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可贵的创业革新精神,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集体经济单纯的统一经营改变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这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效地摒除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弊端,使农民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使劳动成果同农民的劳动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起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1,(41)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重点是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调动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而且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主权,可以在完成承包合同的前提下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3.
厉以宁 《理论参考》2008,(12):20-20
一、30年来的三大成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这在当时是很冒险的。虽然起初很艰难,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推广了,几年之内,中国市场的商品品种迅速增加,多年不见的香油、花生米、鸡蛋、猪肉全有了。这是第一个大成绩。  相似文献   

4.
韩芸  周常春 《团结》2008,(1):34-35
小农生产: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颠簸的小舟 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促进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30年过去了,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等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5.
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实施以来,已经在中国农村实行20多年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既发挥了 巨大的前期制度绩效,同时随着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当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出 困境的关键是在更高意义上实现农民与土地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村级体制改革向何处去,其制度设计和组织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什么?这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中必须研究解决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一个显著特征是摒弃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大一统体制,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乡镇企业的崛起,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使村级社区经济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这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是也不可能是村级经济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方洋 《青年研究》2001,(2):12-17
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的解放与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 ;进入 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负担居高不下 ,80年代就已出现的“卖粮难、卖棉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1 999年国家进一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 ,决定在原来 1 5年承包时限上再延包 30年 ,这就是农民所说的土地延包政策。中青年农民 (以下简称农民 )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稳定 ,在土地延包政策中青年农民对农业生产持何种态度 ?这种态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现有的资料对此进行研究的不多 ,为了弥补这方面…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定远县国营解放渔场同养鱼专业户实行经济联合,发挥了两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解放渔场一九八○年实行经济责任制后,产量成倍增长,出现了技术力量和鱼苗过剩的问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很  相似文献   

9.
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少地方出现了封存、变卖农业机械的现象,一些拖拉机被“大卸八块”分到农民手中,成了一堆废铁。由此使不少人疑虑重重;机械化还需不需要发展?能不能发展? 10年匆匆过去,实践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与1978年相比,1987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2.49亿千瓦,增长111%;农用拖拉机达618万台,增长2.2倍;农用载重汽车达54.5万辆,增长6.4倍。小型农用机具、收获、植保、运输、农副产品加工、渔业、牧业等机械,也都有较大幅度增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阻滞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反将其推进了一大步,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自1982年以来,普遍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几年来,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宝鸡市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这主要表现在对“双田制”和“三田制”的试行上.(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它本身的缺陷,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农产品陆续放开经营,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广大农民真正开始接触市场、认识市场,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前提条件.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奔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2)
我国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经济模式根源于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代际分工结构。一种社会结构必然有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功能。"半工半农"式代际分工结构大致有实现农民的再生产、实现相对廉价劳动力的再生产、维护城乡社会的稳定、增加农户家庭的经济收入等四个方面的社会功能。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对个体农户家庭和我国总体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因而,我国社会若要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以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农村改革浪潮,一泻千里,席卷神州大地。 8年来的改革,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1978年冬天开始到1985年春天的第一步改革,重点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不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左”的生产关系,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春天开始的农村第二步改革,重点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办法,实行新的计划合同制,让农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集体经济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中的分散经营部分。改革十年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登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这些成就,使我国农村在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仍能保持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并取得了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符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一些方面还亟待我们去完善和健全。比如我们在  相似文献   

15.
邱梦华 《党政论坛》2008,(21):47-49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农村改革的30年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南粤大地更加郁郁葱葱。充分焕发出积极性的农民,在发展农村的商品生产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经过十多年的开拓,广东省的农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到去年年底,各类水果和水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328.6万吨和207.7万吨,比1978年增长11倍和2.1倍,农业商品产值已达402.55亿元。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农民扩大流通、搞活流通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为许多农产品是季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农村改革的30年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是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有8亿多农民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量化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弱点就一直存在,并阻碍着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农产品已经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随之出现的农产品结构性矛盾和销售不畅,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问题凸显出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改革全面而深刻地冲击、改变了中国农村旧的生产体制和经济形式,冲击着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使小农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八十年代初以来的农村改革及其变化,最明显的是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分配权以及农产品的增加,生产力挣脱束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深一层的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体制、机制的创新。但是更深层次的变化,却在社会心理、意识形态领域,也就是全方位地、大幅度地引起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引起整个社…  相似文献   

20.
辽宁广角     
《侨园》2007,(5)
辽宁有个"秘分"集体林的"小岗村"香港中通社丹东7月2日电(沈殿成)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子村的18户农民在半秘密状态下,开始将土地包产到户;两年后,国家开始实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2003年,辽宁也出现了这样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