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见面会上,许多面试官对应聘者的浮夸和油腔滑调颇有微辞:“语言反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讲话夸夸其谈,将来工作也不务实。“一位面试官表示,”诚信是招聘考虑的重点,一旦发现毕业生在简历中弄虚作假,就会被一票否决。“如何做才能增加求职的命中率呢?不妨看看下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或许连主办单位都未想到,目前在浦东乐凯大厦5楼举办的首届上海台资企业人才招聘专场场面会这样火爆,近50家在沪的台湾企业第一次联手招聘厂长、经理、工程师、会计师等中、高级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仅一天之内,就有3000多位应聘者蜂拥而入,颇有自信地竞争200“多个职位,其中有不少是师出名校的硕土生、本科生。笔者随意在场内询问了几位专程从浦西驱车赶来的交大、复旦、浙大的毕业生为何来此应聘,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看好台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如此多的35岁以下的高学历青年人才愿到台资企业一展才华,这就表明在沪的…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3日在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外资特路普公司的摊位挂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告示(见《京华日报》2002年3月4日,《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3月20日摘转)。该公司一副总经理说:“过去公司曾用过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但没有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们会有莫明其妙的优越感,浮躁而不务实。”现场记者就此又询问了10家招聘单位,其中8家有同感。一位电脑公司总经理很有感触:“我和一位名校毕业的人共事,结果项目遇到了困难他就撂摊走人了。”做软件开发的陈先生曾和两位名校毕业的人一起去美…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北大周其仁教授给出的答案之一,是邓“把企业家请回了中国。他执掌中国后不久,就高度肯定了历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荣毅仁……这位革命老人一次又一次耐心地问:允许这些企业家的存在,难道真的就危害了社会主义吗?”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可以用大量事实响亮回答当年的质疑:企业家的存在,不仅不会危害社会主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与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会向应聘者发问。而应聘者的回答将成为面试官考虑是否接受他的重要依据。对应聘者而言,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玄机”至关重要。本文对面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整理,并给出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参考答案。读者无需过分关注分析的细节,关键是要从这些分析中“悟”出面试的规律及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达到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6.
容小翔 《新东方》2000,(2):69-70
“傻子”棋王在我国山东省鱼台县杈子王村,有一个叫王不雨的“傻子”,年仅13岁。他目光呆滞,走路不辨东西南北,夏日炎炎之时,别人都躲在树荫下,他却坐在日头下,晒得大汗淋漓也不知躲避。他连简单的数学题1加1等于几也回答不出。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连小学大门都没进过的“傻子”,  相似文献   

7.
HR话吧     
《干部人事月报》2009,(7):51-51
“雷人”面试,雷倒了谁 近来一位求职者的“雷人”经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位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单位参加面试,竟然被三次问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几次类似的“雷人”面试后,这位求职者对流行于网络的面试常见题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整理出了自己的面试经典(简称“面经”),并把自己网络的昵称改为“雷人面霸”,此后再遇到“雷人”面试,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月报》2014,(1):94-94
一家招聘主管对应聘者进行面试,其中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令许多人落选。题目为: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挑两担水上山,给树浇水,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但会很费劲;二是挑一担水上山,你会轻松自如,还会有时间回家睡一觉。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很多人选择了第二种,只有一个小伙子选择了第一种,当招聘主管问他原因时,他说:“挑两担水虽然很辛苦,但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既然能做到为什么不去做呢?何况让树苗多喝一些水,它们就会长得更好。”最后这个小伙子被聘用了。招聘主管如此解释选中他的原因:“一个有能力承担两份责任的人,却只选择承担一份,这样的人,我们认定他是一个责任感较差的人。”  相似文献   

9.
户籍体制,改革绕不过的高山(上)贺铁光80年代初,作家路遥的力作《人生》问世产生的震荡,至今令世人记忆犹新。是什么造成了这位农村青年人生的不幸—他的青春梦想被现实撞得粉碎,当时人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今天,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会容易得多:是与生俱在的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再掀高潮。然而,人才市场却筑起了“性别壁垒”。据报道,一位IT专业的女研究生怀揣着学位证、翻译证、软件工程师证前去应聘,尽管学历高、能力强,却因“只招男生”而被多家公司拒之门外。现实中,这位女生的遭遇并非特例。近年来,招聘中“限男生”、“男性优先”的字眼屡见不鲜,越来越多条件好、成绩优的“天之骄女”品尝到了就业的酸楚。  相似文献   

