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布什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历经坎坷,目前趋于稳定。本文在对中美关系的这一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后,指出,美国政府仍然实行接触与遏制并用的对华政策,两国政治关系的重新稳定并未解决两国间的基本矛盾,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将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伊始,虽说有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意愿,但其对华核战略与前任约翰逊并无本质区别,仍然在强调中国核威胁的情况下继续对华进行遏制。不过随着中苏矛盾的激化,特别是有关苏联打算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的流言逐渐增多,甚至在官方渠道苏联外交官员开始对美国进行试探,这时美国政府才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苏中三角关系初露端倪。因此中苏边界冲突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机遇,但是核因素却是加速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从而破坏了中美关系的基础,使两国关系退到了25年来的最低点。由于美对华实行的政策遭到失败和在全球显得孤立,美国政府进行了反思。去年5月克林顿在美国发表讲话,表示要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11月到澳大利亚访问又重申这一政策;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机,举行了会晤,商讨两国关系如何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把中美关系推上一个新的里程。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这些接触,使一些曾困扰两国关系的问题相继取得共识和得到缓解。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大体上可以有三种选择:1.放弃对中国的控制和介入,让中国独立发展;2.投入无限制的资源和军队打败中共,从中国驱逐苏联势力;3.给予国民党政府有限援助,帮助蒋介石确立对全中国的统治①。美国政府选择的是第三种,结果卷入了中国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孤立、经济封锁、战略遏制的政策,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把台湾作为牵制中国的一张牌,先后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策,造成中美关系的长期紧张和尖锐对抗,使台湾成为长期以来妨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顺…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如此频繁出现戏剧性变化,其主要原因不是某个政治家情绪变化无常,而是源于美国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贯国际战略.不管美国总统个人是否真诚希望保持对华友好关系,美国垄断资本从全球霸权战略出发必然施加压力,迫使中美关系改善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恶化趋势.深刻认识美国实施"缓和"战略的理论渊源,就能发现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多变背后隐藏的规律,中国就能知己知彼、处之泰然并从容应对.奥巴马启动对台军售计划后中国宣布将对美国有关企业进行制裁是完全必要的,中国不必担心对美国有关财团进行经济制裁会得罪美国并促使其恼羞成怒.美国垄断财团注重实际经济利益而从不感情用事,他们不一定惧怕中国的道义谴责和外交抗议,但肯定会认真计算丧失中国巨大市场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6.
抗战后期,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仍是传统式的--支持蒋介石政府。但是,战场风云的变幻,国民党军队、政府令人失望的状况,以及共产党日益强大的事实等等,这一切使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受到了严重挑战。为了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中国内部纠纷中失去在中国的地位,美国政府有必要重新考虑其僵硬的对华政策。于是,有条件地支持蒋介石的政策在这时出现了,它反映在1944年-1945年间的一系列事件中。抗战后期美对华政策对于后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因此,探讨分析这一政策还是很是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一30年前,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发表了第一个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上海公报。这标志着中美长期隔绝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世界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是两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各自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致使两国交往隔断了22年。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苏争夺激烈,美国深陷越战泥淖,急于脱身,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与中国改…  相似文献   

