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政策具有多元价值取向。有效的公共政策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不同向度的要求,以此推动公共利益的完整实现。然而,多元价值彼此冲突的事实却使得公共政策选择经常陷于“悲剧性抉择”的困境之中,公共政策经常要在这些诸“善”中进行排他性选择。如何有效解决因价值冲突而引起的价值适用上的选择困境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以及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稳固。对公共政策进行价值分析、价值排序、价值妥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是现代多元社会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的政治社会实践中,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表现是多维度的。围绕着解决和处理“一”与“多”的关系,我国逐步建构了“一主多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形成了以统一战线为核心的实践组织系统,不断完善民主包容的执政理念,在制度、组织和理念的协调并进中有效解决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研究和总结我国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的总体格局、内在逻辑、历史经验,对于实现多元社会力量的整合、提高统战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当下中国多元文化与人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多元化已然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已经形成。多元文化造成了当下中国社会人们在文化选择的茫然、价值取向的困惑、精神信仰的迷失、民族精神的淡化,由此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这需要构建起“一主多元、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文化.重塑人们健康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贵阳城市文化基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历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等构成了多元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建国之初的一元文化主义到20世纪中期的二元文化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政策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既有其历史成因,也有其现实环境。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在协调与解决多民族国家共存的族裔矛盾、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上具有相当大的示范作用。但是,制定政策的理想性与政策执行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政策存在的短暂历史空间以及移民源国复杂而又多样的文化差异性,注定了其在实施过程中步履维艰。因而,了解与分析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所给予的训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先生所创立的"多元一体"理论是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一把金钥匙,这一理论不仅准确的表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实里的客观格局,同时也揭示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南北朝时期的拓跋鲜卑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其融入华夏民族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典型范例,它揭示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中不断从政治强制走向文化自觉、从格格不入走向潜移默化、从分裂格局走向一体多元的基本历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多元文化在学校中广泛传播,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也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坚持文化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文化选择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目手公共决策利益博弈的模式选择是多元的,主要在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等之间的选择。如何进行选择,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政存‘拱决策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治共识是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制度化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剧烈碰撞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对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共识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发展,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巩固。鉴于此,本文从强化政治共识教育的角度,进一步探索对各民主党派强化政治共识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和政府集全国人民智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历史选择。因此,必须在明晰现代国家治理的内涵、必要性和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历程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服务型政府、"多元共治"体系等五个方面探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多元府际关系研究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必须辨明自身位置、破除窠臼羁绊、揭示政府网络秘密,提升到俯视整体的高度,回溯历史与瞻望前景结合以找准方向。总体性治理注重分化与综合,尊重历史发展与审慎理性;基于个体的总体性,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多元行政主体职责不清和各自为政的迷失困境;立足历史的总体性,在法治框架内于连续的共时态中归结出多元政府间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贫困治理必须依靠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介入。脱贫攻坚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不仅是贫困治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范畴,也是贫困治理的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这种历史必然,是由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决定的,是顺应全球治理模式革新的时代应答,是完善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时代选择,是提升贫困治理绩效,满足贫困结构和帮扶需求多样化变动性的时代需要。要开创多元主体多维联动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必须着力构建好切实可行的协同角色认知机制,科学管用的协同理念引领机制,高效运转的协同行为优化机制,务求实效的协同能力提升机制,统筹兼顾的协同利益平衡机制,全面有力的协同文化培育机制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权力向社会的分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的权力制约机制在现代化社会中逐渐暴露其缺陷,因此,强调建立公民社会,以多元社会力量制衡公共权力已经成为人们新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历史选择     
历史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历史选择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同时对客观规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的多语政策与双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的现实,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是其经济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而来,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历史和现实,着重从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相统一的唯物史观高度,论证了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由于含有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新技术变革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信息安全正在告别传统的病毒感染、网站被黑及资源滥用阶段,进入复杂多元、综合交互的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乡村平安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平安乡村治理应在治理动因、治理主体、治理模式和治理成效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选取H市Z区YS镇作为观察对象发现,其多元共治视域下乡村平安建设选择了“五治融合”的路径,作为个案经验的启示意义在于,乡村平安建设应关注乡村文化与社会秩序的深度关联和多元共治主体的互动实践,重视情感治理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德育息息相关。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势必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冲击,道德选择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凸显的新理念。当前,加强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有效措施,也是呼应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提高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0.
法律人类学视角下的法的概念与法律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什么?人类学提供了法律多元的图景,为人们认识活法提供了一种颇具解释力的说明。在多种规则共存的背景下,选择何种规则作为行为的准则其结果自然不同,一旦行为人没有选择国家制定法,国家法就失灵了。那么,是否存在着法律多元的合理性?在法律多元的背景下,法律失灵是合理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