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贞勤 《侨园》2014,(2):82-83
"山大王"家住进八路军"大长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和毛主席鉴于山东重要的战略地位,派八路军儿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部于1939年3月挺进山东。115师到山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是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前提条件。然而,山东这时的地盘都被日、伪、顽、杂、匪和地方武装控制,特别是地方武装,人数少则三五十,多则成百上千,领头的都称司令,115师在建立根据地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他们的阻力。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罗荣桓、陈光指挥115师该打就打,能拉即拉,见招拆招,很快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2.
王新同 《侨园》2014,(11):21-23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除杨靖宇、张自忠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外,还有一位叫宫川英男的日本人。这位活跃在中国战场的"日本八路",牺牲时年仅25岁。山东老八路李洛夫和儿子,曾为他扫墓64年。5年前,其女孙雁鸣又根据父亲生前嘱托,将这位日本反战勇士的骨灰送回了家乡。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山东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开始令人刮目相看。 从孔子故里曲阜到五岳之首泰山,从泉城济南到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旅游火爆场景处处可见。每逢春节、五一和国庆等节日期间,各风景区更是游人如织,高潮迭起。 昔日的旅游热线供不应求,冷线也急剧升温:从沈阳、通化、丹东开来的专列为山东带来东北游客,韩国旅游包机直飞济南,到泰山的旅游列车成了全国闻名的热线车。 一连串的“全国之最”,可为山东旅游作最好的注脚。山东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政府旅游信息网; 2000年省财政用于发展旅游的专项资金达 10.5亿元,在全国名列…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2,(43)
山东泰山酿酒饮料集团总公司重视科技进步,注意培养、使用科技人才,使产品品种增加,质量得到提高,公司实现了超常规、突破性的大发展,经济效益一年好于一年,1992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公司现有固  相似文献   

5.
祖籍浙江宁波、出生在天津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做梦也没想到,一篇散文竟使他成为山东泰安市的荣誉市民。两亿少儿郎读过《挑山工》这篇散文就是冯骥才在1981年写的泰山见闻之一——《挑山工》。他在文中没有着墨于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把目光投向挑货上山的山民,描绘了他们艰辛的劳作  相似文献   

6.
王贞勤 《侨园》2013,(7):72-73
<正>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硝烟早已散尽,抗日先烈们把血肉之躯献给了那个悲壮时代,其中最为著名的英雄集体有狼牙山五壮士和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其实在山东,还有一个英雄集体马石山十勇士,其英勇悲壮堪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媲美。日军"合围"马石山在山东胶东半岛的乳山、海阳两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马石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飞腾在蓝天白云之中。1942年,山东的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时期。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妄图歼灭  相似文献   

7.
互惠法则     
泰山脚下,某大学公关系学生正进行一场比赛。一组10人,看谁能把更多箱空瓶子运至"南天门"。比赛规则很特别:学生们可以借助"外力",即"发动"游人帮助运输,借以判断他们的"公关水平"。  相似文献   

8.
1937年12月27日,山东省会济南失守.1938年1月初,日寇又占领了我的家乡日照县城,我亲眼看到日伪军的肆虐残忍,体验到日寇铁蹄下的恐怖与痛苦.“七·七”芦沟桥事变的枪炮声,以及我亲爱的家乡的沦陷,更进一步激发了我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更加坚定了我为挽救民族危亡走向抗日疆场的决心.1938年夏,年仅15岁的我,毅然离开家乡和父母,徒步130余里,报名参军,成了山东抗日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外债贾小玫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虽然消极抗战,但面对来势凶猛的日本侵略者和同仇敌汽的全国抗日怒潮,也不得不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抵抗日本的疯狂入侵。国民党军队的人数,由1940年的2501人增至1941年的450万...  相似文献   

10.
徐志江 《学理论》2009,(28):159-160
民国学者张相文个人文集《南园丛稿》中所收录的《与章太炎炳麟论山脉书》一文是章太炎与张相文之间关于"泰山为长白山回脉"说的通信。现代学者在记述此信时有所失误。章太炎《与张蔚西论山脉书》的写作,属于其1924年对明末清初史事考证的一部分,这种考证反映了太炎先生在"反满"这一问题上认识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回看2017年11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与一位坐着轮椅的87岁老人紧紧握手……这个镜头,让人久久不忘;这位老人,就是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方敬,他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众多"新乡贤"的一位杰出代表。清明节前夕,记者来到黄海之滨、抗日山下的赣榆区采访。抗日山树木葱绿、鲜花满坡。当年隶属山东的赣榆区是  相似文献   

