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政6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改革发展观→执政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演进的轨迹清晰可见。考察党的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共和国历史上发展观演变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平 《理论前沿》2007,503(14):8-13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发展观演变角度观察,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即"赶超"发展观、"姓资姓社"发展观、"硬道理"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本文旨在通过对发展观变动的历史脉络研究,探索科学发展的真谛,并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拓展和实践中的贯彻提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发展观古已有之,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本文通过阐述二战以来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进程,来探析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本价值是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人本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以人为本的资源和财富观、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观。从国外和我国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来看,不断强化人本价值理念是共同的选择,也是发展追求的核心价值取向。我国经过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逐步确立了人本发展观。贯彻落实人本发展观,需要进行发展理念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多次的转变。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占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该时期,由于新独立的国家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经济发展问题,不少西方学者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设计了许多发展道路。他们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落后国家只有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形…  相似文献   

7.
任星  关强 《工会论坛》2009,15(4):162-163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观,经历了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逐步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幼稚走向成熟。考察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便于我们在世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发展的方向,明确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总结历史和现实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都是基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所提出的,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又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后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都是对上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本文拟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价值等五个方面,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卫东 《理论前沿》2004,(24):15-16
(一)邓小平同志一句名言成了广大干部的口头语,“发展就是硬道理”。发展观是政绩观的根据,“研究始于问题”,这里的问题是,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安排上不能把那些毫无发展意味的”政绩”当成政绩。然而,什么是“发展”,哲学意义上的发展观究竟是什么?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发展观”也在发展之中。二战后,发展观从“简约”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转换为“整体的综合的”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二战结束,大批民族国家独立,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贫困的问题,即便是参加二战的发达国家除美国外,大多也打得千疮百孔、元气大伤,发展问题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叶,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实现了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经济增长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历史转变,而这一追求,在邓小平理论中也有着十分鲜明而集中的体现。邓小平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突出了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使以人为本成为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当前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论会计的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是一门具有服务性质的科学 ,具有悠久的历史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对发展的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会计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 ;会计的发展同时也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主要问题。邓小平顺应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科学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原因、实质、步骤、重点、途径、目的和保证等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发展战略举措。邓小平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科学内涵,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主要问题。邓小平顺应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科学地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原因、实质、步骤、重点、途径、目的和保证等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发展战略举措。邓小平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科学内涵,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谈科学的政绩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发展观是综合的、立体的、多维的。在这种新型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 各级党政领导,包括民主党派的干部的价值观、政绩观方面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 转变: (1)、从以注重GDP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 (2)、从单纯注重经济发 展的速度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 (3)、从单纯向自然索取向与自然和谐相处转 变; (4)、从只注重物质消费向同时注重精神消费转变。为实现这种转变,需要 制定尽可能完整的各种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环境指标 体系、科学技术发展指标体系等,以实现对干部的全面考核,促进地方社会、经 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他们各自的发展观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看法,并且各有自己的特色与继承性.就整个历史进程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发展的认识上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质变和量变相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是由它的重要地位和它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性决定的。作为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方向指导和发展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三、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发展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根本观点,其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是发展哲学。由于哲学中所关注的发展是“属人世界”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及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是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1、发展观的中心和基本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发展观所经历的不同历史形态使它先后分别以物和人为中心。由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见物不见人的,因此只有以人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才是合理的发展观所应确立的中心。有的论者则进一步指出,由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步入…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经历了一个人们对发展的内涵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是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扬弃。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加以深化。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工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人类社会在物质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以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