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整个革命过程中,华侨、华侨资产阶级都作出过重大贡献。一、华侨与华侨资产阶级作为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海外华侨,她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鸦片战争前,我国人民侨居海外,人数还不多。鸦片战争后,随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中国招募和掠卖华工而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人才争夺局面业已形成的今天,中国面临的不仅是要促进人才回流,还有开发国际人才资源的问题。笔者将海外人才资源分为海外留学生、海外华侨以及非华人华侨国际人才,并从政府行为角度对海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海外科技人才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和祖籍为福建的外籍华人约有800多万人,占全国华侨、外籍华人总数的1/3左右.华侨的爱国热情和巨大影响,从辛亥革命始,便开始充分的显露出来.于是,各个时期的福建地方当局,均设立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侨务机构,处理专门事务,沟通海外华侨与国内的联系.辛亥革命后1912年8月成立了福建暨南局,并先后在福州、晋江、龙溪等地设立分局.北伐军入闽后,1927年5月,在厦门成立福建侨务委员会,并在福州和漳州两地设立办事处,分施闽南、闽北侨务.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闽变”期间,新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对华侨事务也颇为重视,成立了侨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接受《理论视野》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空间上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这样的水资源兮布状况,使我国在历电上就形成了一个南粮北运的产需格局。但是,近几十年,这样的格局已经完全转变了——变成了北粮南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冈,是由于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步伐迈得快,  相似文献   

5.
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围绕政权而进行时就转化为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变化往往形成某 种政治格局。政治格局是在一定时空中各个政治主体因利益而围绕国家政权活动时,以实力对比和某 种原则为依据所形成的一种战略结构或态势,是静态性和动态性的统一。把握政治格局要从其客观性、 主观性和条件性入手。政治格局的变化,一是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化有关,二是与政治主体实力的 变化有关。研究利益关系和政治格局问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4周恩来的一生与华侨关系密切。青年时代他曾到日本和欧洲留学 ,使他有机会接触劳苦大众和旅居海外的华桥 ,对海外华侨的处境 ,爱国爱乡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海外华侨的革命斗争精神深为钦佩 ,以后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他认识和接触了许多华侨 ,始终把做好华侨工作作为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 ,周恩来担任总理兼外交部长 ,侨务部门就是其领导的一个重要部门。不久 ,他又分管外交部和华侨事务委员会 ,对侨务工作就抓得更加具体了。在他总理任内的 2 0多年间 ,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有益华侨、侨眷 ,维护华侨、侨眷权…  相似文献   

7.
很早以前,不少的炎黄子孙就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从而形成了人数众多的华侨。尽管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对驻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祖国国贫积弱,再加上一些国家的民族歧视,华侨备受欺凌,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政治地位和经济保障。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就殃及到华侨。 历史上,东南亚一些国家就曾多次制造排华事件。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的60年代,印尼等国又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排华浪潮,但此一时彼一时,旧中国那种华侨被视作“海外孤儿”任由人宰割,如无根之草随处飘荡、无所依靠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中国响亮地提出“祖国是华侨最有力的靠山”,只要愿意,欢迎华侨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和学习。于是,我国在极为困难的形势下,开展了反排华,调动一切力量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华侨,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革命之母”。在近代史上,祖国爆发的各次反帝反封建斗争,经常得到海外华侨的响应、支持。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抗日战争,更是与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九一八”事变后,广大华侨即以空前的民族热忱,在世界各地奔走呼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华侨爱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本文拟就先前史学界较少涉及的从“九一八”至“七七”期间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一、华侨在国外长期受歧视的地位,使他们迫切希望祖国独立、强大,以提高他们在国外的应有地位。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他们积极支持和参加祖国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一爆发,远在海外的华侨,立即从经济上大力支援祖国抗战。华侨的抗日捐献,遍及世界各大洲,深入到社会各阶层。海外华侨的巨额捐献成了祖国抗战所需财力物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抗战的头三年,“海外华侨八百万人汇回祖国款,共达二十万万元”,平均每月约6000万元,占全国军费开支的85.7%。  相似文献   

