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法医在检案中 ,常常会遇到现场有二具或二具以上尸体的情况 ,如何正确认定死亡性质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杀人后自杀是凶杀案件的一类特殊形式 ,因直接当事人死亡 ,目的动机有时难以调查清楚 ,因此勘验工作特别是法医尸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1989年至 2 0 0 4年 ,我局法医共受理杀人后自杀 (既遂 )案件 36例 ,现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此类案件的一些规律特点。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1 1 1 自杀者情况 男性 35例 ,女性 1例 ;16~ 2 5岁 2例 ,2 6~ 35岁 18例 ,36~ 4 5岁 7例 ,4 6~ 5 5岁 7例 ,>5 5岁 2例。自杀者年龄最小的 2 …  相似文献   

2.
正在法医现场命案检案过程中,经常遇到嫌疑人杀人后同时在现场或附近自杀的案例,兼有他杀和自杀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和一定规律性。笔者结合42例尸检资料,分析如下。1案例资料本文42例资料均为笔者单位鉴定所2011年至2015年间受理的凶杀案件中,嫌疑人有自杀行为且经法医学鉴定、现场勘查、结合调查材料综合分析,确认为杀人后自杀的案例。42例案件共死亡64人,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特点,为同类案件的法医现场勘验及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参与鉴定的97例杀人后自杀案件,共死亡207人,其中加害人98名,被害人109名。对加害人、被害人双方的性别、年龄、关系及案发场所、死亡方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地区杀人后自杀案件涉及的死者多为18~59岁青壮年,相互之间多熟识,起因多为家庭矛盾及感情纠纷;被害人女性为主,加害人男性居多;案发场所多为同一室内环境或相邻室内外;杀人多选择机械性暴力手段,而自杀则多采用自缢和高坠。结论上述关于此类案件的特点有助于法医在鉴定过程中对杀人后自杀案件做出快速、准确地判断。  相似文献   

4.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5.
对15例杀人伪装的浅析张甫波杀人伪装案是指案犯在非法剥夺他人性命以后为掩盖罪行,逃避打击,采用各种手段将尸体进行处理,伪装成自杀、意外事故或疾病死亡的一种复杂案件。以下是我市十几年来发生的杀人伪装的案例,现加以总结剖析。见表1表2。表1被害人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均不成熟,常成为某些他杀案中的受害者。受害小儿尸检上与成人尸检比较有其一定的特点,国内文献尚未见有这方面的尸检报告。现将10年来受理的他杀案中小儿尸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实例资料分析资料来源于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的法医尸检档案,从中选出经破案后证实为他杀案件的受害者110例,年龄均在14周岁以下。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最小者仅有23天,3岁以上小儿占多数,共87例。死因以机械性损伤最多见,共69例,其次为机械性窒息38例(表1)。中毒3例(氟乙酸氨中毒2例,有机磷中毒1例)。死…  相似文献   

7.
利用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件 ,由于尸体上有明显损伤 ,现场有大量血迹 ,极易引起人们的质疑。掌握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的特点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收集近 5年间本地区所检验的 9例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例资料 ,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资料来源于本区 1997年至 2 0 0 1年间法医检验案例 ,其中自伤直接导致死亡 7例 ,自伤未死再自缢、服毒死亡各 1例。死者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其中 4 0岁以上者 7例。 7例因失恋、离异、夫妻不和等自杀 ,其中5例…  相似文献   

8.
崔征 《法制与社会》2010,(12):61-62
罗纳德·奥普斯欲借父之手杀害其母,反将恰巧跳楼自杀的本人杀死的美国奇案曾震惊世界,罗纳德·奥普斯最终被认定为自杀。若将案件置于中国法律制度下重新审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跳楼行为构成自杀既遂,其“借枪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本文认为分析他杀故意下的自杀行为的性质,关键是判断行为人行为的个数,进而把他杀故意下的自杀行为分为两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
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界限李恩慈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界限,在刑法理论上有不同的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1)阶段行为说。认为受贿罪的既遂,应以受贿人承诺为行贿人谋取利益为标准。其中索贿的应从实施索取准贿行为之时为受贿既遂。(2)实际控制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以抢劫汽车为目的的杀人案件已成为新的经济形势下一种新的作案方式,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更为突出。本文对1993-2000年本地区所侦破的40例抢车杀人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就抢车杀人这一案件形式的特点和法医检案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分析1.1被害人的性别与年龄在40例抢车杀人案中,受害人数40人,均为男性,年龄界于23~45岁之间。其中死亡38例,存活2例(重伤…  相似文献   

