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7月,美国和苏联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发表讲话,敦促朝鲜重新考虑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问题,并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同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推动有关各方尽早恢复直接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惟一有效的途径。中方对于一切有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有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努力持积极态度。中方愿与有关各方密切磋商,为解决朝核问题发挥自己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朝鲜核危机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10月以来,朝鲜核危机步步升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2002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由于美国当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封因履行1994年朝美签署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而冻结的部分核设施。12月28日,美国向朝鲜发出“特别制裁”威胁,计划进一步对朝  相似文献   

4.
1964年中国大陆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台湾试图秘密研制核武器以改变现状。对此,美国一方面通过和平使用核能与台湾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限制其不得从事浓缩铀的提炼以及核废料的后处理。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并未严格约束台湾研制核武器,导致台湾不断违背承诺。  相似文献   

5.
怀成波 《半月谈》2004,(14):78-80
最近,在中东无核化和修建隔离墙问题上,以色列再次同国际社会对着干。阿盟秘书长穆萨7月16日访问维也纳时指出,海牙国际法庭对隔离墙的裁决是个“里程碑”,是对不遵守国际法的国家发出了一个“信号”。他同时对以色列继续发展核武器发出警告,认为这将致使整个中东“有核化”,并使该地区“陷入动荡”。  相似文献   

6.
7.
在伊拉克战争尚开未开之际,朝鲜核问题就以突显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2002年底,朝鲜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监视其核设施的摄像机,撕下了宁边核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设施的封条,并开始修复这个反应堆,朝鲜的核动作震惊美国、日本、韩国,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舆论认为,新一轮的朝鲜核危机开始了。事过半年,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如何解决朝鲜的核危机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9.
陈辉 《半月谈》2004,(15):56-57
人民解放军走过了77年辉煌征程。目前已拥有海、陆、空三大军种。并建立了第二炮兵——战略导弹部队。武器装备也由“小米加步枪”发展成“卫星、导弹、核潜艇”。具备了陆海空和战略导弹部队联合作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荣松 《半月谈》2003,(12):78-80
自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5月中旬认定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爆炸事件是躲藏在伊朗的“基地”分子所为,华盛顿与德黑兰便开始了新一轮的“口舌战”,双方频频叫阵。五角大楼官员甚至扬言要对伊朗采取大规模军事打击来颠覆伊朗政权,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6月初则针锋相对地发出警告,美国对伊朗动武无异于“自取灭亡”。  相似文献   

11.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核问题     
《时事资料手册》2004,(3):74-77
目前,全球核力量格局可概括为:以美国的核力量地位居首.俄罗斯次之.英、法、中举足轻重,印、巴、德、日、以紧追不舍的多类、多层、多元的发展态势。亚洲目前有8个国家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有9个国家拥有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其分裂祖国的言行更加猖狂,提出“决战境外”的战略新构想,公开挑战祖国大陆,挑战亚太和平。值得注意的是,“决战境外”构想提出后,将极力影响台湾军队加大某些武器装备的发展力度,在其以往研制核生化武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为“以武拒统”增加资本。  相似文献   

14.
继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后,2009年5月25日,朝鲜突然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不计后果地挑战国际社会。朝核危机彰显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不足。虽然该条约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做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4,(2):75-76
有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北京第二轮六方会谈于2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次会谈重点讨论的议题有三个:一是解决核问题的目标。朝方  相似文献   

16.
英国媒体报道称,目前,世界上有8个国家公开表示拥有核武器,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私下拥有核武器或正尝试研发核武器。核走私早已成为令国际原子能机构头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旭东 《时事报告》2010,(2):104-105
自奥巴马提出“无核世界”倡议以来,人们开始对核武器的战略威慑作用有了新的思考。美国承诺“不首先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以及美俄就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达成新约后,核武器已经限于少数国家之间的较量与威慑。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常规武器已经成为真正的威慑。常规武器的竞争将趋于激烈。  相似文献   

18.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至今,这场灾难给日本人造成的心理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其实,不仅仅是这次,数十年间,世界一直受累于核武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任何一个令世界头痛的难题都与“核”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半月谈》2003,(2):86-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