢?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去年入夏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出现了历史少有的全面紧绷的局面。关乎国民经济运行命脉的基础产业再现“瓶颈”现象,它所传递的经济信号告诉我们:能源资源已经无法承载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走出能源“困境”的出路何在?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选择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多层综合替代”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使神农架保护和经济发展面对“四大机遇”:一是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标志的全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大机遇;二是神农架已基本确定对外开放区的机遇;三是“三峡工程”已经上马的机遇;四是神农架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奇绝的自然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所认识、所神往的机遇。我们林区党委根据这“四大机遇”提出了“抓住机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保护利用促发展,利用发展促保护”的兴区口号,制定出了大大优惠于周边地市的、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共同开发神农架丰富资源的对外  相似文献   

10.
1999年 11月 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图一);2000年5月19日,中国又与欧盟最终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图二)。从技术层面上讲,中国已经扫清通向世界贸易组织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估计中国将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谈判,WTO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那么加入WTO究竟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遭遇新规则以后的前途命运将如何?“入世”又将怎样改变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入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  相似文献   

11.
<正> 邓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中国的改革要更大胆地闯。改革,文雅地说,即革故鼎新,除旧布新;通俗地说,改革就是一个字:“变”。“闯”也是“变”;“更大胆地闯”,也就是更快更有效地“变”! 说改革就是“变”,是指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下的变,是向着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向变,是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洛夫 《湖湘论坛》2003,16(5):86-87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 5月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针对我国进入 2 1世纪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创建学习型社会”这既是一个战略观念 ,也是—个建设目标 ,它要求认识与行动的辩证统一 ,它标志我党认识发展走向成熟、社会发展走向成功的重大突破。一、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已经成为 2 1世纪社会主导型经济形态。进入2 1世纪 ,人类社会经过农业经济、工…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的繁荣与日益对进口装备依赖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与国内资源环境恶化的矛盾使得我国企业不能仅仅凭借“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民族文化如何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结合、民族工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国营企业在经济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民族品牌所担负的国家经济安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黄方 《今日海南》2006,(3):34-34
“十一五”开局,海南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改革开放26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十五”以来,海南经济已由恢复性增长步入加速性增长阶段,经济增长步入长期良性区间。但面对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也要充分估计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从海南自身因素看,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人均G D P属于中下等收入区间,海南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未来海南5年乃至10、15年的发展中,还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不仅关系着区域经济协…  相似文献   

15.
廖望最近以“机遇”为主题,全面分析了未来中国将面临的战略起点、战略机遇等。 机遇之一 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宁期” 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判断,今后一二十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可以继续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经济建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认为,就中国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除台湾问题外,很难有别的事态能把中国卷入战争状态,从而中断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的期盼、等待和惶惑中,21世纪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有人说这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有人说这是智识经济的世纪,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人财”的世纪。 之所以称为“人财”,而不是“人才”,因为“人才”只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企业来说,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必要一环。换句话说:“人才是企业一笔流动的财富,是企业  相似文献   

17.
江苏与香港经济合作,优势各异,怎样扬长避短,抓住香港回归后的机遇,使江苏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变经济大省为经济强省,发挥我省优势,尤为重要。如何使江苏的优势“优”起来,关键要有适度、正确、超前的用“优”措施: 确定用“优”的指导思想。江苏与香港经济合作,是搞优优联合,以优换优,以优补优。所谓“优优联合”,是用我省的优势与香港的优势联合,做到“富人同桌共餐”。所谓“以优换优”,就是以我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审计威风”变“审计微风”.是一个让某些人窃喜的信号.但更是一个令我们担忧的信号。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在海南省这样表示:过去的审计工作往往按照一些硬性规定来套,一有违规就撤职、查办等,审计处理过于简单;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审计事项是十分复杂的,是受到具体条件限制的。审计工作要做到具体问题具  相似文献   

19.
陈抗行 《小康》2005,(4):3-3
小康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小康的真谛是“和谐”。我们刚从一个“一穷一白”的前工业社会走出,经历了工业化的初期、中期阶段。在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基本确立的情况下,中国经过短短5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创新和拓展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奠定了较为丰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堪称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当下的话题则是:当跨越原始积累阶段之后,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利益格局日趋分化,我们如何在继续追求经济成长的同时,着力打造一个“和谐”的中国社会,以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传统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党的性质不能变。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