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芳 《前沿》2010,(18):96-98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和采纳的一项制度。从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的前科规定和国际上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来看,在我国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然性与可行性。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体系,更好地完善现代法制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历史使命,应当在诸多方面实施前科消灭制度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立法上确立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我国亦已具备建立这一制度的政策、法律与实践之基础条件与现实可能性。值此《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际,我国应借鉴国际相关立法并及时总结少年司法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在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以真正实现对特定未成年犯罪人利益的有效保护。而深入探讨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适用对象、适用条件、实施程序、法律效果、救济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必将为在新《刑事诉讼法》中合理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我国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健全和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宣传未成年人法律制度,促进青少年法治研究的繁荣和研究队伍的壮大,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了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活动。2014年1月20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4.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4,(19):43-44
目前我国有近3亿未成年人,他们的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与会人员就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许多建议。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针对执法检查报告提出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问题,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杨宏 《人民论坛》2012,(26):124-125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是构建和谐刑事司法实体效益的有利保障。这一制度的建构应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必要的经费保障基础上,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立法应采取法律与司法解释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制度方面应采用专门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机制相结合的实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静茹 《理论月刊》2010,(8):118-120
在当今全球刑罚轻刑化的大趋势下,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性刑罚方式相对的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价值理念基础,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顺应现代刑罚理念酝酿而生。目前,由于中国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尚属起步试点阶段,其实施和推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法律,社会与人文价值,但是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推行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碍和问题。通过明确立法,加强正面宣传,打消群众顾虑,改善社区人文环境,提高矫正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广泛招募社会志愿者,完善培训教育机制等制度设计来构建和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朱晓婷 《人民论坛》2020,(11):76-77
未成年人隐私问题常被社会、学校及家庭所忽视,对未成年人内心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隐私,避免在司法活动中产生二次伤害,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法律措施需不断优化升级。要树立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意识、健全法律措施实施体系、建立配套机制、加强法律人才培育,全面做好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及防止二次伤害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主要针对外来因素对青少年的伤害,忽略了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家庭暴力致使家庭教育缺失,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示范作用,造成未成年人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个性成长和行为方式,应该高度重视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行为。面对家庭暴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存在事后处罚措施乏力、立法缺乏未成年人视角、强制报告制度缺失、刑事自诉制度的限制等法律困境。因此,应该努力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在《反家庭暴力法》的司法解释中完善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法条、构建完善的事后处罚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制度、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暴力案件的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法中没有规定未成年人暂缓判决制度,但实践中已有不少司法机关在试行该项制度。未成年人暂缓判决制度对于未成年被告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理论上对该项制度有很多的争议。未成年人暂缓判决有刑的暂缓宣告和罪的暂缓宣告等不同类型,我国应当建立可以不进行罪刑宣告的未成年人暂缓判决制度,法律应该对该项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并具体规定其适用对象、条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理向度,是推进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改革契机和动力。在坚守法治精神和双向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为消解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面临的道德、政治以及法律困境,应倡导和推行不可或缺的举措:填补立法空白,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弥补法律漏洞,构建未成年人司法机构;修复社会关系,探究具体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