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市管县体制的理性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市管县体制缺乏法律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不宜乐观、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此,应改革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根据属地原则,由市县政府更多地直接管理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2.
“乡镇”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通行做法。而我国自秦朝至清末的两千多年,“皇权止于县政”,乡里制度集中地反映了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进入20世纪的一百年,“乡镇”虽然成为我国县以下的地方行政建制,但是一直存在着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政权与农民自治互相渗透、乡镇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互相脱节的问题。当前,我们应站在政府体制创新与经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乡镇改革的基本方向,科学地、审慎地对待“撤并乡镇”的问题,决不能再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形象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形象这个在计划经济时期极为弱小的“幼苗”,将逐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企业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致命符”。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们拟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如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进程缓慢,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强,服务经济开放水平较低等。根本原因在于,诸多束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始终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撑力度不足,“制造业发展偏好”的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完全转型到“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与活力没有得到根本解放。为此,必须进行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本文在分析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钻石模型”以及“体制机制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模型”,解析了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体制机制的内在关联,进而提出了推进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一)内部治安问题增多 1,企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矛盾。企业推行“优化”组合,调整组织结构,出现了一部分厂内“待业职工”。他们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满情绪,并企图以纠缠、殴打、扔“黑石头”、砸“黑杠子”威胁领导。有的采取带有“黑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6.
虹飞 《人事天地》2008,(11):31-31
“在体制内生活,做新闻当然会遇到过许多的为难和挫折,我从来不去抱怨体制。你抱怨它会有用吗?”白岩松说。  相似文献   

7.
走出“法人财产权”的误区──兼议现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丁宁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公布以后,各界人士纷纷宣讲“决定”,是一件大好事。但耳闻目睹中间,觉得有许多误导,只好提笔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之所以感到有此责任,是因为“现...  相似文献   

8.
徐清照 《工会论坛》2009,15(4):14-15
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其缺少法律依据、降低行政效率、导致市县关系紧张等弊端日益显现。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科技的发展、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壮大县域经济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的条件逐渐具备。许多省已在“市管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市管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措施联动,稳妥推进。  相似文献   

9.
许多地方正在通过派驻“第一书记”的方式开展包村帮扶活动。从实践情况看,包村帮扶活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成效非常明显。但目前的包村方式存在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村庄综合治理、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双重管理体制.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作为社会治安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但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逐渐暴露出:(一)以块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导致警令不畅、监督不力;(二)机构设置小而全,导致警力分散;(三)分灶吃饭的财政供给体制引发许多问题;(四)执法环境差,助长了执法不严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端.根据中央政法委1991年提出的“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警察体制”的设想,笔者以昌宁县公安局为例提出:(一)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人事管理体制;(二)统一机构设置,理顺隶属关系;(三)统一供给体制,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四)加快公安立法,净化执法环境的改革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