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那些身怀绝技的红头瑶妇女,竟然用他们那双手,将人类早期耕作的历史与传统如诗如梦地再现出来——坐落在哀牢山南部红河南岸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有不少红头瑶聚居的村子,板板桥就是其中一个。1999年2月,为了对红头瑶妇女的服饰作一全面的探询,我到了板板桥村。板板桥离县城仅3公里,全村150多户人家都是红头瑶,由于历史上与外界交往。联姻的不多,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至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古老的文化遗迹。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这一支瑶族自称“育勉”,外人根据他们服饰的特点,称他们红头瑶。他…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3.
瑶族称谓     
荔波县瑶山瑶族 ,自称“董家” (to 55 mo55) ,意思是 :“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意为“瑶人”。因瑶山瑶族男子身着白色五指绣花齐膝短裤 ,汉族称之为“白裤瑶”、“花裤瑶”。荔波县瑶麓瑶族 ,自称“努侯” (nu55hou33) ,意思为“着我们这种服装的人”。水族称之为“谬六” (miou35lo55)意为“苗六人”。荔波县瑶埃瑶族 ,自称“东蒙” (tu 33 mu 33) ,意思是“我们是这种人”。布依族称之为“尤”( ou2 1 ) ,意为“瑶人”。因瑶族男子身着灰色长衫 ,汉族称为“长衫瑶”。望谟县油迈瑶族 ,自称“满” (ma 55) ,意思…  相似文献   

4.
上一期,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分支——瑶医学及其继承人之一覃迅云的故事。现在,我们将从瑶医的历史着手,向读者展示丰富灿烂的瑶医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朴自然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距桂林200公里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集中生活着瑶族的五大分支(茶山瑶、盘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五上金秀,并感叹说:“中国研究瑶族的中心在金秀。”因而,金秀又有“第一瑶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的瑶族山瑶支系,是清雍正年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果、田东、德保等地迁来,部分从越南迁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富宁山瑶又称“过山瑶”,自称“亚”,语言属汉藏语系苗语支,不能与瑶族靛瑶、板瑶两个支系互通语言,  相似文献   

6.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瑶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86年统计,瑶族人口达165,8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5%由平地瑶和过山瑶两大族系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试从称谓、居住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语言文字、服饰和丧葬八个方面谈谈平地瑶与过山瑶之异同。  相似文献   

7.
贵州南部的白裤瑶曾庆南白裤瑶是瑶族的一支,因男子皆着白裤而闻名。整个瑶族共213万人,分散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毗连地带。瑶族的其他称呼达300余种,或以服饰颜色得名,或因头饰、胸饰、发型特点而得名,也有的因居住地域不同...  相似文献   

8.
张苑 《今日民族》2016,(11):24-25
正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州东南端的河口县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全县辖6个乡镇,居住着汉、瑶、苗、壮、傣、彝、布依等民族,总人口10.47万人,其中瑶族人口有23370人,占23.5%。河口境内的瑶族有蓝靛瑶、白线瑶、沙瑶、红头瑶四个支系。河口瑶族在6个乡镇均有分布,据瑶族家谱《路祖图》记载,他们的祖先唐代住在湖南,宋代逐步向广东、广西迁移,清初又逐步向云南迁移。有的经富宁、广南、文山、屏边迁入河口,有的由富宁经麻栗坡、马关迁入河口,有的由广西进入越南,再由越南迁入河口。由于相对聚居,民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多,传统婚俗更是内涵丰富、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拥有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共有5个支系,分别是茶山瑶、山子瑶、花蓝瑶、盘瑶和坳瑶。这5个支系因其源流、信仰、习俗、语言、文化和服饰的不同,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瑶族风情,有着纯朴的民风和奇特的民俗。距县城20公里的金秀镇六段民俗旅游村,是茶山瑶聚居的瑶寨。寨中民居修建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房屋保存完好,依山傍水,一条巷道穿寨而过,60多户瑶家分居于巷道两侧,建筑以青砖碧瓦吊脚楼为主,雕龙刻凤,制作工艺精美,古色古香,是体验瑶族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遗爱大瑶山     
言君 《传承》2008,(11):12-15
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因为大瑶山主体部分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故又叫金秀大瑶山。境内居住着盘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茶山瑶5个瑶族支系,是我国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费孝通说:"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费孝通是蜚声中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11.
跳动的火焰     
瑶族服饰是瑶族无声的语言,是瑶族的“民族标识”,它被注入了圣洁的民族灵魂,注入了以服饰文明绘成的串串精彩绝美的物质文明瑰宝,它洋溢着的古典格调,千百年来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苗族和瑶族的历史渊源关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目前在不少问题上认识尚不能达到一致,但是,苗族和瑶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同源于一个古苗瑶部落则已为汉文献所记载,为这两个民族语言的同源词、语法以及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图腾崇拜等大量的共同性所证明,也为大多数历史、民族和语言学家所公认。正因为这两个民族在各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点,因此在解放前不少人认为苗与瑶就是一个民族,“瑶人裔出于苗”。常把苗当作瑶,把瑶当作苗;有的人认为苗族因为避免反动统治的徭役而退居山地成为“无徭人”,瑶族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苗族迁徙入湘黔的为苗,入湘南、桂、粤的则为瑶等等。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它却反映了苗族与瑶族的密切关系。由于苗族与瑶族的渊源关系已经明朗,本文就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无谓的复述,在此专就苗族与瑶族的历史分化问题即古代苗瑶部落集团何时分化这一问题,从现代  相似文献   

