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反映了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能性。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应对双方战略互疑,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拓展双方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关系展望周林近几年来,中美关系坎坎坷坷,冲突迭起。目前,中美紧张关系似已过去。但是,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未来几年里,中美贸易关系如何,仍为世人所瞩目,更是中美各界人士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本文试做些分析和预测。一、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3.
凌胜利  魏斯莹 《外交评论》2013,30(1):151-154
2012年10月27—28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未来五年的中美关系:议题与挑战"中美学者战略对话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对话。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卢静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外交学院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外交部美大司蔡伟副司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美国进步研究中心梅勒妮·哈特女士先后致辞,认为就未来五年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极为复杂,中美关系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今后也不可能坦途一片。仔细分析两国关系的坎坷历程,总的趋势还是积极向好的,中美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中美之间正在形成的新型大国关系,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需求,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双方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交往密切但互信度有限,在经贸金融领域广泛合作但冲突和纷争持续不已,在人文领域中深化交流,相互影响又彼此设防,在国际事务中责任相同、诉求相近但也常常立场相左。所以,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基础既牢固又脆弱,双方对此必须有清醒估计,都有责任精心进行维护和经营。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就当前而言,首先要在亚太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美国应站在全球战略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谨言慎行,真正践行两国领导人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做出的“支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21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的庄严承诺,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是美国对华政策深度调整的结果,根源于中美关系框架内不同性质的力量发生实质演变。中美货物贸易逆差是全球价值链体系内东亚区域整合的必然结果,因而具有很强的不可逆特征。美国主动挑起贸易摩擦的时机选择体现了其战略考量。作为中美关系中重要的正面力量,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作用在不断弱化,政治、安全等负面力量不断发酵并呈现出主导中美关系走向的态势。此次中美史诗级贸易摩擦是美国社会对华负面力量不断叠加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文明的冲突”加剧了中美关系正负力量失衡并使天平逐渐向负面力量倾斜。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基于发展视角提出中国理性客观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战略意图是一国在外交政策中如何利用自己的实力实现目标的打算或规划.现实主义理论将国家战略意图分为维护现状和修正主义两种,实质上蕴含了新兴大国和主导大国之间的基本关系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模式.中美元首的庄园峰会就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设定了“总体概念”,为中美跳出大国政治的悲剧指明了方向,但双方对对方战略意图的疑虑被认为是一大阻碍因素.中美战略互疑的根源在于国际结构的变动、两国国内制度文化的差异和领导人因素.在三个层次的原因中,前两个因素既独立存在,又主要通过第三个因素发挥作用.因此,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事在人为”.文章认为,中美缓解战略互疑、建立战略互信也必须坚持事在人为的逻辑,以核和平与相互依赖为基底,充分发挥领导人的作用,加强战略沟通,相互尊重核心利益,拓展共同利益,深化各层次各领域的沟通交流机制建设,推进入文交流,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打造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小银球旋转乾坤——记中美“乒乓外交”翁明70年代初,以中美关系解冻、改善为起点的国际关系进程,带来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小小的乒乓球在这场时代大变革中起到了桥粱作用,“叭”的一声,震动了世界。这就是后来被广泛赞誉的小球推动了地球的“乒乓外交”。...  相似文献   

8.
《外交评论》2015,(5):1-20
中美关系正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战略分歧加大,中美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本文在对中美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分歧进行归纳与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这些分歧出现的背景与原因,探讨了中美之间出现冲突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化解思路。中美必须从战略层面把握和调整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积极采取措施落实新型大国伙伴关系的建设性和创造性内涵,成功渡过中美关系特殊的转型期,化解战略风险,保障战略稳定。  相似文献   

