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66年 4月 2 0日至 2 5日 ,彭总到宜宾视察。他的英容笑貌 ,至今还留在宜宾人民的心中。一、参观赵一曼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在翠屏山上 ,没有公路 ,汽车上不去 ,只能步行登山。彭总虽是 68岁的老人了 ,可爬起山来腿不软 ,气不喘 ,上陡坡也不要人搀扶。到了纪念馆门前 ,他举头凝望着朱德题写的“赵一曼纪念馆”黑底金字扁额 ,似乎要品出每个字的功力。片刻 ,他进了展厅 ,对题词部份一掠而过。当他走到赵一曼事迹图片文字展板前 ,他的脚步停住了。他一边仔细听解说员的讲解 ,一边细心看着每一幅画面。彭总过去只知道赵一曼是个女英雄 ,但对她…  相似文献   

2.
1935年11月,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俘,敌人对其严刑逼供,但赵一曼坚贞不屈。敌人为了留下活口,将其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治伤。此间,与赵一曼接触的是监视她的一名警察和为其护理的护士。赵一曼决计争取他(她)们。1936年4月,警察轮到董宪勋,护士助手为韩勇义。这两人都是富有  相似文献   

3.
郑佑之是赵一曼的大姐夫,又是她的老师。在赵一曼的成长过程中,郑佑之以他特有的革命者气质,影响着她的行为,在蜀南历史上留下许多轶闻佳话。一赵一曼,本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李淑宁。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伯阳嘴。郑佑之是四川早期共产主义先驱战士中的杰出一员。他认为男人女人都是人,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他同赵一曼的大姐结婚后不久,就把她送去学堂读书。这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社会上一般男人都不能接受的举动。二1918年,赵一曼的父亲去世后,大哥继承了家业。按照传统习俗,赵一…  相似文献   

4.
矢志从军赵一曼,名李坤泰、字淑宁,笔名李一超,在东北时化名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伯阳嘴一户地主家庭里。童年的赵一曼喜好打抱不平,爱与别人辩理。母亲逼赵一曼缠足,赵一曼愤然剪碎缠足布,砍烂尖尖鞋。赵一曼的父亲于1918年去世了,哥哥李席儒把持家业,赵一曼失学了。大姐夫郑佑之以函授和面授的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20,(3):47-47
赵一曼被捕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原珠河县)长寿乡一曼村。2008年,在赵一曼被捕地遗址基础上建立了赵一曼纪念园,总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共建有赵一曼塑像、国旗台、主题群雕、赵一曼陈列室、纪念碑刻、抗联井、英烈墙、养伤窝棚、石砬子会议遗址等14处景点。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2,(12):20-20
尚志市赵一曼纪念园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北,当地俗称小北沟。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又名李一超,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后,赵一曼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赵一曼纪念馆建于1960年,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距市中心约0.5公里。该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馆舍系古典庭园式建筑。馆前中央是一尊汉白玉赵一曼烈士全身雕像,正门上方是朱德1963年亲笔题写的"赵一曼纪念馆"馆名。赵一曼纪念馆有民族英雄赵一曼事迹陈列展览,有革命文物663件。展馆共设1个序厅、3个陈列展览厅。序厅主要陈列着朱德、陈毅、陈云、董必武、宋庆龄、  相似文献   

8.
正"誓志为国不为家"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白杨嘴村一个李姓地主家庭,是李家九个子女中的小女儿。参加革命后,因为工作需要,李坤泰在不同阶段曾用过李淑宁、李一超、李洁、赵一曼等名字。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叙述就使用一个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的名字:赵一曼。8岁时,赵一曼入私塾读书,打下了良好的诗文功底。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身为大家闺秀的赵一曼受到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早在1950年随着电影《赵一曼》的放映,就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赵一曼的丈夫——陈达邦。陈达邦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专程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在赵一曼烈士塑像前,并列摆放着两簇花篮.一簇白色挽带上写着"中共黑龙江省委员会敬献",另一簇则是一位普通女孩敬献的.  相似文献   

11.
1927年11月,莫斯科中山大学,又迎来了40多名中国留学生。 一天下午,赵一曼独自来到操场一角的白桦树下温习功课。 “哟,真用功啊!”赵一曼被吓了一跳,循声望去,湖南籍同学、赴苏  相似文献   

12.
素材奇缺寻觅难 将赵一曼的事迹拍成影片,是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冯仲云提出的建议. 赵一曼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地主家庭,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参加革命后改名李一超.曾赴苏联短暂学习过,回国后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后化名赵一曼.九一八事变后,她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担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能文能武,机智过人.  相似文献   

13.
黎明 《世纪桥》2006,(7):61-64
2005年5月12日,红日高照。我同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旅游局的同志,前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故居——宜宾县白花镇一曼村伯阳嘴,对故居的旧貌、现状和开发建设进行考察。现将在故居的所见听闻整理成文,让更多的人了解赵一曼故居的风貌和关注她的开发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英雄赵一曼,以英雄为楷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20,(3):48-48
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镇北环街176号,主要是为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和赵一曼烈士而建的。陵园内建有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还建有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等。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建于1986年。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20,(1):F0003-F0003
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字淑宁,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发动抗日斗争,化名赵一曼。1932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做女工工作。同年秋,党又派她到哈尔滨,先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1933年10月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曾参与领导哈尔滨市电车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1934年7月,赵一曼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县)任中共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35年秋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后,经常率领部队打击日伪军。同年11月的一次战斗中,2团被日军包围。在掩护大队突围时,赵一曼身负重伤,并于突围后的11月22日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舍养伤时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次负伤昏倒被俘。  相似文献   

16.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原 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 川宜宾白花场白杨嘴村。李坤泰又名李 一超,乳名端女儿,字淑宁。20多年后, 她在东北抗日改名赵一曼。赵一曼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 变后,受党组织派遣开展抗日斗争,后 任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1936年  相似文献   

17.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原名李坤泰,乳名瑞女儿,抗日期间化名赵一曼。她有兄弟姊妹8人,她排行第7。赵一曼小时性格倔强,常有人来家中告状,“其情由多是为人打抱不平,无论对方力量多大,她也敢往上扑,有时被打得浑身泥土,血染衣衫,依然不服,直逼得对方罢手为止。” 16岁时,赵一曼向兄长李席儒请求外出读书,遭到强烈反对:“女校的风气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的8月2日,著名抗日英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赵一曼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黑土地上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名闻遐迩的巾帼英雄赵一曼,1933年在哈尔滨满洲省总工会从事抗日斗争时,曾写过一首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诗言志。赵一曼为民族的解放自由而奋斗的精神、为民族的自立自强而拼搏的品质,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  相似文献   

19.
王鹏 《世纪桥》2012,(22):53-57
电影《赵一曼》完成于1948年底,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拍摄的。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主人公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那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赵一曼》公映后,人们都想知道有关赵一曼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这是郭沫若在1962年4月9日为纪念和歌颂赵一曼,所题写的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章。涉江渡海走天涯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字淑宁,又名一超,赵一曼是她到珠河抗日游击区工作时的化名。1905年10月25日,她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白杨嘴村一个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