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瑞峰 《实践》2010,(10):18-18
<正>正蓝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行旗委常委联系后进嘎查村制度,全旗各包扶单位从党建、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使后进嘎查村实现了转化。强班子,提升嘎查村级组织发展能力。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两委班子成员推动发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统筹推进农牧民党员队伍、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农村牧区实用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14,(12):F0002-F0002
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内蒙古通辽市在嘎查村级党组织建设、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和嘎查村级事务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马晓文 《实践》2013,(7):3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鄂托克旗针对部分嘎查村活动场所重建设、轻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确定今年为“嘎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着力规范嘎查村级组织班子建设、事务管理、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嘎查村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通过契约形式,把村际各类事务以及各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固定下来,为村级民主化、法制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双向制约、平等互利、民主协商的平台。杭州市宁围镇以建立和谐村民关系入手构建新型的村务契约化管理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制度效能。然而,这项制度仍存在着配套政策未同步、农民参与能力不足、制度设计不规范等问题。为此,亟待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我们将法学原理中的契约关系引人村务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形势要求的“既管官又约民、双向互动”的村务管理机制,采取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协议、纪要等形式,对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0,(8):39-39
通辽市在嘎查村级班子建设中,以“岗位专职化、薪酬结构化、管理规范化”为目标,让有能力、有抱负、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村能人争当“村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村干部服务农牧民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吕海庆 《实践》2013,(2):44-44
近年来,扎赉特旗委以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保持稳定为目标,推行嘎查村重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决策法”,即通过“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五个步骤,建立了简捷规范、切实可行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明确了村民议事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自治,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笔者通过调研也了解到,由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未跟上,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上,一些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和不协调。突出的表现是:在决定和管理村级重大事务上,有的议事不民主,理事无规章,决策无程序;有的村务不公开,监督不落实,村民对村务大事缺少参与和监督;有的村党支部习惯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4,(2)
<正>通辽市嘎查村"532"工作法的成功探索,创新了新时期党领导下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自治机制,发展了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关于"532"工作法,奈曼旗八仙筒镇迈吉干筒村做了20多年村干部的李书记是这样说的:"以前老百姓对村干部工作不清楚,对村干部有抵触情绪。有了‘532’后,村级事务老百姓都知情了、参与了,现在大事小事  相似文献   

10.
白玉刚 《实践》2010,(5):20-21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创造了大量的富有实践价值的民主管理模式,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我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本文就此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一、从基本内涵看,村务契约化管理是一种民主规范的农村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6)
<正>针对当前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阿拉善盟采取了五项措施,切实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嘎查村党组织作为嘎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农村牧区面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任务,其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否在农牧区得到很好落实,还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相似文献   

12.
王德胜 《实践》2014,(2):21-22
<正>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在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通辽市的一份调查分析显示,通辽市近年来的信访案件多数来自嘎查村。其诉求的事项主要集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5)
<正>巴彦淖尔市嘎查村组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建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成为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骨干力量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嘎查村、村民小组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最近,我带队深入各旗县区部分苏木乡镇、嘎查村,通过座谈研讨、个别访谈、发放统计表等形式,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村级组织是农村牧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村组干部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作出了  相似文献   

14.
陈朝辉 《实践》2013,(5):16
为了充分发挥嘎查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敖汉旗在嘎查村党组织管理实践中,采取以实绩定星级,以星级定奖惩,责、权、利相统一的"星级化"管理模式,通过"科学设星、联动创星、严格评星、奖惩促星、分类晋星"五步法,分类推动嘎查村党组织晋位升级,实现了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一、科学设星。结合嘎查村党组织的功能职责和新任务新要求,以"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科学设定  相似文献   

15.
张凯东 《实践》2020,(3):42-42
近年来,正镶白旗高度重视嘎查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创新方式,鼓励和支持人才回归,依法依规选优配强嘎查村“两委”班子,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重视带头人队伍结构改善,提高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素质。围绕改善年龄文化结构、选优配强嘎查村级干部的目标,研究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2)
<正>为了全面提高农村牧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辽市紧密结合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了备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拥护的"532"工作法。"532"工作法规范了嘎查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组织实施程序,促进了苏木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由"行政命令型"向"服务引导型"转变,从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上破解了农村牧区党组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5,(10)
<正>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为有效破解镇村两级党组织在发挥作用上存在的"失位"、"错位"现象、群众对嘎查村级重大事务的监督环节上还有"盲区"的难题,探索实施了嘎查村"532"工作法,即嘎查村级所有重大事项的处置,都必须严格履行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委"共同组织实施"五道程序",依次通过乡镇对嘎查村"两委"商议形成的意见、对党员大会和嘎查村民代表会议或嘎查村民会议审议表决的程序、对嘎查村议定事项及当月财务收支进行"三次把关",坚持实行决议执行前向群众公开实施方案、执行后向群众公开实施过程及结果的"两个  相似文献   

18.
枣庄市薛城区把完善村级事务民主管理体系作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探索实践公议听民声、公决集民智、公开赢民心的村级事务“三公”民主管理形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加强贫困、偏远地区嘎查村党支部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霍武嘎查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对一个嘎查村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必须把握以下三个重要环节着力建设好。一、按照形势与任务的要求,配好领导班子农村牧区的改革要深化,小康目标要实现,要求嘎查村...  相似文献   

20.
嘎查村党组织是内蒙古自治区强大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系的基础和源头,直接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教育、管理农牧民党员,带领农牧民群众建设和谐的新农村新牧区的重任。总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嘎查村党组织建设的成就与特殊规律,对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实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