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巢湖市坚持东向发展主战略,把劳务经济基地作为五大基地之一来培育,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2008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98万人,比2000年增加31%,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5%;劳务总收入  相似文献   

3.
祖轩 《奋斗》2007,(9):52-52
绥化市每年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其中党员1万多名,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难组织、权利难维护、党员难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一些党建工作空白点。为此.绥化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劳务经济产业链上,全市已建立劳务经济党支部(总支)301个,  相似文献   

4.
平昌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全县总人口94.2万人,农业人口78.2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1.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5万人.对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食品工业强县、畜牧产业兴县、劳务经济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2003年,全县共实现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1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较2002年净增0.9亿元,分别占全县GDP的20%、占农业总产值的47.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5.82万户贫困家庭靠务工脱贫,1.78万户贫困户靠劳务致富.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劳务经济: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遂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破解“三农”难题、促进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完成劳务输出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3%,实现劳务收入47.3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16元,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劳务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组织劳务输出,这是丘陵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现实选择。为此,我们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民办职教为主体,采取“公司 基地”的“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瞄准建筑、餐饮、环卫等用工需求量大的行…  相似文献   

6.
30年来,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输出,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和现实作用的劳务经济,广大农民工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绘就了一幅气势磅礴、恢宏壮丽的改革发展历史画卷,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到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突破2000万人大关,劳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了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经济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自身体力和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湖南是一个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因此,深入研究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特征、问题及对策,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状及特征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有3680多万人,其中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780多万人,减去其中约150万学生(已进入劳动力年龄),实际剩余劳动力630万人,加上可从农林牧渔业中调出的富余劳动力,我省农村能转移的劳动力有160…  相似文献   

8.
曾贞 《当代党员》2007,(7):42-43
去年以来。市委书记汪洋在库区调研时,多次强调在工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要把劳动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劳务输出作为第一产业。有关区县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市劳务经济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务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劳务经济打造为农村“第一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本期特别组织了这3篇稿件,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田嘉 《共产党人》2013,(6):38-39
正2012年以来,固原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与区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巩固和开拓转移就业基地,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着力提升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市场化水平,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8.74万人,其中男性35.63万人,占51.83%;女性33.11万人,占48.17%。从业劳动力6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9.21%。其中男性32万人,占52.19%;女性29.32万人,占47.81%。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呼明伟 《奋斗》2007,(8):47-48
近几年来.西联乡不断强化主辅换位意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并通过实施劳务输出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劳务经济模式化工程,使1万多名农民放下手中的锄头飞出黑土地,走向增收致富的新生活。如今.劳务经济已成为该乡的一个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乡已转移劳动力1155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3%.年可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2亿元,占全乡总收入的71%.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农村劳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仅湖南省临澧县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就达9.7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其中出省务工人数在6.2万以上,外出务工党员1311人。劳务产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有些问题成为制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此,笔者认为,从新田县的实际出发,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确立劳务经济为战略性产业,抓好劳务输出规划的制定。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而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实现调整的具体体现,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增长点。新田县2001年外出务工人员近6万人,获得的劳务收入达到3亿元,远远超过县财政收入水平,极大地缓解了农民增收难和劳动力过剩的双重难题。我县农村现有20余…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剑阁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7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6%;年劳务收入近6亿元,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30%以上,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创造了数量可观的劳务收入,为发展劳务经济,壮大县域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劳务纠纷日益增多,农民工权益受侵害事件屡屡发生,各级政府应该怎样去关心和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呢?近年来,剑阁县采取"未雨绸缪,建立维权基地;有备无患,提高维权意识;雪中送炭,提供维权援助"等三管齐下的办法,全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范明食 《新长征》2006,(8):50-51
通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农村劳动力12.5万,富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新增劳动力1200人左右。自全省开展“一推双带”活动以来,通榆县农村劳动力不断摆脱土地束缚,跨地域跨行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有组织地外出创业寻找出路的劳务输出热潮,劳务经济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取得了年转移剩余劳动力8万人(次)以上,直接经济收入2亿元以上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5.
资中是一个有人口132万的丘陵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4万,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65元.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该县狠抓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13日星期一阴上午,跟乡人大董希滨同志和综治办的庞瑞香同志一起就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到部分村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群众发展劳务经济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2003年我刚到董集工作时相比,各村发展劳务经济的渠道变得更富多元性,特色化了,外出务工的时间也开始向固定化和长期化转变。大户村、崔家村前几年是后进村,近三年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各打各的优势仗,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务专业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以上,带动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占国 《奋斗》2006,(9):14-15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劳务收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今年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向省外转移102万人,向境外转移1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滦县是农业大县,总人口5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13.4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几年来,我县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打造品牌、配套服务"的工作思路,通过健全网络,市场运作,有效促进了全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11.7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5.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3.8亿元,有效缓解了全县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目前全县有农村劳动力资源6.18万人,剩余劳动力约2万人。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3.5万人(次)、劳务收入2742.7万元,人均221元,比上年增加56元,增长33%。今年,为进一步作好劳务输出这一富民产业,县委、县政府着重从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实施相关政策、培养带头人和建立健全机构网络体系等四个方面紧密部署,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工作的新路子,使劳务经济富有生机,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海阔天空──湖南农民外出劳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致富之路,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经商,他们离土离乡,走南闯北,跳出农村,走进城市,赚钱后,又寄回或带回家乡,成为家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家乡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劳务经济”,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多年来,湖南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南下打工一直较为火热。外出劳务成为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的有效途径。一、现状与特征1.外出劳务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据调查,2000年全省农村外出劳务者达842.32万人,占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的21.94%,约占全省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