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构建国际话语权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提出新时代要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优化对外话语传播平台、关注国际利益契合点、坚定"四个自信"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话语权是政党的软实力。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解决多党合作突出问题及赢得国际民主政治话语权,要求民主党派紧扣时代和社会发展主题,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具有可行性。民主党派应从理论、实践、传播媒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多党合作话语体系问题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建构和传播的难点。近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伴随着中国在国际对话中话语权意识增强而进一步凸显。多党合作话语体系构成应包含事实、概念、理论、价值、逻辑、话语等,多党合作政治实践是基础,理论体系是支撑,基本价值是导向,话语表达是载体。  相似文献   

4.
彰显制度优势,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应对现实挑战,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党理论亟待强化国家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核心话语权、共识话语权和解读话语权。完善多党合作,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必由之路。整合智力资源,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包括加快新型智库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视重大议题研究、更新表达传播方式、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话语权从新闻传播中的表达自由引述到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本文分析了民主党派话语权的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对民主党派如何运用好话语权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提升,但中国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我们要提升国际话语权意识,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公共外交战略的高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着力解决"有理说不出"的问题;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着力解决"说了传不开"的问题,并将民族复兴基础上的发展优势转化为民族复兴基础上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增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事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国际认同等理应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价值诉求,其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广大爱国华侨华人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华侨华人具有跨文化和多语言优势,融通海外能力强,且掌握丰富资源,这为其参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基础条件。当前,统一战线工作部门应强化话语权意识,做好发展规划,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爱国华侨华人参与活动,改进话语生产与传播,借鉴国际经验,构建话语传播协同机制,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主要成因在于话语交流平台不完善、国际交流平台功能发挥不足、中国方案的国际宣传缺乏持续性深入性、参与国际议题设置能力不高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实现,为改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不利局面,应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国际话语主体,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新话语,积极创造有利于中国话语传播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国际传播领域提出,“我们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和智库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增强中国政党理论国际话语权是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尽管中国在长期的政权建设中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且对世界政党理论发展具有积极贡献的政党理论,但是目前政党理论的国际话语权仍然呈现"西强中弱"的格局,有关政党的基本概念、游戏规则、评价标准等话语权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增强中国政党理论国际话语权,需要面对和解决西方国家的排挤和抹黑、学术话语权边缘化、宣传方式单调等现实问题.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话语体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适当应用现代政党政治的概念;要加强对中国政党理论的学术研究,充分运用国外学者、公众等对中国政党理论的积极评价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丰富理论宣传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严重威胁,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元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了严峻挑战,网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传播理念与形式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更好的传播手段,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丰富与创新,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和有益的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当前,应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和专家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一些新闻网站和评论性网站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建构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形象,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必须提高对外传播能力,力争掌握塑造国家形象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际社会围绕"话语权"的交锋愈发激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也逐渐提升。但我国仍面临"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中国特色政党理论话语权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增强和提升中国特色政党理论话语权,应厘清话语权的相关争论,明确话语权的内涵和本质,直面西方话语霸权、非主流话语的非理性干扰、多样化社会思潮挤占话语空间及中国特色政党理论的自身困境,要不断强基固本,强化话语自觉;要做到知己知彼,深化民主实践;要坚定理论自信,破除话语崇拜;要推进理论创新,着力话语创新;要加强思想培育,夯实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其中蕴含着提高国家话语权的双重面向。国家话语权利与国家话语权力是国家话语权的一体两面,前者强调中国发声的权利,是"向内"面向,需要处理的主要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即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能量,面向现代话语传播,确立中国的主体性地位;后者注重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支配权,是"向外"面向,需要面对的是中西方关系,即在自我与他者的转换中,争取话语自觉,达到"美美与共"之境。如此内外同时发力,共同构筑国家话语权的双重面向,是新时期提高国家话语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已成为历史趋势。提高国际话语权对维护国家利益、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以及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国必须提高国际话语权。而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既保证我国在国际上"有理说得出",又保证"说了传得开",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在大力增强中国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新时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变革传统对外传播模式,提高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加强公共卫生治理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秉持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了国际防疫合作的不断深化,抗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结合目前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现状,可从三个维度分析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实现路径:通过参与机制建设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将综合实力转化成合作防疫的结构性话语权,以及在主动传播合作抗疫理念中提升道义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数字公司因技术禀赋和资本力量成为数字全球化时代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新兴力量。技术禀赋包括领军型技术创新、多赛道数字技术进步与融合能力、技术衍生关系。资本力量包括数字公司的主权级资本体量、数字资本的全球拓展性和社会渗透力。数字公司的国际话语权体现为四种权力,即信息剪裁、规范塑造、议程设置和政策影响。数字公司可以展示和隐藏信息、强制封锁和关闭网络账号以及审查特定信息,拥有对规则、伦理和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依托庞大的用户规模,数字公司成为新的议程设置者,供给特定的新闻内容,操控网络群体心理,炮制虚假信息。数字公司通过扶植政治代理人、政治游说以及对媒体和公众的公关影响政策制定。适度的国际话语权是数字公司的正当权利,但如果其国际话语权过度扩张或出现政治化倾向,就会冲击国际秩序、挑战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的命题。中国要维护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根本制度、最重要的原则和基本理念,在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中增强话语权并开拓新的组织和话语空间,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一起增强国际事务话语权,就要完成从全球治理的融入者角色向建设者和构建者角色的转换。增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是中国结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变化而得出的结论,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最新利益诉求。中国持续性发展需要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安排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出更大的声音,具有恰当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