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儒学发展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学说的发展;二是以“六经”为法典的传注训释学的发展。研治中国儒学循此两条线索,思想贡献与典籍贡献并重,传注训诂与义理学说并重,汉学与宋学并重,方能较为准确、均衡、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面貌。从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作者认为儒学发展有五大阶段:1.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2.两汉——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3.魏晋隋唐——儒、道、佛斗争与交融时代;4.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5.清代——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时代。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儒家文化,中国文化便无从谈起。1999年10月,李瑞环同志在接见“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代表时指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我们说话、做事逃不掉儒学的影响,你想不用也不行。李瑞环同志的讲话高度肯定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初孔教会及孔教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 有为的孔教思想在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前后 ,逐步产生并确立。1891年在《答朱蓉生书》里已称“孔子为创教之圣”。(1)1895年 ,他上书建议“立道学一科” ,具体内容是 :令乡落淫祠悉改为孔子庙 ,各善堂会馆俱令独祀孔子 ,由大儒、举人、诸生分别担任国子之官(或学政)、州县教官、乡村讲学生 ,负责讲明孔子之道 ;派遣高才硕学去外国传布孔子之道(2)。这实际上就是建议设立孔教。因此在戊戌期间 ,“保教”成了与“保国”、“保种”并列的口号。1897年康有为在广西组织的圣学会 ,更是后来孔教会的雏形。(3)康有…  相似文献   

4.
邹远修 《理论学刊》2002,(4):118-118
儒学在战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显学” ,然而到了秦朝 ,伴随着秦始皇“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文化专制政策的实行 ,特别是“焚书坑儒”惨剧的发生 ,儒学几遭灭顶之灾。秦传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代之而兴。这位“马上公”也极不好儒 ,“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辄解其冠 ,溲溺其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在关系到新王朝能否“逆取”而“顺守”的历史关键时刻 ,陆贾挺身而出劝说刘邦 ,使之转变了对儒学的态度。陆贾尊儒是从改变刘邦对儒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作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中写道: “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所无法比拟的.”在儒学影响中国千年历史进程后,在宋、明两朝叠起了一座高峰,进入了“新儒学”阶段,而王阳明心学则是儒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主干在儒学,儒学的形而上学在《周易》,《周易》的主体观念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才,并使之达到天地通泰、人和政通、家和国兴、协和万邦、“与时俱化”、“保合太和”之境界。由此,《周易》和谐思想对民族精神建设、伦理道德建设、发展方式变革、思维方式优化、化解文明冲突等,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对当时影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深入批判,指出了它们的实质,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虽然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已成为历史,但《共产党宣言》中对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批判的思想并没有过时,这一思想对于如何对待当前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主义思潮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汉书》有本传。关于扬雄思想的实质和影响,学界多着眼其思想继承性和组成要素等方面,而从忧患意识入手研究扬雄思想,只见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关于扬雄的章节,惜论述不详。本文试图探讨忧患意识在扬雄思想中的体现,希冀以此视角来研究扬雄在儒学发展上的地位。敬请方家指正。一、忧患意识溯源“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卜》:“《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忧,《说文》言“愁也”。《尔雅·释诂》称“思也”。邢曰丙…  相似文献   

9.
煌煌儒藏——评《孔子文化大全》○黄伟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孔子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很大的文化名人,他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垂范久远达二千多年之久。孔子学说和中国其它诸多学说一起,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批判、...  相似文献   

10.
《庄子》学说所致力的是道的精神在人生的实现,《庄子》全部的社会人生思想主张都是由其道论伸展而成。《庄子》道论的实质,是颂扬道的精神,即道的自由和无限的本质特征。《庄子》的艺术思想是其道的学说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和延伸。 一   《庄子》之道的自由和无限的特性,生发出《庄子》艺术论纯任自然、法天贵真的基调。   庄子学派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即一切出自天然,自然而然,没有有意识有目的的造作,一切又都在合规律合目的地实现。“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曰天地无…  相似文献   

