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讨论的议题之一是气候变化合作。中国外交部2月15日在网站上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称.双方将在汽车减排等五个领域实施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进展一直相对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总是运用"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来看待中国,始终对中国的崛起怀有防范和遏制的心理.因此,未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前景如何,主要取决于美国如何作为.如果美国能够抛开偏见思维和狭隘心态,真诚友善地与中国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那么,中美之间实际上就存在着大量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潜力;反之,如果美国一味渲染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行动过少,试图将中国拉入强行减排的行列,就必然伤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前景也将由此走向黯淡.当然,这种结果对两国不利,对世界也不利.对于中国来说,可以通过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加大双方的沟通力度,增进对美增信释疑工作来减轻或消除美国的疑虑情绪,以推动双方合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公安部长周永康与美国有关方面联合签署了中美在联手打击刑事犯罪方面的合作条约。对于中美双方来说,这是两国在公共安全和打击刑事犯罪方面的最新进展,也是东西方两个大国为稳定本国与对方国家的社会秩序方面提供了合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能源问题是中美两国既面临共同挑战也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合作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奥巴马就职以来,能源合作逐步成为巩固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但对彼此地位误解性的认知、互信不足以及美国将能源问题政治化等因素,制约着中美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美双方可以考虑通过进一步明晰两国能源关系既合作又竞争的基本态势、双边合作与多边协调紧密结合以沟通化解猜疑、解决好中美能源合作的未来机制建设和拓展合作领域等途径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5.
四川     
<正>要闻王东明在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发言携手共创绿色发展美好未来当地时间9月22日,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论坛。论坛先期阶段,中美省州长围绕清洁能源和经济发展主题进行了发言和交流。王东明在发言中说,在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举行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四川愿同美国各州一道,借此东风,在不断巩固和加强经贸、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6.
《福建理论学习》2013,(7):48-48
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三问中美关系”: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强调这不仅是中美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愿同习主席共同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期待通过习主席这次访问,美中双方能够为今后两国新的合作模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春华 《先锋队》2015,(3):30-33
2014年雷厉风行、声势浩大的追逃追赃绝不是心血来潮之举,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保持高压态势的自然延伸,体现出中央反腐败斗争的步步为营,同时显示中央在反腐败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眼光,更体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利用国际会议和出国访问的机会,与美国总统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总理会谈时,每次都提出双方在打击腐败、执法交流、追逃追赃等方面加强合作。去年11月9日,在与加拿大总理哈珀会谈时明确  相似文献   

8.
权钱交易是腐败的一种形式。它与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挥霍人民财富和腐化堕落不同的是,它牵涉到行为双方的合谋意愿,具有不同于其它形式的心理特征和内在合作机制。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反腐败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9.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10.
胡涛  吴昌荣 《求实》2004,(12):41-42
信息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给反腐败斗争所带来的新特点 ,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 ,开辟了反腐败斗争的新途径 ,同时也为反腐败斗争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我们要利用网络优势 ,一是进行反腐倡廉教育 ,扩大反腐败斗争的影响 :二是通过网络交流 ,倾听群众的呼声 ,加强反腐败斗争的针对性 ;三是运用网络技术 ,加大监督的力度 ,预防职务犯罪 ;四是开辟网络技术应用新途经 ,有效惩处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专门指导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其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我国已缔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将推进我国反腐败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拟就解决现行刑法关于行贿罪的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为视角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过伊拉克战争 ,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中美在一系列国际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 ,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中美在反恐中既有冲突、分歧 ,也有协调与妥协。中国的反恐方针、政策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中美需要在能源竞争中合作 ,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朱崇飞 《世纪桥》2010,(9):44-45
1954-1955年的第一次台海危机表面是海峡两岸的对抗危机,其实质则是中美两个对立国家发生的严重冲突。危机使中美双方处于"战争边缘"状态,但双方决策层并非像舆论宣传的那样的冒险好战,而是认真试探、观察对方的行动,积极收集对方的信息,并进行了必要的接触和信息沟通。经过双方的理智的决策,最终有效的控制了局势。这期间中美双方的信息沟通和解读为双方危机决策制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说,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阶段,中美对彼此的认识日趋成熟。尽管中美存在着分歧与摩擦,中美双方的合作仍在不断扩大。2005年的中美关系总体上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2006年两国有望继续保持总体良好的合作与互动关系。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中国成为美国媒体学术界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国家之一。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和评论大幅增加。2005年初,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中国专刊”,确立了“中国崛起”的热门议题。学术界就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一题展开了新的一场对华政策大辩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众说纷纭。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中国和印度作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加强双方在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战略上看符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趋势,有助于增强双方在亚洲地区的认同感,也是中国稳定周边战略的重要环节。中国与印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许多相同之处,这正是双方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与条件。从长远看,促进双方文化产业的合作,首先要重视自身"文化资源"内涵的深层挖掘与保护,鼓励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部门加强与印度的合作,特别是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1,(3):77-77
2010年岁末,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我国首部反腐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与一般年度总结不同的是,这部1.6万余字的反腐白皮书,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梳理总结了6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没方面的成效、经验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主要由对腐败犯罪人的引渡、对涉及腐败犯罪证据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等内容构成。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主要是依据国内立法而不是基于国际条约与其他国家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新加坡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法律制度完善而且先进,在反腐实践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9月22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习主席此行无论对于中美友好合作,还是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谋合作、增信任,深化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两国一致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双方进一步明确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此次白宫会谈,两国元首继续为中美关系做好顶层设计。西雅图,美国西海岸的太平洋门户。习主席在这里会见了地方政要和商界精英,参观了企业和学校,同各阶层民众进行了亲切交流,展示了中美拥有的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中美建交是1978年7—12月间中美双方近半年会谈的结果。在建交谈判的最后阶段,邓小平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邓小平与伍德科克在12月13—15日间的多次会谈,美方同意在《中美建交公报》中增加一条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双方还就《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废除问题达成了一致。与此同时,邓小平果断决策暂时搁置中美双方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的争议,排除了公报如期发表的最后障碍,促使中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20.
8月2日,为期两天的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对话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意义不仅在于中美以开放的胸襟和务实的态度开创了一种新的沟通机制。而且在于双方求同存异、登高望远,坦陈各自战略关切和核心利益.寻找共同点的同时明确分歧点,谋求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从中美关系大局来看,战略对话机制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