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星 《当代广西》2012,(20):8-13
年年聚首共襄盛举。合作共赢大展宏图。从“合作之水”到“合作印鉴”,从“珠联璧合”到“同舟共进”……已经连续9年成功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奏响了友好合作的最强音,绘出了互利共赢的绚丽画卷。  相似文献   

2.
苏平 《八桂侨刊》2004,(4):25-26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我们的媒体提供了一个全面、广泛的对外报道平台。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对外报道,我们要多从东盟受众的角度来考虑,不仅要介绍博览会为广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更要介绍博览会是一种“双赢”、“多赢”的选择,要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对东盟各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7,(22):24-25
10月28日,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要、专家学者与工商界精英,会聚中国与东盟工商界最高级别的盛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话“天下经济大势”。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10,(3):26-2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全面建成。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建设会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融合的“加速剂”。  相似文献   

5.
苏星 《当代广西》2012,(20):20-23
从199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至今,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走过了21个春秋。21年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仅有79.6亿美元,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快速增长至362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庾新顺 《传承》2013,(10):6-7
2013年是中国一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过去的十年,中国与东盟关系开创了“黄金十年”。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区,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十年来,自治区党委领导全区各族人民举全区之力承办好每一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不遗余力助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2013年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南宁参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馆时指出,广西要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迈向“钻石十年”的重大机遇,紧密对接东盟这个六亿人口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的独特区位优势,努力建设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广西将坚持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紧抓区域合作的新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广西建成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开创广西经济社会腾飞的“钻石十年”。为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发挥党史资政作用,本刊特别策划推出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与广西发展”资政研究课题组(蓝永信、覃坚谨执笔)“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与广西发展”系列报告。  相似文献   

7.
杨清 《传承》2006,(9):10-11
2006年8月6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到南宁检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对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表示满意,对广西提出的中国与东盟“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表示肯定。他强调,要加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时效意识、协作意识和勤俭办外事意识,确保“三会”举办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06,(11):5-5
随着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相继在广西举行,拥有18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提速”。10月30日,在纪念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为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加强战略协作”、“丰富合作内涵”、“维护共同安全”、“密切人文交流”等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9.
蒋玲 《今日广西》2010,(9):22-23
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艺术交融的推进,而文化艺术的交融,对于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中凸显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菁  莫丽君 《当代广西》2008,(15):36-37
在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五年内邀请1000名东盟青少年访华,在第十一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又倡议“继续邀请东盟青少年访华,主办青年营、夏令营、青年企业家论坛等交流对话项目”。中国随后积极邀请东盟青年代表来华访问交流,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青年、尤其是广西与东盟青年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打造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3,(18):14-15
本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主题为“推进互联互通,深化行业合作”。中国与东盟双方都积极推动互联互通,加速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电信、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呼吁构建亚洲互联互通融资平台,抓好信息、通关、质检等制度标准的衔接,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旅游、民间往来提供便利,以求创造更大的“合作红利”。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1日,东盟出口到中国的部分农产品逐步实现零关税,一些低价水果开始涌进国门,不少业内人士惊呼“狼来了”。这几年,零关税如同一把双刃剑,让果农有得有失,果农们从手足无措到开始从容应对。今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简称:自贸区)建成,中国和东盟将对包括蔬菜、水果、机电、化学制品、纺织品和服装等约7000种产品实行零关税。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6,(13):48-48
时间:2006年6月9日 ̄12日地点:北京朝阳公园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根据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并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普遍欢迎,从2004年开始由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第一、第二届博览会都有我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东盟秘书长、11国经贸部长以及100多位副部级以上贵宾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共识走向务实,从政府走向市场,从一般走向深入。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跻身全国大型展会之列。这次“文化舟”活动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朝阳…  相似文献   

14.
钟振 《当代广西》2008,(22):14-16
当世界金融正遭受着滚滚洪流冲击之时,中国与东盟之间同心合力架起了坚固的合作金桥。10月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共同努力和各方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世界对南宁的关注,除了她的绿色,还有她无限的商机和开放的姿态。在互联网上点击南宁,弹出率最高的当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已让南宁的城市发展与“东盟”、“开放”和“与国际接轨”连为一体。今年2月18日通过的《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李静 《今日广西》2010,(20):10-13
这一年,历史终将会记下厚重的一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0+1”迎着新年的阳光,站在新起点上……  相似文献   

17.
走进博览会     
《今日广西》2010,(5):26-27
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10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10,(5):28-31
2004年11月6日,一个令中国与东盟各国乃至全球多少人心情激荡、热切向往并积极参与的盛会——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9.
卢松见  钟振 《当代广西》2010,(22):M0002-M0002
站上自贸区时代的新起点,共享自贸区建成的丰硕成果。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把自贸区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传导给中国与东盟的企业,促进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9月,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始磋商“南海行为准则”。一直以来,如何推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声索国之间的外交分歧点。但是,近两年来,东盟内部要求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共识日趋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目前呈现出的新局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