11.
论抢劫罪八种情形的既遂与未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抢劫罪既遂之标准,历来有争议。对1979年刑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抢劫罪,大致有四种观点:1.认为抢劫罪属侵犯财产罪,应当以是否抢得财物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2.认为抢劫罪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也侵犯人身权利,因此,不论是否抢得了财物,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抢劫既遂;3.认为1979年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的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4.认为应当以是否成立结合犯为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  相似文献   

12.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13.
168例自杀案浅析赵成军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441900)本文通过对丹江口市1984年~1993年自杀死亡案件168例的收集整理,并对自杀的方式、原因及自杀者本人的基本情况、自杀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资料分析1、性别:男性72例(42....  相似文献   

14.
集体谋杀或自杀常见于西方的宗教集团,当他们认为世界末日来临或想升天堂时,常采用集中死亡的方式,法语称secte或meurtrecollective。其死亡人数众多,采取的方式亦离奇,使常人不可思议,且往往充满神秘色彩。因国内近年鲜见此类案件,故作者复习了瑞士洛桑大学法医研究所检验的两起宗教集团死亡案的全部档案,现报告于后。案情资料:两起案件均发生在1994年10月5日前。10月5日凌晨,人们首先发现一位72岁叫GA的男性死于Cheiry村家中,警方在寻找死者的汽车时,发现当地一个叫太阳庙(TemPlesolaire)的小教堂有22具尸体。在另一处叫…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为白色无味的杀鼠剂,对人及哺乳动物有剧毒。能引起二次中毒、污染环境。1991年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但直至目前,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仍相当严重。被冠以多种不同商品名的毒鼠强仍在城乡广泛用来灭鼠。由于毒鼠强易得.近几年来被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群体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此类案件鉴定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两案13例毒鼠强群体中毒被害人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平原地区农村井尸案发案率较高,自1990年至2013年,笔者单位共受理井尸案68起,约占法医出死亡案件现场总数的7%。68起井尸案中,他杀案件12起,约占18%;有明显自杀动机的占60%,其余22%可排除他杀但自杀或意外不能确定。现就井尸案中他杀案件法医鉴定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1井尸案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EOS-BBI蛋白染色剂联用显现血指印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件资料 2007年1月16日13时许,淄博市某小区17号楼六楼东户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在房间内发现一具烧焦的女尸,遂拨打110报警。经法医初步检验,确定为一起杀人焚尸案件。由于犯罪分子纵火和消防队员灭火,现场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现场地面有灭火留下的约1cm深的积水。房间内的残余物品由于长时间的浓烟熏污,表面均覆盖有一层烟尘。  相似文献   

18.
肖安 《法医学杂志》1994,10(1):35-36
暗示作用与法医临床学鉴定肖安(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株洲412000)1.暗示在法医临床学的应用案例笔者对7例案件用暗示方法进行鉴定,取得理想效果,现将4例典型案例报告如下:案1:某女,因土地纷纷被人用钩索扁担的铁钩伤及左额部,左额有1.5cm挫...  相似文献   

19.
8例眩晕停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停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自杀、他杀者少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共收集眩晕停中毒死亡者1例,误服中毒者7例,并进行了系统的法医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情况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29岁。其中自杀1例(29岁女性),服药量2625mg;误服中毒7例,为3~4岁儿童,服药量为445mg~650mg。1.2临床表现和尸体征象8例眩晕停中毒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除表1中所列症状、体征外,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3例,临床症状例数临床症状例数口咽部干燥2躁狂或躁动不安4声音嘶哑或构音困难3意…  相似文献   

20.
1简要案情1999年某日,在城关镇董沟村的干沟内发现一具被掩埋的男尸。经法医检验,尸体轻度腐败,头面部有多处钝器伤,已经死亡30天左右,此系杀人移尸现场。在现场未找到痕迹物证和证明死者身份物品的情况下,经反复对死者每件衣物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在绿色棉大衣的左前襟内侧发现了“马某某”三个模糊字迹,为尽快查清死者身源,利用红外反射照相,对棉大衣上的字迹拍照后,认定为“马文涛”(见图1、2)。查明了尸源,并发现距移尸现场20公里的杀人现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及两名同案犯。2使用器材135单反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