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可见,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党校函授教育作为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培养高素质干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的竞争是全面的,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经验和考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特别是领导人才的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3.
按照什么标准选拔培养干部,历来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历史任务的全新概括,是新形势下对党的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拔党的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 ,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 ,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又说 ,“全党同志都要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 ,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 ,具有重要意义。一、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首要任务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要由组织路线来保证。干部总是和党的路线相联系 ,尤…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去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他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我们就难以在新世纪里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难以实现党和国家既定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江泽民继承邓小平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思想,为21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人” ,“对执政党来说 ,党要管党 ,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 ,又说“选好一二把手整个班子就带动起来了。”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会议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 ,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 ,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从上可看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党的干…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五大指出,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而人才的培养首先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早就深刻地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更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干部教育是一项浩大和复杂的工程,而担任干部教育的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素质外,还应有其特殊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用好人才是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要求我们要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陈规、探求新路,构筑人才资源的高地。通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03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才人工作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新世纪的到来,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又一次新的飞跃。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竞争激烈化已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新时期发展这一新特征和新特点历史地决定了:“人才资源已成为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并越来越成为新世纪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而在人才资源的集合体中,“领导人才资源又是宝中之宝”。是人才群体的“龙头”,是新时代在强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为此,江泽民总书记站在新世纪发展的“制高点”鲜明地指出:“当代社会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才的竞争,领导者的能力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