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所讲军队内部案件,是指现役军人(含军队在编序列内的其他人员)在部队营区包括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内实施犯罪的案件。作案人由于受职业的特殊性、行动的整体性、活动范围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一些与外部人员不同的作案特点。侦破这类案件的基本方法是,坚持群众路线和专门工作相结合,在现场勘验和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开展“六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董宁 《公安学刊》2007,(5):64-66
农村职务侵占犯罪是近年来职务侵占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结伙作案、内外勾结、发案时间跨度大、取证难等特点。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重点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傅国平 《公安教育》2009,(12):44-47
路面常发性刑事案件也称“路面两抢一盗”案件或路面案件,是指两至三名犯罪嫌疑人以摩托车为主要犯罪工具,以不特定的车辆、人员、财产为作案目标,实施随机抢夺、抢劫、盗窃犯罪的统称。近年来,在福建泉州各市、县、区主要路段,此类犯罪目益猖獗,并成蔓延之势,其与入室盗窃犯罪并列成为一般刑事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而言,伪军中多属投机倒把、浑水摸鱼的“骑墙派”,战斗力低下。不过有三支部队却是伪军中的例外,他们为日军效力颇多,可以说是为侵略者最卖命的三支汉奸部队。“黄卫军”1941年成立的“黄卫军”是一支以原军统人员与黄埔将领组成的伪军,其统帅熊剑东早年在戴笠手下的忠义救国军任职。为迎合日军的“大黄种主义”理论,熊剑东将部队命名为“黄卫军”,即保卫黄种民族之义。1941年9月,熊剑东率领部队抵达监利杨林山。由于伪军普遍战斗力弱,当时的国军也未将其放在眼里,国  相似文献   

5.
百名部队青年犯罪剖析王峰调查和分析青年军人犯罪心理,对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年军人犯罪,有着直接和现实的意义。最近,我们采取查阅案卷、与部分服刑人员谈话等形式,对百名青年军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和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研究了预防犯罪的对策。(一)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部队青年犯罪在心理上、形式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动机容易沟通,团伙共同犯罪现象突出。犯罪团伙的形成具有多样性,但犯罪动机容易沟通。有的是同一地区的同乡战士出于哥们义气、老乡观念抱团结伙,有的是平时在一块吃喝玩乐,心里想的与经常做的带有普遍的接近性,一旦作案,一呼百应。他们出于共同动机,可以把不同籍贯、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的人员纠合在一起。不仅军内人员结伙,还有军地人员结伙,内外勾结,共同作案。这样的犯罪往往具有公开性、连续性,犯罪分子自恃人多势众,胆大妄为,不计后果,有的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实施犯罪,对部队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二是抵御心理承受力减弱,入伍一、二年兵犯罪率递增。近几年,由于一些青年缺少理想、信念,在入伍一、二年兵中犯罪人数增多,是个突出现象。据调查,在犯罪战士中,二年兵占居第一位,一年兵及不满一年的占12.3%,一、二年兵犯罪率相加  相似文献   

6.
国际黑社会组织对中国偷渡活动的渗透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渡 ,即非法移民 ,又称非法出入境 ,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偷渡在我国呈现出内外勾结集团化 ,偷渡方式多样化 ,偷渡活动地域化 ,偷渡人员逐年增长等特点。我国政府一向反对非法移民 ,严厉打击偷渡活动是我国的一贯政策。打击偷渡犯罪必须严厉惩罚“蛇头” ;惩治偷渡犯罪 ,必须加强对跨国犯罪组织的打击 ;遏制偷渡犯罪 ,必须加强各国警察机关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诉讼制度,既包括刑事和民事诉讼,也包括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是指与犯罪和刑罚相联系的,处理刑事案件的诉讼;民事诉讼是指与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相联系的,处理民事案件的诉讼的;行政诉讼是指与行政争议相联系的,处理行政案件的诉讼。另外,在民事诉讼所处理的案件中,还包括“非讼案件”,这一类案件与一般的民事案件不同,它不是民事原告人与被告人之间因民事  相似文献   

8.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其内容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犯罪对象预防通过对易遭受侵害的对象予以物质性加固增加犯罪的难度以减少犯罪 ;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9.
雇佣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分子(雇主)以金钱、物质或其它利益为诱饵,雇佣杀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共同犯罪案件(以下简称“雇杀案件”)。 近年来,杀人犯罪趋智能型、隐蔽性方向发展,其中,雇佣杀人犯罪就是突出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结成团伙的形式进行犯罪是当前犯罪活动方式的一个新动向。这不仅表现在团伙的数量急剧增多,而且人数在案犯总数中也大幅度增加,成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九八一年八至十二月,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共受理审结团伙案件(不含反革命和经济犯罪团伙)36起、103人,一九八三年同期共受理审结团伙案件104起、396人,分别增加1.88倍和2.84倍。在“严打”中可以看到团伙犯罪影响面广、手段凶残,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危害性,是当前严厉打击的主要对象。一、犯罪团伙案件的特点团伙犯罪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特征,同时,团伙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  相似文献   