8.
谈到中美关系,我们通常的评价是:两国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摩擦和合作并存就是正常的中美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对华政策趋于务实,中美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合作的领域在扩大,摩擦的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合作共赢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布什连任美国总统,表明布什将继续推行其上一任期确立的全球战略和外交安全政策,但又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调整。布什在新的任期内将继续寻求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定位为非敌非友国家,同时仍将中国视作“潜在的挑战对手”。因此,该任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基本走向,应当是与上一任期既有延续又有调整,总体上延续,局部调整,战略上延续,策略上调整;“接触加防范”,“合作加遏制”以试图把中国纳入美国所期望的国际体系的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尽管中美关系中还存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不利因素,但美国两党在对华关系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中美关系已呈相对稳定与成熟趋势,新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在回归稳定轨道的基础上将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延长1994—1995年度的对中国贸易最惠斟待遇,并决定今后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处理。但就在同一个发布会上,克林顿在答记者问和所公布的政府决定中就宣布美国对中国将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对中国的态度。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震惊世界。从此,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一、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美中关系走向现在人们最关注的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美中关系的走向,担心他会否坚持在大选中在所谓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持激烈批评立场那样来操作对华关系。我认为可以这样来估计美中关系今后的如何发展趋势:一方面,鉴于美国大选期间,克林顿曾多次发表反华言论,攻击布什对华政策,加上一些批评中国所谓人权问题出名的政治人物进入国会,使未来中美关系更趋复杂化。特别是不久美国会将讨论延续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时可能会倾向于附加条件,中美之间将面临一场最困难的斗争。另一方面,从“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大势考虑,美国不得不同中国打交道,美国也需要中国。因此从近期看,虽然中美关系会有困难局面,双方的摩擦和冲突可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1970年代末美国政府期望通过扩大对华技术转让的方式来促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在普雷斯访华之后,美国认识到了科技交流合作有助于美国对中国施加长期影响和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因此,美国确定了与中国进行全面的科技合作的政策。1979年1月31日,卡特与邓小平签署科技合作协定,中美科技关系进入制度化的全面合作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前后1987~1992年间,西藏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通过西藏问题促动中国政治变动,因而以达赖为代表的西藏流亡势力成为西方政治舞台的宠儿,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出现了大量报道中国西藏的文章,内容涉及对拉萨骚乱的报道、对达赖喇嘛涉藏活动的报道以及美国政府如何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等,报道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使得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一些人士甚至已经开始反思中国的对美政策是否也应当加以调整。当前中美关系中出现的分歧与冲突 布什上台以来,至少从表面上看,其对华政策的基调发生了变化。布什政府不再寻求同中国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而是将中国视作“战略竞争对手”。按照美国人的说法,这是一种“非敌非友”的关系。而事实上,中美也的确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碰撞。 在人权问题上,布什新政府屡屡在法轮功、所谓异己分子等问题上发表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在前…  相似文献   

16.
几乎没有任何时候会像40年代中期那样典型地反映出20世纪上半叶中美关系的特点:在两国关系的一侧是美国与其他大国争夺远东霸权的较量,在两国关系的另一侧是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争夺国内政权的角逐。作为两个不同层次斗争的交汇点,中美关系一直饱受着各种风浪的冲击,艰难而又富有戏剧性地发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是中共夺取全国政权之前与美国政府接触最多的时期。当美国人把他们对华政策的重点从战时转向战后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反复考虑他们与美国的关系。不同之处在于,美国人主要是从他们设想的全  相似文献   

17.
中美两国的人权对立与争论由来已久,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美国政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人权问题上的对立与斗争一直伴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加剧。毛泽东、邓小平一生都在为争取和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而奋斗,同时,他们也与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了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虚伪与局限性,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正确途径,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人权理论。一、美国政府“谈人权是没有资格的“在毛泽东、邓小平看来,如此“关心“别国人权、满嘴仁义道德的美国却正是人权的践踏者,是没有资格谈人权的。毛泽东指出美国的所谓“国际责任“,所  相似文献   

18.
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讲,再次公开指责中国汇率政策;同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中国人权现状。美联社评论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罕见地在同一天对中国进行“双重伤害”。而才在一周以前,美国派出了两个高级别官员,访问了中国,被外界称为“总统特使外交”,似乎中美关系在2010年一开始,围绕军售、达赖、谷歌等事件,变得“一地鸡毛”后又冰雪消融。但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对中国的认识与看法的角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分析了两届政府采取僵硬的对华政策的原因。通过发掘资料,本文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威胁性、侵略性和危险性,美国也明白这一点,所谓的中国更危险、更有威胁性和侵略性只是美国推行的遏制和孤立对华政策和动员其他国家支持这一政策的借口。  相似文献   

20.
正中美经贸摩擦引发舆论场关于中美关系的种种论调。中美建交近40年,两国关系一路走来,始终在跨"坎"过"关"前进。把握现阶段的中美关系,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既要有智慧与眼光,更要有定力与耐心。我们要认清美国对华政策"接触"中之"遏制"。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交往迅猛扩大,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