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弘扬光大的主体精神,主体精神达到的境界有多高,是衡量该时代人们的人格精神及道德自觉的尺度。雷锋精神是我们时代的精灵,它是以雷锋为代表的全体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它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中国人应努力具有的高尚精神品格;它表现了一种在一个经历了数千年文明发展并富有深层文化传统的民族里产生而又带有时代特征的崇高精神境界。认真学习和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克服过去一段时期要么片面地理解要么随意地扭曲  相似文献   

2.
<正>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是我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雷锋和雷锋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血脉,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学雷锋活动伴随着新的伟大实践开启新的征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以共产主义思想因素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净化与升华。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共产主义思想的结合与统一。27年来,经过亿万中华儿女共同实践的充实、丰富和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步入新时代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民族精神。作为崭新的精神风范,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概括与总结,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格化,它反映着社会大多数成员尤其是先进分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它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汇集成一股源远流长,不可  相似文献   

4.
正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作风的精粹,是辽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至今,55年来,随着学雷锋活动的不断开展,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内涵不断总结、升华、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雷锋,虽然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了,但是那张永含温情的笑脸、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人们心中。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价值的重要符号之一,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代代先锋模范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34周年纪念日。34年来,雷锋精神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音。 然而,雷锋精神具有什么特征?雷锋精神是我们党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特征;是在中华民族为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伟大奋斗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特征;是在人民群众的期望、鼓励、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在老百姓眼里,雷锋就是无私奉献的化身,最生动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7.
雷锋精神是真善美的价值实践表达,是时代气质的集中反映和高度体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基石。弘扬雷锋精神对现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政治价值认同、文化精神皈依、市场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为民,表征着我党的政治本色,"敢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成为敢不敢扶起社会正义与良心的价值隐喻。  相似文献   

8.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雷锋精神的十大时代内涵:雷锋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体现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成果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具体实践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遵循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雷锋精神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共性展示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雷锋精神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价值追求雷锋精神是致力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试论城市凝聚力与城市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方热土,中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国正大步迈向世界。中国的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就必须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明和文化,因为城市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城市———文明的动力基地,形成了自己城市精髓,称之为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概念其包涵了丰富的内容,人们作了各种不同的释义,有人认为城市精神是一种更高追求,城市精神的文化品格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有人定义城市精神,首先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城市精神是在人民群众中间生长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正>雷锋精神是对雷锋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理想的高度概括,是以雷锋名字命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大公无私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他用平凡务实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的华丽乐章,用执著追求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工作者,用平凡务实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的华丽乐章;他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自掏腰包将"文化大院"办成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就是丹棱县丹棱镇桂花村村主任王作平,一个平凡却又特别的人,他以勤奋务实、认真履职的工作作风,以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合力;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的批评和继承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康渝生 《奋斗》2012,(3):25-26
50年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雷锋同志因公牺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伴随历史同行的文化精神。毫无疑问,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积淀,其中体现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境界。今天,  相似文献   

18.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要有效地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更新观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雷锋精神,使二者产生互动效应,不断增加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13,(3):33-33
<正>雷锋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又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而且易于践行,历久弥新,引领一代又一代人不懈追求和实践,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雷锋精神的恒久价值。雷锋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的思想不仅受到共产主义的哺育,而且深深植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