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旅游文化是解决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最佳结合和科学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加强桂林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对推进桂林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桂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桂林旅游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桂林旅游文化建设必须“自觉”解决旅游本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问题,高度重视桂林旅游文化的核心思想,严格遵循“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历史文脉;重视现代科技,重视环境美学;面向普通百姓,面向未来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世纪桥》2014,(12):79-80
五大连池因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已打造了初具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文化旅游资源管理存在漏洞、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和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应从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科学规划文化旅游资源管理、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等诸多方面促进五大连池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主题而确定的战略目标。就地处青南的果洛州来讲。坚持从文化资源富集、旅游资源独特这一基本州情出发。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是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构建和谐果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石油、汽车制造并称为世界三大产业。基于这个背景.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荆门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不容错失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7.
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努力在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之间,寻求适当而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2,(Z1):2-3
正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建设先进县"等殊荣。大手笔编制产业规划。立足特色,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省的旅游热点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要把民族旅游文化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增强创新意识、人才意识和发展意识,使民族文化和产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12)
历史名人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江西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开掘历史名人资源,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精品模式,既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又可变资源为文化旅游资本,变潜在经济价值为经济价值。名人级差理论及其效应,决定了重点开发高位次名人资源,加强建设名人品牌,是江西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各展风采,相得益彰,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永泰县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旅游资源,研究挖掘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好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对提升永泰旅游品位和旅游产品竞争力,发展永泰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一要大力宣传永泰历史文化,让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撩开面纱惊世人";二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确立永泰历史文化旅游主题;三要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有机结合,提升永泰旅游产品品位;四是以永泰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国发2号文件提出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创新发展模式,整合既有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贵州旅游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加快大运经济带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大运高速公路沿线的旅游经济资源,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于打造和形成纵贯山西南北的大运经济带,进而推进山西“双新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大整合、大产业、大市场、大对接”,是加快发展大运旅游产业应有的战略选择;推进体制创新、提供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促进市场化运作,是做实做大做强大运旅游产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洛阳具有最适宜牡丹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洛阳丰富的牡丹文化是旅游地吸引力和魅力再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旅游目的地,洛阳的牡丹旅游应树立旅游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与旅游互融共生,相得益彰。江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江西旅游发展的深厚根基。2011年江西省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跻身"千亿元俱乐部",旅游产业大省建设成效显著,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江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更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4,(3):42-43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樱 《理论与当代》2006,(10):50-52
文化与旅游素来密不可分。旅游资源的两大基本类别——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具有同样的文化性。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文化的范畴。而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融入文化的因素,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的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须与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以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因旅游而文化,因文化而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如何正确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  相似文献   

20.
康文 《当代贵州》2007,(22):32-34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