11.
祁彪 《民主与法制》2014,(31):46-47
今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争议、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个夏天,除了“反腐”一直引发公众的格外关注外,事关111万个事业单位、3153万名事业编制人员的事业单位改革也不时刺激人们的神经,一时间,关于“编制外人员盼改革能够消除编制内人员‘特权’、编制内人员盼改革能够提高自己薪酬待遇”的事业单位改革论战也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到江浙一带公检法系统开展网络犯罪治理调研,多次听到一个形象的说法一“远洋捕捞。”它指的是在网络犯罪刑事司法中,往往是乙地的司法机关对甲地的网络犯罪嫌疑人,进行异地性质的侦、诉、审。“本地案件、本地惩处”,于网络犯罪治理而言,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诱惑侦查诸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惑侦查是指侦查人员及其他参与侦查活动的人员通过诱惑性方式诱使某人实施犯罪行为或促使犯罪行为暴露的一种侦查手段。诱惑侦查有多种分类方法 ,较为流行的是将其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罪诱发型”两类。诱惑侦查可以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 ,但也可能被违法地使用 ,因此 ,不宜笼统地将其视为非法而予以排斥 ,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制约。将诱惑侦查限定在无被害人案件 ,似乎范围过窄。诱惑侦查只能针对已有犯罪意图并正在寻机作案或可能继续犯罪的人采用。由于诱惑侦查适用的案件类型较为多样 ,所以其策略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犯罪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面这幅地图是美国印第安那 州埃文斯维尔市(以下简称埃市)警察局绘制的2000年5月16日所在一周该市发案情况的一幅“犯罪地图”。“犯罪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特定时间段内,特定地域范围内犯罪发生情况的简明地图。 埃市坐落于印地安那州西南端的范德伯格县境内,人口13余万,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埃市警察局下设三个具体业务部门:机动车巡逻部、犯罪调查部和警局管理部,在犯罪调查部下设犯罪分析科,右面的地图就出自他们之手。从这幅犯罪地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本周埃市居于榜首的犯罪类型是“构成重罪的其他盗窃案件”(6…  相似文献   

15.
非法并机,移动通信“占线”边文非法并机犯罪来势凶猛非法并机犯罪,是指盗窃移动电话手机码号的一种国际性犯罪活动。我国第一起非法并机案件,1990年在广州发现,此后非法并机活动如瘟疫一般在广东迅速蔓延,并扩散到全国许多地区,频频袭扰移动通信,令手持“大哥...  相似文献   

16.
营历来是部队编制序列中一级重要的组织,是团以上领导机关抓基层的“前沿指挥所”。军旅营这一新的体制编制对营的前沿指挥所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适应这一新的体制编制的特点规律.紧紧依靠营一级抓基层、搞建设、谋发展,才能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流动人口增加的同时,其犯罪率也在增加,且高于流动人口增长比率或速度;治安拘留、刑事拘留、严重刑事犯罪三者数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流动人口中违法人员比例高于犯罪;从涉案类别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两抢”和故意伤害犯罪次之;从犯罪人员类型看,初犯所占比重大,惯犯和流窜犯相对较少;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青壮年是犯罪主要人群;以地缘或亲缘为纽带结成的犯罪团伙比较突出;等等。流动人口中的“三无”人员应该是公安“三基”工作的重点,也是基层基础工作的盲点。  相似文献   

18.
犯罪信息检索是指公安部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存贮于计算机中的各种与犯罪案件相关的处于待命状态的情报信息激活,与案件中的现有信息进行比对、研究,以确定案件信息与存贮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犯罪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是同一认定原理和信息流原理。犯罪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单项检索法、多项检索法和滚动式检索法。犯罪信息检索不仅可以增加侦查的科技含量,加强侦查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降低侦查成本,同时也丰富了侦查技术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 《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对“职务犯罪”做了规范, 明确界定, “职务犯罪”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害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2004年 12月 31日《新京报》)。以前, “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混用的现象不但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 就是在司法机关的一些司法文书中也较常见, 常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如, 在 2004年媒体报道王怀忠案件时引用了二审刑事裁定书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更为恶劣的是, 王怀忠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方法”,主要是指犯罪的经验和技能,包括手段、步骤、反侦查方法等。“传授”是指以文字、语言、动作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将实施某种犯罪的具体方法、技能、经验传授给他人的行为。传授犯罪方法罪在客观上只要求行为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故意地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即可构成本罪。不论行为人是否教唆被传授人实施犯罪,也不论被传授人是否实施了传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