10.
侨批业是经营华侨汇款业务的私营行业,由于该行业具有金融和邮政双重功能,因此它在外汇经营、金融稳定、侨乡经济发展和联系海外华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代以来广东素有华侨大省、侨汇大省之称,其侨批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广东全境的逐步解放,从解放区到新成立的人民政府颁行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加强对广东侨批业的管理,使之成为为国家、侨胞和侨眷利益服务的行业.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的一大特点是有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华侨青年,在这些华侨青年中,有50多位是菲律宾华侨青年,其中有40多位是泉州籍的华侨青年。 1939和1940年,有一些已参加新四军的华侨青年,重返侨居国,在当地进一步开展华侨抗日救国运动,更好地支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侨华人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问题,也始终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学术“热点”。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针对1978年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调整了对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的整体性思路,“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侨务政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全国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级侨务工作机构和侨务工作系统、建立健全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立法和法律系统、高度重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高度重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爱中华民族的心、爱中华民族的情”为新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服务等几个方面,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了勃勃生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09,(5):58-58
江门市,约形成于14世纪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所属地域俗称五邑,故又名江门五邑。江门是广东较早与海外发生交往的地区,又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江门五邑乡亲人数与五邑居民人数相近,有海内外“两个五邑”之称。江门五邑因地处广州外围,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海外联系广泛,是中共广东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门五邑一直是中共粤中党组织领导机关的主要驻地和重点活动地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五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小镇小圩,今日高楼林立;昔日百姓生活困苦,今日人民殷实富裕。放眼五邑大地,山河秀丽,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一个文明富裕新侨乡已拔地而起。本期红色旅游,将带你游览这片独具“侨味”的红色土地。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侨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传统,在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侨被誉为“革命之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更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资”的拳拳爱国心,和祖国人民一起,同仇敌汽,广泛发动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支援祖国抗战;与此同时,在政治上声讨蒋介石的反共政策,努力维护国共合作与民族团结,为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庆龄在抗战期间曾指出:“海外各地的华侨,在其居留地政府的统治下,久已深切体会到被…  相似文献   

15.
简论中国共产党对华侨抗日的政策与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海外华侨以空前的民族热情支持和参加祖国的抗战事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提出的争取华侨的统战主张与政策,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深入持久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将中共对华侨的主张与政策分两个阶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接受《理论视野》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空间上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这样的水资源分布状况,使我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一个南粮北运的产需格局。但是,近几十年,这样的格局已经完全转变了——变成了北粮南运。发生这  相似文献   

17.
延安晤面 1937年,国内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海外华侨掀起了支援祖国抗战的爱国热潮.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救国公债,选送华侨司机回国,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为祖国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海外侨民最多的国家。到全国性抗战爆发时,全世界的华侨总数为750多万人,遍布各大洲。虽然中共在初创时期就与海外华侨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一直到1935年"华北事变"后,才真正开始以全民族抗战的形式将海外华侨作为重要的统战对象加以争取和团结,华侨政策也随之开始系统化、制度化、理论化,并开始高度重视对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之组织建设工作。这一时期,中共直接发起和组建的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以下简称"延安侨联"),就是中共新的华侨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之组织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多极化主要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有多个战略力量中心并存的一种国际关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实力受损。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也受到较大的牵制。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日本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西欧尤其是法国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独立性的一面。这些变化对美苏垄断国际事务的局面形成了冲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了多极化的苗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看到了这种变化,并于…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组织“华侨航空救国协会”,捐款献机,创办航校,培训飞行员回国参加空战,为保卫祖国领空屡建功勋,做出重大贡献。 华侨有着“航空救国”的光荣传统 中国航空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和海外华侨的努力献身分不开。华侨旅居海外,较早接触到航空这门新兴科学技术。把飞机看作是安邦兴国的有力工具。这是华侨“航空救国”思想的来源。早在本世纪初,当美国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