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近日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就美国总统签署美国会制订的"一九九二年美国——香港政策法"一事奉命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刘华秋说,自去年九月美国国会提出"美国——香港政策法"后,中方曾多次向美方提出交涉,要求美国政府不要支持美国会审议通过这项法案,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但美国  相似文献   

2.
见危不救入罪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和现实需求,存在可以借鉴的别国立法模式。设立见危不救罪,应在刑法总则中确立一般救助义务,在刑法分则中解决好罪名与分类、量刑、诉讼程序的选择等问题。为规制见危不救行为,还需要建立道德激励机制和救助人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公众应急救助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权战略透视刘奋之自70年代卡特政府正式提出“人权外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把人权问题作为强权政治的战略武器,并竭力向别国输出其价值观。人权观,以便在政治上进行渗透和控制。美国“人权外交”历经卡特、福特、里根、布什等届政府的发展和充实,形成更加完...  相似文献   

4.
6月8日至1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展开为期11天的访问美国、加拿大行程。苏造访了纽约、休斯敦、华盛顿、多伦多与温哥华等城市,除安排多场侨界聚会和参加民进党驻美代表处揭牌仪式外,还进行了所谓的"国会外交"和"智库外交"。苏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使美国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放心",争取美国并进而争取岛内民众的支持。尽管苏此行  相似文献   

5.
周蕾 《前沿》2008,(10):198-20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各国民众对政治生活参与意识的提高,外交这个过去一直被视为特权和专门职业的领域也日益公开化、大众化,由此公众外交成了全球化时代实现国家利益的新的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农业食品安全立法工作必须引入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加强公众参与立法,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壮大公众参与力量,增强法律权威,加大公众宣传教育。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众参与我国农业食品安全立法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问:美参院9日通过决议,要求美政府允许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已多次讲过,李登辉无论以何种名义、借口和形式访问美国,都将造成"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严重后果。美国会参院不顾中方严正立场,仍通过允许李  相似文献   

8.
聚焦世界     
《小康》2012,(12)
正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柬埔寨看中国软实力剧增在东南亚投资数百亿美元后,中国如今认定,引以为傲的经济实力尽管带来对该地区的巨大影响,但那还不够。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杨宝筠说":中国政府比从前更重视公共外交。它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文化交流可以辅助传统外交。"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09,(2):14-23
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外交新战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场战争、三个重点,”即以重振美国经济为中心,尽快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脱身,重点解决巴以问题、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而在施行外交新政的过程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无疑是,美国会如何调整日趋复杂和微妙的大国关系,以恢复美国受损的道义威信和巩固“一超”的领导地位。美俄关系会重启吗?美日关系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吗?美欧关系是更亲密了还是分歧加大了?美中关系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秋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56-158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正处于初创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加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立法的本土化;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化;规范政府义务,设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公众权利,以利于政府推动和公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重。  相似文献   

11.
柯卫  王国平 《求索》2010,(8):163-165
地方立法是由法律规定的地方权力机关为在其行政区域内执行国家立法或补充国家立法空白而进行的立法活动,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立法最能反映民众的利益和诉求,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及方便性等特点,是解决权益纠纷的最直接手段。虽然我国的《立法法》等相关法律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构想,但实践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切实而充分保障公众的立法参与权,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立法从提案到法律公布以及实施中的立法监督都符合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求,进而落实并完善地方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和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违反,实际上是经济霸权主义的体现。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在其立法中明文规定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而是通过行政实践、司法实践以及各种外交手段等措施来规制外国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所以,在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中,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规定域外效力,而应该借鉴别国做法,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以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与各国立法模式存在必然关联。我国虽然主要采用立法的计划模式,但也开始了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公众参与探索,其中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走在全国前列。应当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在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角色定位、事项范围、参与方式、途径和程度、效果监督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加强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4.
问:最近一个时期,美国会参、众两院先后提出了《加强台湾安全法》及其它涉台法案,美国政府还继续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今年以来,美国会参、众两院少数议员相继提出所谓《加强台湾安全法》,鼓吹加强台湾军事能力,公然要求向台出售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潜艇等先进武器装备,甚至要求建立美台军队直接联系并扩大合作。不久前,美国会参院通过的《2000财  相似文献   

15.
史卉 《前沿》2007,(10):205-209
冷战后,传统安全与国际事务在美国政治重心地位的相对下降,使美国的政治家、执政者以及公众舆论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例如打击与防范恐怖主义袭击、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等。环境外交也就因此得到重视,并被列入美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成为美国主要国家战略之一。经历了老布什政府相对谨慎的环境外交时期,克林顿政府相对繁荣的环境外交时期,到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本文旨在分析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政策,由此总结出这一时期美国环境外交的特点,并概括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立法辩论是指在立法活动中,持不同立场的民意代表就法案中争议较大的内容进行直接、平等和充分的对话,以平衡各方利益达到立法公平的目的。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立法听证、立法建议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经中国全国人大审议以高票通过,获得了全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一致支持和拥护。此法在台湾和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台湾当局在《反分裂国家法》立法前不断发动外交游说战,企图通过美日等国反对,打消中国大陆立法念头;立法后又立即策动所谓“3·26大游行”。台湾民众受到当局的误导和负面宣传,误解《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战争的法律。其实台湾民众有多少人了解《反分裂国家法》的内容?不错《,反分裂国家法》是针对搞“台独”的分裂分子的,只要“台独”分子放弃“台独”,不搞分裂,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  相似文献   

18.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35):7-7
联合国通过反非法监听决议草案;印度“人民法庭”清理积案;韩国加速安乐死立法;美国费城立法禁止3D打印枪支;印尼首都禁止民众施舍乞丐引争议  相似文献   

19.
田建民 《前沿》2008,(12):126-132
对于中国来说,公众外交是一种崭新的外交理念。公众外交是指一国以本国外交民主化寻求国家利益充分、准确的表达为起点,以信息和思想的流动为核心,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非传统性外交形式。公众外交是内向性维度与外向性维度的结合与互动。公众外交的内向性维度是指一国公众对本国外交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强调公众对本国外交事务的“主体参与性”。属于一目国内政治范畴。公众外交的外向性维度是指一国政府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强调外交的“对象性”,属于一国对外事务范畴。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必然要求把公众外交纳入中国总体外交中来。文章进而对中国公众外交的理念和现实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曹伟  王婧雅 《小康》2013,(7):48-50
如何通过立法或修改法律,推进中国红十字会的体制结构以适应时代要求,包括如何完善红十字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及内部治理,并加强外界对红十字组织的监督等成为近些年公众议论的焦点中国红十字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屡屡陷入舆论质疑的漩涡当中。特别是在发生公众灾害时其公信力会受到更大的损伤。4月下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其中",修改红十字会法被列入立法预备项目,视情况在2013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审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