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她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20岁时,她嫁给了中国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21岁时,她随丈夫来到了中国;28岁时,她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河南大学的一位外籍教师;50岁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专门批示下,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中国的62年,她在国外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5本,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向西方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交流“红娘”;在河南大学执教的55年,她培养出数千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她仍在为发展河南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呼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信念:“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她就是Shidey-wood(中文名:吴雪莉),河南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2.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3.
黄炳秀     
黄炳秀的名字曾经响彻三湘四水、大江南北。她生在旧社会 ,长在红旗下。50年中 ,从土家黄毛丫头到著名劳动模范 ,从党支部委员到中央候补委员 ,从党支部书记到省委书记 ,黄炳秀的人生旅程上一路留下了她为党的事业执着奋斗的深深脚印。1938年12月 ,黄炳秀出生在慈利县通津铺乡长峪铺村一个土家族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 ,她家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包谷面糊拌野菜 ,吃了上餐没下餐 ,身上穿的破破烂烂 ,脚上套着棕片包笋壳叶。因为家庭困难 ,她14岁时才开始上学 ,可最终还是因贫辍学。1955年她17岁就被选为初级社社委。1956…  相似文献   

4.
何士龙 《党课》2012,(20):102-107
她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她曾经被票选为100位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一;她25岁登基,掌管王权45年,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美丽聪慧,拥有数不清的追求者,却最终选择了孑然一身,孤独一生。  相似文献   

5.
彭见明 《新湘评论》2007,(11):58-60
湘剧名角左大玢,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任何时候都笑意写在脸上。她总是微笑着,笑容可掬,笑逐颜开。 一个人要是真笑,就会给人以灿烂的美感,左大玢的微笑是发自心底的真笑,所以,她留在舞台、留在人们心里的形象,是常开不败的璀璨之容。  相似文献   

6.
小女孩遗弃街头1996年春节,济南市遣送站收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是由解放阁派出所的民警送来的。据小女孩自己讲;她叫王慧,今年10岁,她的生父前几年得败血症死了。她与16岁的哥哥王元元随母亲一同到继父家里生活,从此她便经常无故地遭到“叔叔”(继父)的打骂,有时把她双手捆起来,吊到房梁上毒打;有时用烧红的拥条蘸水后烫她的脸,至今她的脸上还有烙痕。母亲开始还劝一劝,但每劝一次都要被“叔叔”连抽面光,后来母亲也不敢动了。问她为啥一个人到济南来,小王慧回忆说:“‘叔叔’经常怪我走,这次不知为什么又用棍子打我。…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0):41-41
81岁应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可“好玩”的李品贤却不这么想,她要与年轻人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2008年9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她选择到中山大学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相似文献   

8.
女卫士窦维英常银山走近窦维英,揭示她丰富的内心世界……1990年元月,年仅33岁的女干部窦维英面临着新的选择:定边县委任命她为纪畔乡纪委书记。消息传出,先在亲朋好友中炸了营;“你一个女同志到贫困乡任纪委书记有啥意思?基层交通不便,经常发不出工资。大院...  相似文献   

9.
今年39岁的石云萍是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校的一名教师。1981年,年仅19岁的石云萍从踏上三尺讲台开始,就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悉心培养教育,在模范党员先进事迹的激励下,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把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20年来,她以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教学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着崇高的理想:对教学工作,她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在育人中,她精心培育,诲人不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带了3届学生,每名学生的家都多次留下她的足迹。学生穆东雨的妈妈是个体户很忙,爸爸长年在…  相似文献   

10.
湘剧的美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1,(10):61-61
湘剧起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八子被封为长沙王,他依照金陵王族传统,在长沙的吉王府内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形成,它的声腔系统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组成,所以,湘剧许多曲牌与昆曲是一致的,比如《驻马听》、《桂枝香》等。故而,戏剧家田汉称赞湘剧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它的好演员、好戏与平剧(即京剧)无多让,  相似文献   

11.
“四岁从艺六岁红,梨园田里苦耕耘,唱派奇秀惊四座,领袖曾为湘剧迷。”这是长沙一位诗家,对以女儿之身,在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须眉”的国家一级演员、现在仍健在的湘剧表演艺术家刘春泉的赞美。  相似文献   

12.
湘剧,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民间旧时称为大戏班子、汉戏班子、长沙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1920年在长沙印制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后曾一度称长沙湘剧。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中国第一代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在年仅35岁之时就担任赫赫有名的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位中国校长;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并连续执掌该校长达23年;她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4.
虹雨 《党员文摘》2006,(1):16-17
现年24岁的张虹玲出生于辽宁本溪南芬区思岭乡后湖村。1997年,15岁的她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困,父母无力供养她和弟弟同时上学,于是,她只好到沈阳市投奔堂舅。堂舅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工作,把她介绍到公司门前的一家小食店里打工。  相似文献   

15.
冯都 《党史文汇》2003,(3):2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授衔时,肖华只有39岁,是57名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他17岁时就率领中央苏区“少共国际师”7000人参加反“围剿”战斗,成为著名的师职“娃娃司令”。他的战功赫赫,备受军内外称颂;他与少女王新兰浪漫爱恋的纯真感情,也沁人心脾,被誉为“红色恋歌”。陈赓引线1916年肖华生于江西兴国县,12岁时加入共青团,13岁时担负情报传递工作,14岁时任兴国县团委书记,16岁时任红军团政委,17岁时由周恩来提名为“少共国际师”政委。1935年肖华率领该师长征到延安。1937年国共合作后,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6日晚,闲得无聊的田仕锦(化名)第一次进入了一个激情聊天室。田当时40岁,在山西忻州市Y县某银行任行长。当天,在广州天河区,谭伊娜心情郁闷:她父亲被查出患有肠癌,自己却无能为力;尼日利亚籍老公丢下她和6岁的儿子,一走数年杳无音讯。于是她走进了一家网吧,进入了同一个激情聊天室,并遇上了网名为“成熟男人”的田仕锦。  相似文献   

17.
晓良 《党建文汇》2002,(12):5-5
有两件事让人们的眼光集中到这个叫冯珏的女子身上,一是她从搜狐的广告销售做起,28岁就成为搜狐的副总裁;另一件是她出身书香门第,她的外公是哲学家冯友兰,母亲是女作家宗璞。  相似文献   

18.
未来30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预测1、到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分别达到13.03亿人、14.12亿人和15.66亿人;2、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在九十年代为9.4%,2000—2010年为7.43%,2011—2020年为6.5%:到...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8,(11)
毛泽东两挽刘胡兰1947年6月,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毛泽东介绍了一位杰出少年女性牺牲经过。毛泽东认真听着问:“她是党员吗?”“是共产党员,才15岁。她是自己走到铡刀下的。她在铡刀下还望着乡亲们说: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那是年初元月12日。”“刘...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位68岁的家庭妇女,有着48年的党龄;她为了祝福祖国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坚持6年多默默绣荷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