13.
瑶麓,是贵州省荔波县东北约35公里处的一个瑶族聚居桂村寨,建有理族乡,因此,瑶麓又是一个民族乡的名称。全乡有220余户,1300多人,有韦、覃、卢、欧、常、莫门姓,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接近苗语支,当地汉族或汉文史籍称之为“青瑶”、“青裤瑶”、“黑瑶”或“黑裤瑶”等;自称为nu55mhou22。瑶族定居于这里并从事农业的时间不长,而当他们定居于这里之时恰好又是从游措转向定居农业的时候,因经济转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对这些转型中的婚姻与人口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当前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节庆     
《台声》2005,(10)
Sun.Mon.Tue.Wed.1320226初五9初八十二15十四十九21二十小雪30廿九12三十14十三16十五28廿七27廿六十月 彝族十月年 彝族过去使用十月太阳历,形成了与历法相应的年俗。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过年时,先敬天祭祖,再到各家共饮“转转酒”,还有赛马、角力等活动。瑶族耍歌堂 又称“秋割节”。瑶族中的盘瑶和八排瑶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传说这天是瑶族祖神盘古王的生日,故先行祭祖仪式,后歌舞狂欢,燃起篝火,以庆丰收。丰收节台湾高山族排湾人的节日,多在农历十月粮食进仓后,择吉日进行。节日里,各个部落都举行盛会,在…  相似文献   

15.
桂中山区是个神秘深藏的所在,也是一个养育色彩的摇篮。瑶族同胞世代在大山的环抱里依偎,也就从大自然的启迪中,领悟了色彩美的魅力,并因之有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情操。这是一个十分爱美的民族。然而,迫于重重大山的阻隔和游耕生活的困窘,审美理想多半只能体现在自我观照之中,于是顺理成章,也就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向青天,向大地,向自然万物顽强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色彩和姿容。如同民族歌舞、民间传说和其他风情习俗一样,瑶族的服饰也在表达这个山地民族火一样的性格和激情。同时,它的每一种穿戴,每一份饰缀,乃至每一道花纹,每一片色…  相似文献   

16.
关于岭南瑶族的来源问题,前人认为其先民是荆蛮,汉以后称武陵蛮、五溪蛮、长沙蛮,隋唐之际始从武陵南迁进入岭南,“然而较大量的迁入则在宋以后,到元明两代,瑶族迁入两广境内的人数越来越多。”笔者于一九七九年曾著文认为,瑶族先民在隋唐之前、秦汉之际已居住岭南之粤北,其来源可能是多元的,特别是古代岭南土著(俚僚)与瑶有密切关系;岭南宋代已遍布瑶族,“宋以后较大量迁入岭南”之说,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7.
早在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语言调查工作队对国内瑶语进行了调查,由于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调查的重点是放在广西。多年来,贵州本身对贵州的瑶语没有进行过调查,因此对瑶语的具体情况了解很少。近几年在民族识别中,省人民政府文件提出要对荔波的“长袍瑶”和望谟的“油迈”瑶进行识别,这也牵涉到对他们的语言必须进行了解。1983年贵州社会科学院、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民族学院等单位组织对贵州月亮山民族地区进行综合考察,这里又是瑶族较聚居的地区,在考察瑶族的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同样要考察瑶族的语言状况。从民族语言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更需要积累这方面的语言资料。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参加了月亮山地区的综合考察。实践证明,这次对贵州瑶族的语言作全面的调查是非常及时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瑶族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共有一百二十五万多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瑶语比较复杂,总的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少数属于苗语支)。称谓有盘瑶、过山瑶、背篓瑶、蓝靛瑶、茶山瑶、平地瑶、板瑶、白衭瑶等三十多种。关于瑶族族源问题,我国史籍记载颇多,说法比较混乱,民间传说也不甚相同,古今中外学者曾作过不少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探讨性的论著,看法也多纷歧。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瑶族的族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7日,与越南广宁省海河县广德社板促村接壤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高林村的国门文化大院里,正上演着一场民族风情浓郁、地道传统的瑶族非遗表演展示。除了国门大舞台,村里还修建了大板瑶服饰展示馆、瑶族刺绣展示馆、国门陀螺竞技场等一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让这个中越边境的瑶族村群众享受到了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历史悠久民族之一。是长沙武陵蛮的后裔。从南北朝到隋唐称“莫徭”。宋始有“徭人” 之称。元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歧视少数民族。将徭侮称为“”。解放后,实现民族平等,改“”为“瑶”。 本文试就瑶族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