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蜗血疑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3,(11):79-81
一位来上海旅游的69岁的日本老人突然惨死在街头。是交通肇事,还是蓄意谋杀?一时间,迷雾重重……对于中日关系而言,2001年真可谓是降到了冰点:四月下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下台前夕,突然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进行所谓的"紧急进口限制",两个月后,中国宣布对进口的日本汽车、手机和空调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大葱与汽车"之战就此拉开序幕;此后,日本新首相小泉纯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与会十六国领导人签署《吉隆坡宣言》后结束。在签署《吉隆坡宣言》时,日本首相小泉显然刻意“忘了”带签字笔,而要向大会刻意安排在邻座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借笔”。温总理不卑不亢满足了小泉所求。明眼人往往能从大国外交中的种种细节解读出某种深层次的“暗示”,而此次小泉的“临机借笔”也不例外。吉隆坡系列峰会前,降至冰点的中日关系就已引发诸国惴惴不安。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明确指出,在吉隆坡举行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期间,中日领导人“不可能”举行双边会晤。而中日领…  相似文献   

3.
彭永清 《检察风云》2008,(24):48-51
2008年11月22日晚上9点20分,一位自称是"我刺杀了厚生省次官"的中年男子走进警视厅总部投案自首.他不但承认是自己制造了连环杀人案,而且还交出了带血的刀具和运动鞋.该男子名叫小泉毅,今年46岁,住在琦玉市北区东大成町.23日上午,东京警视厅和琦玉县警方对小泉毅的住处进行了入室搜查.在比对凶器和运动鞋上留下的血迹后,初步判定小泉就是作案人,警方随即以违反<枪刀法>对其实施逮捕.……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阪高等法院9月30日就台湾原住民控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诉讼案做出二审判决,认定小泉参拜“相当于规定政教分离的宪法所禁止的宗教活动”,属于公职行为,违反宪法。但原告的赔偿请求同一审判决一样被驳回。据报道,这是围绕控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系列诉讼案中首例二审做出违宪判决。大阪高等法院此案主审法官(审判长)大谷正治在判决中指出,从2001年至2003年,小泉每年参拜靖国神社,使用公车,并有秘书陪伴,签名为“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他的参拜是“公职行为”。大谷还进一步指出,小泉参拜的性质“客观地看是极具深刻宗…  相似文献   

5.
靖国神社问题——中日关系最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10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成功访华后,中日关系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暖趋势。然而,在此之前中日关系的确出现过多次低潮期,中日两国的矛盾不容忽视。只有清醒地认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让中日关系继续良性地发展。本文将从靖国神社的建立,作用以及性质的演变,日本部分领导人不断参拜的原因,实质等方面来阐述靖国神社问题——这个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刘谨  常璐 《检察风云》2007,(13):14-15
在今年5月于成都召开的第十一次中日友好交流会议上,"战略"、"互惠"成为定义中日关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15日,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将于是年9月结束自民党总裁任期的小泉首相实现其在2001年就任总裁时承诺“在战争结束纪念日时参拜靖国神社”之举,也是作为保守政治家的小泉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体现并实行以旧军人为中心的靖国神社支持派(日本遗族会)的国民的意愿之举。  相似文献   

8.
葛振华 《法制与社会》2013,(18):149-150
中日钓鱼岛争端一直都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2012年由于日本实施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更使两国关系下降到冰点。美国对钓鱼岛问题从一开始就有着重要影响,在最近的钓鱼岛争端中美国表面坚持所谓的"中立",实际却在其政治利益的驱使下对日本采取了默许、纵容的态度。而中国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地位美国也成为美国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新时期中日关系的开拓者,也是同一时期中日友好的坚定支持者.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着中日世代友好这一主题,邓小平先后就"反霸"、学习日本、中日经济合作以及80年代出现的诸如"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光华寮"、日本防务费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述.这些论述,带有明显的方法论特征,其中所展示的世界意识、理性精神和创新思维是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沿着"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道路,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10.
擦亮“中国制造”叫响中国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这些年的"酝酿","知识产权"对所有的人来说恐怕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这片热土不时热闹非凡,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如"鳄鱼大战";两个"LG"、"老干妈"、"阿里巴巴"、"张小泉"、"百盛"、"李禧记"、"李连贵"对战;"巴黎婚纱"与"米兰春天"混战.最近,媒体又在大肆报道北京所有的"三千里"烤肉店都侵犯了沈阳"三千里"的合法权益,理由是后者注册在先,"三千里"文字是其商标最显著的特征,是识别其来源的具体标志.众多沸沸扬扬的商标纠纷案件已经使商标意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后小泉时代",日本鹰派领导人继续推行日本正常国家化战略,对华强势。面对这一态势,中国方面应继续坚持"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方针,加强与日本沟通与协调,敦促日本政府和国民进行深刻反省,运用法律等有效手段合理、理性处理两国的政治争端和摩擦。  相似文献   

12.
中日关系内容丰富,可分为民间和官方层面,也可分为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层面。经济关系是中日关系重要一环。但近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日经济关系也出现转冷的迹象。双方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日经济关系尽快走出困境。这样也会有利于整个中日关系得缓和。  相似文献   

13.
正"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一首赞美诗。张小泉剪刀,以嵌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锁轴牢固、镀层光亮、开合和顺、刻花精巧、式样美观、经久耐用闻名中外。然而因为一些不良商家唯利是图,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张小泉"剪刀的山寨货,这给杭州张小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声誉和市场经营秩序造成了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民众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举动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民意对外交的影响力正不断提高,中国舆论的发展动向被认为是今后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要改善中日关系,扩大国民各阶层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一段时间,中国的艺坛上曾经出 现过一次"韩流"。如今,世界的政坛上, 又出现了一股"弹流"。 何谓"弹流"?云者解曰:就是世界 上出现了审判、罢免、弹劾、质询国家首 脑的潮流。如日本首相小泉、韩国总统 卢武铉、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 尔等等,都在劫难逃。这个"弹流",真可 谓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16.
近代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知识分子考察日本的活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他们对中日文化同源性、中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无疑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他们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也存在缺陷,比如他们基本上都有中日联盟的思想,而只有黄遵宪等极少数人提出要警惕日本的扩张野心。  相似文献   

17.
围绕小泉的前三次参拜,日本国内共对其提起七件诉讼,到2005年10月止,共出现了11次判决。这些判决可分为三大类:对参拜行为不进行“公、私”界定,更不进入宪法判断程序;对参拜行为进行“公、私”界定,因为不具有“事件性”,不进入宪法判断程序;界定参拜行为是公行为,判决参拜违宪。这主要是由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附随性”所导致的。在“附随性”体制下,判决的“既定力”仅对当事人产生拘束力;判决的先例拘束力在事实层面上是制约法官的。小泉参拜判决也是对该体制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殊的背景下,民间外交开启了中日交往的大门,对中日两国关系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天的中日关系虽有波折,但比较战后的中日关系,形势已大为好转,民间外交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仍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日经济交流活动频繁。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将有利于我国经济过渡期和社会转型期顺利完成,也有利于为我国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周边环境。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方依然需要对日本继续保持主动的姿态和足够的耐心,明确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问题,确立共同利益,构筑长期稳定发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日本早稻田大学比较法专家西村幸次郎教授于1987年11月4日在北京大学发表了热情友好的长篇讲演,系统回顾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现将此讲演稿发表,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