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拓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资源,加强政党制度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结构,处于结构核心地位的是民主政治。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需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的法制化。这是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党制度“三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政党制度“三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执政党要在政治文明与政党制度“三化”建设的互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政治民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经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蕴涵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发挥我国政党…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国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认识的实践基础;与此同时,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其政治功能的实现也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充沛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要注意汲取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要了解世界政党政治的潮流和发展趋势。通过借鉴各国政党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更好地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需要 ,是世界和中国面临历史性大变动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 ,运用控权论方法阐明建设政治文明对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新要求 ,论述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对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这一政党制度,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一是完善政权机构中政党合作机制;二是完善政党间的政治协商机制;三是完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四是完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机制;五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完善和发展将会影响到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和和谐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构建。面向未来的发展,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加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建设,既是多党合作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以其国情适应性和巨大优越性在世界政治文明中独树一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政党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适应-磨合-逐步完善的过程.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对于加强和完善政党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价值内涵、确立前提、运作机制和制度发展规律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略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特殊的优势和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从产生至今大抵经历了六个阶段 ,即雏形阶段、形成阶段、确立阶段、相对成熟和规范阶段、宪法化阶段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以后 ,使我们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识获得了新的视角 ,达到了新的高度 ,也为我们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范式。提高法治化水平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从政治发展主题的转变看,政治稳定意义很大,二者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只有解决好二者的关系,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关系到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性质、合理的国家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三个不同层次。研究和分析政治中的不稳定因素,对于维护政局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政治心理和意识形态是分析政治文化的两个基本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和谐与冲突的两种可能,处理好大众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保持一种和谐的状况,对于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内涵丰富,其中最关键的是政治制度的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制度文明建设的关键应着力于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同时也是提升政党文明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一个新的平台。网络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在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很大的机遇和动力时,同时又带来了很多挑战和障碍。由此我们需要正确面对和审视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影响,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更要高度重视其对民主政治的危害,采取一系列应对防范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实施主渠道的特定性、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互动性、政治社会化环境的变动性等特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知识、方向、情感和能力社会化四个方面。大学生政治社会过程存在“大学生接受正规政治系统影响的主动性不强”、“大学生继承创新主流政治文化的能力不够”、“政治行为能力不足”等障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社会化基础的脆弱、消极的政治态度定势、思维方式的缺陷等。比较政治制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有助力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有助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政党政治现象包括非常丰富的因素,准确地解释这些复杂的政治现象,需要能够揭示这些因素的各种方法。我国传统的政治学和政党制度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的定量研究非常少见。西方政治学注重经验的、实证的定量分析,较少的受意识形态的干扰,对我国的政治学研究和政党制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光胜  石明霞 《工会论坛》2005,11(3):105-106
公民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实现党的执政文明、政府的管理文明和公民的参与文明。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政治参与很不平衡,这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所以,加强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以其“公平正义论”享誉当代。这一“公平正义论”在其后期代表作《政治自由主义》中得以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并转换、重构为一种系统的“政治的正义观念”。但在“公平正义论”的政治转型基础上的政治正义论,是借助某些基本理念得以表达的独立观点,其主题是民主政体的“基本结构”,它在寻求多元社会的正义共识之举时面临理论与实践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