11.
前两天,一位友人问我是否听说过“0-1等式三角”,我说没有。于是,他找来一张纸,写下了这样两个三角形的等式方程:他把纸递给我看。我只扫了一眼,就没好气地说:“你真是无聊,0+0当然等于0,你加到天黑它还是等于0,1+1=2,这个连3岁的孩子都知道!”我瞥了他一眼,“无聊的人搞这些无聊的东西,你不会是想让我做陈景润、华罗庚,搞数学,然后搞‘哥德巴赫猜想’吧?”我随手把纸条扔给了他。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又把纸条递给我,说:“你再仔细看看,别把它当成简单的数学等式。”我看了看,依旧弄不清其中有何玄机,便摇了摇头说…  相似文献   

12.
古时候,有位智者,点什么东西都能成金。一次他得了重病,倒在了一家农舍前。有位农民看到后,救了他。智者非常感激这位农民,为表谢意,把这位农民家所有的东西包括房子都点成了金子。然而,那位农民并不满意,要求智者把他家所有的东西再点回原来的样子。智者很吃惊,问为何?农民回答说:“这么多金子不是福,而是祸。”农民进一步说:“金子多了强盗必然来打劫,使我日夜不能安宁;金子多了,有人必想来谋财害我,惹来杀身之祸;金子多了,儿女们必会因为有钱而不再努力,坐吃山空,没有本事,等于把他们害了。我只想求你教我一点点金…  相似文献   

13.
1+1=?     
恐怕谁都差不多,小时候最先学会计算,也最有把握的就是“1+1”。我一直认为,这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算术题,只有一个答案,便是“2”。但不知是知识老化,还是别的原因,有时“1+1”等于多少这样简单的问题竟让我不知所措。有报道称,“1+1”可以大于2。这篇通讯说,在国企改革中,如果企业兼并只在小的、弱的之间进行,或拘泥于大小、强弱之间的兼并,这种“1+1”只能等于2。但如果是强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构成“强强合并”的“1+1”,那就可以大于2。这种“大于2”的效应对我来说觉得有些新鲜。 余兴未尽,另一篇文章又称,在一些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有位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了个帖子说,他们学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有一家公司的招聘要求里竟然有这样的规定:属狗的不要。原因是老板算命时被告知,他和属狗的相克。这个案例或许是很极端的,但却折射出就业歧视在中国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会克制     
《干部人事月报》2011,(6):94-94
梵高在选择绘画生涯之前,曾在一个矿区当牧师。一天,他和矿工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感受到巨大的恐惧:颤抖的铁索轧轧作晌,厢板不停地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沉默无语,听凭升降机将他们送向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但有一位老矿工始终神态自若,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引起他的注意,到井下后,梵高悄悄地问那位老工人:“您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回答说:“不,我永远不会习惯,永远会感到害怕,只不过我学会了克制。”  相似文献   

16.
求职难!应届毕业生求职更难!大专生求职更是难上加难!唉声叹气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有些人一看到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就打退堂鼓:看来,我是没戏了,别自讨没趣儿了,还不是碰壁吗?不仅很多应届毕业生这么想,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也这么说。但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规则是一扇门。我想,招聘的条件也无非是一扇门。门是什么?是供人进进出出的,是可以推开的。你敢推,巧妙地推,完全有可能轻而易举地进入门中。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看一看彼———招聘方的情况。撇开骗局不谈,认真的招聘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威尔逊,在一次演讲中刚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人高声叫骂:“喂!狗屎!垃圾!”显然,这个捣蛋分子是有意要给威尔逊难堪,破坏他的演讲。面对突如其来的辱骂,威尔逊的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但他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会讲到你所提出的有关环保的问题。”他的机智反应和诙谐回答,令全场听众纷纷鼓掌喝彩,从而稳定了局面,化解了因他人挑衅造成的窘境,使得演讲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19.
轻松地带     
▲教育宿铁汉▲为了开短会,我们把开会地点选在这里朱长青▲你好点儿了没有?(文强荐)▲新婚(李枫荐)▲相马(张国成荐)小幽默诡辩词囚犯被指控偷了别人的马。检查官念完起诉书后,用严厉的口气问他:“你是不是犯了罪?”犯人说:“我被带到法庭来不就是要弄清这个问题吗?”太晚了歌舞团招聘舞蹈女演员,一位小姐寄去照片应招,团长约她面谈。团长:“可惜你来得太晚了。”小姐:“我接到通知立刻就来了,怎么会晚?”团长:“我的意思是你照这张照片的那一年就应该来。”不该问在动物园里,一位女士问饲养员:“那头河马是公的还是…  相似文献   

20.
小保:最近为找一个适合于我的工作,我先后去过几家公司应聘,我发现有的公司招聘人员很无聊,问及了我很多与劳动无关的东西,如已婚夫妻感情如何,如未婚是否正在热恋。如何看待性问题,如何应对性解放,如何理解性骚扰。有的还搞些类似“树上有七只鸟”之类的“智力测验”。我想通过贵刊问一下,求职者对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提出所有的问题都得回答,都要如实回答吗,有些问题有回答的必要吗?玉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