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基层有活力为衡量标准,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以完善功能为重点,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明确统一规范,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社区事务“一门式”服务工作机制,拓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内容,优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相似文献   

2.
“骑自行车5分钟内可到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分钟内可抵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超过15分钟,就可以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了。”这是居住在星河世纪城的倪宝麟经几次实地往返而测算出来的一组“数据”。当初决定选购星河世纪城的商品房,倪宝麟看中的是小区的环境和硬件设施,而现在他更在意的是充斥在社区生活中的融入感与凝聚力。而这也正是普陀区真如镇长久以来对社区建设与管理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曹琪  喻文龙 《今日上海》2008,(10):38-39
长时间以来,医患关系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双方仍互有隔阂的今天,有一位医生却深得患者的信任。这是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10多位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并知晓50多户设有“家庭病床”的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支撑这份“信任”的是他的医德和人格:默默坚守12年,风雨无阻送医送药,超乎常人的热心、细心和耐心……这位社区医生就是上海市闸北区首批“社区好中医”、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严正医生。  相似文献   

4.
“全市已有578.70万市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门诊服务约定书,更多市民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就医首选,更多市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在社区得到及时治疗,更多市民享受到减免社区门诊诊查费的实惠。”这是市卫生局于近日公布的消息,同时欢迎广大市民继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约定服务手续。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护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居民的健康信息掌握得越全面,利用率越高,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就越有效果,居民的健康自然就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孙静 《现代领导》2008,(6):18-19
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黄帝内经》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这也是如今我国卫生界遵循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而作为社会公共卫生网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治未病”的践行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居民看病的主要模式。目前,全国六千三百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万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活跃在城市各个社区,成为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李艳华  肖淇 《今日上海》2010,(12):44-45
数月前,闸北区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在周围商务楼宇上班的白领开设了延时午间门诊,展开对“上班族”中常见的亚健康、空调病等的诊疗服务;在皮肤病高发季节,中心又想到了为社区居民提供“护足护肤”免费体检,并邀请到华山医院的皮肤科专家前来接受居民的相关咨询。  相似文献   

8.
城郊社区与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型社区,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上必然存在着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在社区行政事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等方面,城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均高于农村社区居民;但在社区文化服务以及社区服务中心作用评价方面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社区居民的社区服务需求结构存在差异,但在社区卫生医疗与养老服务上表现出一致性。基层政府与社区应针对不同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略。  相似文献   

9.
3月1日,广中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广场热闹非凡,“学习雷锋作奉献”暨3月社区为民服务日活动在此开展。广中路社区党员志愿者总队,411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众多单位和集体参与其中,仅当日上午,为民服务就高达1965人次,参加服务志愿者452人。活动现场设有三大服务区域:便民服务区域免费为居民修伞.修鞋、锅盖整形,  相似文献   

10.
半年多前,闸北区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迎世博,我最满意的‘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由社区居民自愿投票选出中心每月的“最满意服务明星”。自从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天目西路卫生服务中心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尤其使中心的窗口服务得以优化,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医院管理明显改善,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等等。近日,笔者就此探访了该中心,了解到窗口服务中的诸多暖人细节。  相似文献   

11.
日前,重庆市江北区塔坪社区的梁兴奎老人在被确诊患高血压后,社区医护人员一边为他治病,一边为他制定了饮食指导方案、运动锻炼方案,并定期监测病情。每当老人有需要时,只要打一个电话,医护人员就会立即上门出诊。提起社区里的卫生服务中心,梁兴奎老人现在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可不能小看这个建在家门口的‘医院’啊。”因为,对于这位76岁的老人来说,没有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方便、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了。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本刊记者:“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或老毛病复发,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医院挂号、交费、拿药,一折腾下来就是大半天,本来病弱的身体就更吃不消了。”  相似文献   

12.
华大街道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省直机关70%覆盖其中。为此,努力发挥辖区优势和潜力,依托辖区单位齐抓共管搞好社区建设就是华大街道的中心工作。街道党委书记林颖说:“我们从过去或其它社区鸡毛蒜皮、邻里纠纷三类‘婆婆妈妈’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从共驻共建人手,把转变工作职能,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省直单位服务,作为工作重头戏,使共驻共建载体成为社区改善服务环境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叶慧 《今日浙江》2010,(1):46-47
“这是投入180万元新落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安吉县搬福镇洪家社区主任钟劲松愉快地领着我们参观。在这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徽派建筑庭院里,生活服务会所、警务室、调解室、多功能教育室、党员活动室、医疗站等一应俱全。服务大厅里.墙上悬挂的电子显示屏,  相似文献   

14.
好医生严正     
在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社区医生,他常年保管着很多社区居民的家门钥匙,知道无数居民家的电子门密码,他进入居民的家中就如同回到自己家里,因为他把病患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工作19年,他把青春挥洒在彭浦镇的每一寸土地,他用行动践行着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就是感动上海十大年度人物、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之一的普通共产党员——严正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 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007年上海大部分区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医院、科室、个人收入与医疗收入脱钩,原有的考核机制已无法与之相适应了。另外,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视医疗而轻视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也呼唤着新的考核方案。而考核方法是一根引领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发展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浙大御跸社区强化特色、发挥优势,围绕“以党建为龙头,以中介为抓手,以自治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推出“专业工作一条线,社会事务一块田”的社区管理与自治新模式,通过加强社区干部的学习培训,打造精品特色楼宇自治会,加大对自治会的引导,构筑社区自治层级化管理,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干部在社区自治中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作用,发挥了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凝聚力量的作用,发挥了楼宇自治会在社区自治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了社区保安保洁人员对社区卫生与安全的保障作用,使4支力量有机融合,整合资源,进一步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7.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6,(21):47-48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吉州区突出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仅彻底改善了社区的基础条件,而且增强了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浓厚了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氛围,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抓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为构造和谐社会搭建良好平台。吉州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吉州区被评为“江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5月4日,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调研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看望慰问残疾人. 张海迪一行先后到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团结社区温馨家园、展览路医院康复中心、西城区“我们的家园”残疾人服务中心,考察残疾人社区康复.她详细询问社区康复服务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认真查看康复服务档案,仔细了解康复政策落实及社区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与正在接受治疗和训练的残疾人亲切交谈,询问病情和康复情况,鼓励他们积极训练,争取最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人大》2007,(3):F0004-F0004
李田来,河西区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天津市上好佳商贸中心经理。他创建的天津市上好佳商贸中心前身是河西副食品公司下属企业,是本市1997年第一家由国有转制为民营的企业。为响应市政府“商业进社区”的号召,他在2006年一年时间先后开了5家连锁社区便民超市。提供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了社区群众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戚恩雨从部队转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怀揣着一颗服务群众的“初心”,把社区警务“小岗位”当成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执着担当起了保一方平安的“使命”,用真诚和汗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由衷爱戴。在20多年里,戚恩雨坚持每天深入社区,逐户,上门走访,年均磨坏4双厚底皮鞋。他记录走访信息10余万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700余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