11.
论贾谊的儒学观──兼论儒学取代黄老的内在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谊是汉初继陆贾之后又一位极力倡明儒家学说的思想家。自司马迁谓“曹参、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史记·太史公自序》),贾谊时被目为法家者流,后代学者亦或归其儒,或称其道,或属之杂。其实,同陆贾一样,贾谊思想仍属儒家体系,他在汉初具体历史背景下,对儒学作出了新的发展,成为由先秦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承转。他与陆贾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思想渊源直接上承苟子,立足于儒家的礼制传统,更多地融入了法家的色彩,而仁义为本的精神内核并未改变。一、贾谊的礼治思想小起人伦日用,大到安邦定国,…  相似文献   

12.
刘春华 《理论学刊》2008,(2):99-102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我们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来评价康有为.他确实有许多重大的开创和贡献,尤其是其新学思想与学风,既讲"通经致用",又强调"附会立说".离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前进潮流来评价康有为,很难得出平实公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裴传永 《理论学刊》2003,4(4):131-134
康有为是一位生活在封建制度趋于解体的晚清时期、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受过严格而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家。在康有为所处的时代 ,统治阶级已极端腐败 ,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竞相实施其殖民战略 ,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严重的生存危机。内忧外患 ,使素有报国济世之志的康有为心急如焚 ,他大声疾呼变法维新 ,同时也满怀激情地用他手中的如椽之笔勾画着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 ,《大同书》便是这一蓝图的文字再现。一、《大同书》对中国封建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大同书》初稿名叫《人类公理》 ,写于…  相似文献   

14.
陈谷嘉 《红旗文稿》2014,(10):24-29
正一中国古代先人曾说:"学于古训,乃有获"。又说:"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尚书·说命下》)当今我国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倡行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和主张,与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存在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可以这样说,以人为本的主张可从古代中国文明起源特殊路径中找到它最初的源头。根据历史记载,在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先人们已对民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肯定。《尚书·五子之歌》记载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夏康的弟弟劝说夏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罗国杰的文章指出,本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中国形成了“新儒学”学派,他们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儒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们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儒学进行批判继承,而是只强调“复兴儒学”、“返本开新”,力图在儒学的根本中开出现代的科学与民主等。这与我们的主张存在着严重分歧。一些人提出要把儒家精神作为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十分错误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和儒家伦理道德,如果不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扬弃,就不但不可能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阻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儒家思想已  相似文献   

16.
《联邦党人文集》作为美国新宪法修订时期的开山之作,它的政治价值在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中庸”思想作为中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从古希腊时期起,一直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联邦党人文集》“中庸”政治思想,虽产生于两百多年前,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同时因为它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正曾巩在《南齐书序》上有言:"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历史因其不可逆性和唯一性,以至于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倍加重视与敬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视时间长河里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18.
周术槐 《湘潮》2013,(8):85-86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为杰出代表的古圣先贤对儒家学说的创立、发展、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于生活于灾难深重时期的李宗吾而言,在针砭时弊的同时,亦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与传播,且颇有收获。其中,在儒学领域,尤有心得。本文对李宗吾的儒学观作一定的分析,并指出其可取之处与值得商榷和不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庸新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庸 ,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 ,是中国人的灵魂 ,庄泽宣先生以为 ,“中国民族最讲持中之道……中国儒家学说的根本思想便在中庸之道”。(1)胡适以为“中庸的哲学 ,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2)柳诒徵先生指出 :“儒家之道 ,具于六经……其说最高的是中庸”。(3)戴逸先生也认为 ,在中国文化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概念中 ,“首先是儒家的中庸”。(4)上述大家所指认 ,都把中庸视为儒学的根本 ,并认同为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灵魂。这也正是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 ,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一大功绩 ,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0.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20世纪影响和决定中国人命运的最重要的学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因此,这一学说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理所当然受到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对其中许多问题,如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论争、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毛泽东思想、关于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等等,都有许多深入和富有成就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著。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一部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的著作问世,最近,《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一书的出版,才结束了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