12.
齐鲁青未了     
李楠 《瞭望》1988,(44)
山东省离省会济南不远的平阴县今年七八月份50多天未下雨,使山区的秋收推迟了一个星期左右,田野玉米叶子依然一片浓绿。邻近的泰安、莱芜、章丘等地情况类似,都不会减产。 山东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一,棉花、花生、水果产量占首位。平阴、章丘等都是农业县,离泰山不远。遥望泰山,想起了杜甫名篇《望岳》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前后,齐鲁故地,一片青葱翠色,无边无际。  相似文献   

13.
王永立 《求知》2011,(6):38-38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代表参加会议,并在会上提出收回战前被德国攫取的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帝国主义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还蛮横地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这种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14.
王秉默 《团结》2005,(1):37-40
何思源先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抗日战争前,他是山东省教育厅长,办的是求生教育、抗日教育;抗战中,他是鲁北行署主任、鲁北游击总指挥;抗日战争后期,他是山东省政府主席。知识就是力量———致力十年抗日教育,为齐鲁蓄积有生力量山东是何思源的家乡,是灿烂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然而1896年当何思源出生的时候,这里却遭受着帝国主义的瓜分和蹂躏。何思源生于忧患长于忧患,他是伴随着民族的危机而初涉人事的。1915年家境艰难、品学兼优的何思源考取北京大学预科,依靠中学校长丛禾生的资助,于5月9日到北京。而“5月9日”这一天,正是袁世凯政府…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主办的一份刊物登载了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自如冰写的调查报告,阐述了解决山东农业“半身不遂”问题的方略。所谓“半身不遂”,指的是山区农业发展速度过慢,成了山东农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治好这“半身不遂”,是中共山东省委为振兴农业走的第三步棋。 山东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分为三大片: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黄河两岸的鲁西北冲积平原;以泰山、沂山、蒙山、鲁山为主峰的鲁中南山区。如果以农村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华光陶瓷公司:双管齐下实现国有资产快速增值高庆林,张忠国山东淄博华光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华光"牌系列颜色釉精炻器为主导的日用陶瓷企业,是山东省的明星企业和轻工行业排头兵。1989年以来,华光公司针对国内精炻器咖啡杯生产厂家蜂拥而上,...  相似文献   

17.
华尔佳 《民主》2009,(11):36-37
今年国庆期间.我有幸收到了一本图文并茂、墨香馨馥的书——《见证·老报人镜头下的中国进步史》。作者是年逾八旬的资深报人贺家宝先生。贺老先生1925年出生于山东德州,1943年在济南上中学时秘密参加共产党,参加抗日斗争。1946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半工半读,兼任北平《新民报》记者,深入社会,曾报道抗议美军强奸北平女大学生沈崇的暴行、  相似文献   

18.
王贞勤 《侨园》2014,(5):22-23
2014年1月16日,山东郓城县双桥乡郭庄大年集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第九届"孤寡老人节"正在这里如期举办。十里八乡的孤寡老人聚集于此,不仅观看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美美吃了一顿免费午餐,临走还免费领取了猪肉、鲤鱼、香油、衣服和棉被等礼品,高高兴兴度过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特殊节日。这个"孤寡老人节"的创办者叫黄修良,是一个走村串户的"卖油郎"。他于2006年初办起"国字第一号"的"孤寡老人节",此后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十六都会如期举办,并放言要将该节办成世界性节日!他被大伙誉为"最美卖油郎",并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孔子观     
凌亢 《瞭望》1990,(38)
1987年夏我曾到山东威海小住。归时经蓬莱、潍坊、济宁而后登泰山。在济宁自然免不了观光孔子故里古迹,这在我还是第一遭。济宁市,孔子研究会在焉,但未及拜谒。承友人刘华同志赠我《论语》袖珍本和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各一册,并问我对孔子的看法如何。我不敢贸然回答,于是作逃避之策,只留  相似文献   

20.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及其现实意义王晓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动、坚持和胜利准备了决定性的条件。现在重温这次合作,不仅对我们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