9.
经贸关系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 70年代初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被打开后 ,为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开辟了道路 ;80年代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但其间还时有起伏 ;90年代 ,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大步发展 ,已经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全球和地区稳定的战略性课题。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中美两国应该充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合作模式和合作道路。这种新型合作的根本原则就是“和而不同”。中美关系发展贯彻“和而不同”原则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围绕中美关系中的一些概念,如距离、差异和分歧等,必须予以重视、理解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定位发生转变,这使中美关系中的双边危机时有发生。但是中美危机的性质又促使双方在危机管理中恪守一定的“潜规则”,以避免危机的进一步升级。剖析1996年中美台海危机,在危机处理中双方所共同默守的“潜规则”是:中美在危机中的战略意图:双方目标的相容性、有限性;必须让对方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意图;沟通渠道的通畅、有效是双方了解对方意图的必要保障;双方对各自的行为有所克制,自我约束,留有余地;在危机管理手段上两手(斗争和谈判)并用;危机决策机制的科学化。在历经数次危机的磨合之后,中美危机管理体制仍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会议,使气候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议题之一。在中美关系中,气候外交合作成为高层对话的重点诉求并被纳入中美战略对话的框架。美国奥巴马政府改弦更张,把气候外交作为其国家战略的优先考虑之列。中国政府也认识到气候外交的战略意义,无论面对国内形势还是国际压力,气候外交都不可回避。对中美气候外交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两国在气候外交领域的共识与分歧。通过对化解分歧的展望,两国有希望扩大共识,实现战略合作,使气候外交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系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美在世界大棋盘上博弈,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左右世界大势.中美在亚太地区博弈.美国通过在该地区“拉帮结派”增大其总体战略力量,并希望中国“四面树敌”.中国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应在不同维度的周边外交棋盘上以平等态度睦邻、友邻、尊邻,努力“四面争友”,避免将周边国家进一步推向美国全球战略的怀抱.中美在各自的特殊时期博弈.两国都对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都缺乏对对方的信任.同时,影响两国外交的国内因素也日趋多元、复杂.中国的战略对策必须建立在对美国真实战略意图的准确把握之上,否则就可能上大当、吃大亏.中美在日益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中博弈.中国必须改变仅仅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军费多少来衡量国家实力的浅薄认识,对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判断,必须以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作为基础.战略制定者必须对现代科技具有深刻理解,才能对中美总体实力对比做出准确判断.中美在信息网络化空间博弈.网络安全问题正在中美关系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严重影响着双方对威胁的理解.中美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博弈.尽管五角大楼曾预计战争将在2020年“定义”人类生活,但也有美国学者认为2012年至2022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中美创新之战”,因为理智最终会占上风,人类会以创新与技术来解决真正重大的问题:人的生存而非杀戮.  相似文献   

14.
中美战略关系经过30多年发展的累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转型和超越已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国际格局的快速转换使中美战略认知清晰化的难度明显增大,战略认知不确定导致战略调整难以到位,战略调整不到位直接影币两国战略良性互动和关系的稳定发展。美方作为中美关系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应该更加主动地采取实质性行动。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大国关系之一,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邓小平以坚定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美关系的精辟论述,并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中,邓小平有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对解决当前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的过程中,罗马尼亚是促成中美和解的三个主要渠道之一。罗马尼亚在其中虽不是最重要的角色,却也起到了某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中美和解艰难起步的初期“帮了很大的忙”:最早承担了在中美之间传话的使命;和巴基斯坦渠道一起帮助恢复了中美间直接对话的华沙渠道;在巴基斯坦已成为中美对话的主渠道之后,仍在中美之间传递了一些重要口信,促成了“波罗行动”。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在约60年间经历了从相互敌视到战略合作直至合作伙伴关系的戏剧性演变.中美两国人民的情智相长和文化价值观上的共通性,对中美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具有持久的凝结作用;两国外交互动的成功经验为双边合作关系的稳定、持续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这说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不只是追求自身国家利益,还会让渡利益,像中、美这样的大国是能够能有所作为、造福世界的.只要汲取历史经验,以尊重、信任和合作态度建设性地处理相互关系,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就一定能不断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一方面不仅在多个领域存在利益的交汇点,而且在战略目标层面及对外政策上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寻求到对话和合作的空间,但另一方面双方在战略目标、利益趋向和政策框架上存在着本质区别,由此决定了中美关系具有和而不同、异而不和与和中有异、异而相争相互影响、各有侧重、交错推进的基本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在战略目标、利益趋向与政策框架的比较分析,揭示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马妍 《外交评论》2014,(6):157-164
<正>2014年10月13—15日,外交学院与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合办的中美中青年学者第二轮战略对话会议在华盛顿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以"未来中美关系互动中的共识与分歧"为主题,旨在为两国中青年学者提供坦诚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推动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双方首轮对话会议曾于2012年10月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共有来自中美各机构的20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中方机构包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的全局、中美关系的全局出发,中国一直十分重视中美关系,在1997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为中美关系的未来确定了目标和发展方向,但是中美关系也总是参杂着许多不和谐因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