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松斌  曹新广 《前进》2010,(4):34-37
当我们走进中国革命的历史隧道,探寻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轨迹,就不难发现,有一个影响着中国农村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小山村,或独领风骚,或崎岖坎坷,走过了60多年辉煌历程。她就是山西省平顺县的西沟村。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历经60年风雨,拥有了与时代同行、与妇女同步发展的60载辉煌成就。60年如一日,《中国妇运》沉淀积累记录了一个甲子的妇女事业。她大处有党政领导关心妇女事业,有妇联辛苦镌刻的座座丰碑;小处有妇联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有各级妇联人工作的真实写照,同时她也是一部妇女事业经验总结启示录、大事记。对于我而言,她则是悉心指导的良师、知心陪伴的益友,我在妇联岗位上成长的每一步,都有她的点播教诲,也因为有她,使我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不知不觉之中认识了妇联工作、认知了妇女事业、深入社会这个大学堂,逐步成为一名妇女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白薇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派戏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薇是中国现代女剧作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她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 ,充满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色彩。虽说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 ,现实主义仍是创作的主流 ,白薇也创作了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使她的戏剧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谢燕 《前沿》2013,(8):125-126
迟子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里普遍透露出一种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大爱。在日益异化的社会现实中,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低调和温情,文字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而且表达了她本人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的精神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很多人在她的作品里找了一种情怀,这就是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孟兰英 《今日浙江》2008,(13):54-55
她是一位奥运会冠军,有着“女蛙王”的称号;她是第一个接过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这和她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密不可分;由此她成为了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在临近北京奥运会之际,23岁的她选择了退役。她说,自己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一把剪刀、几张剪纸,没多会儿工夫,一只红色的小蝴蝶跃然纸上。今年82岁的张月仙老人是昆明尚义社区一位有名的剪纸艺人,在她的手下,各种人物、动物、花鸟虫草等形象栩栩如生,她的作品还曾获得中国剪纸艺术节金奖。如今,张月仙老人已经收了多名徒弟,她希望能将自己的剪纸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孔曦 《今日上海》2012,(12):29-31
传记发布 2012年8月20日下午五时许,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展中心活动区,“《中国魔女严荷芝》新书发布会”正在进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等领导和该书作者贝鲁平出席签售仪式并讲话。陈东说:严荷芝成立的上海虹影魔幻艺术团是一所民营院团,她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魔术发展之路。她有很强的演绎魅力,很高兴参加这个新书发布仪式,希望各位看看她的她的魔术,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8.
金涛 《今日广西》2008,(3):66-68
与许多“80后”作家相似,张悦然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父亲是中文系教授。小时候父母对她有很多期望,送她去学过画画、学过琴,还让她接受过书法之类的艺术教育。有些她做得还不错,但经常是很不投入。当时她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很想告诉父母她不喜欢学这么多东西,只是喜欢坐在那里发呆,后来她知识这是一种做梦的表现,从小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在那儿做梦。  相似文献   

9.
失音的画眉     
蕙是我大学同学,也是我在广东最好的朋友,离开广州前,我一直和她住在一起。还没有到广州之前,她曾写信给我,谈及一种宿命的忧伤,淡淡远远,却永远如影相随。信尾,她自嘲说自己前世定是一只失音的画眉。她是那种不漂亮但却极有味道的女孩子,和身边人的关系总是淡如流水,很难有人直入她的内心深处。她话不多,但一颦一笑都透着与生俱来的灵气。围着她转的男孩有很多,但聪明的她,知道怎样才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至于尴尬,她永远知道怎样与那些男孩保持最佳的距离。然而她却毫无理由地陷入了一场困境。她爱上了一个长她十岁的已婚男人,…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肖静我在苏州最早认识的“老外”是加拿大的爱玛女士,第一次见到她,她就告诉我她热爱中国的文化,她是冲苏州的文化而来。一到中国,她就浏览了苏州所有的园林,其中有几个园林的名字我这个“老苏州”还没有听说过。她说,苏州不能去和国外比高楼、比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1.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玛丽娅1947年12月21日出生在英国伯明翰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在兄弟姐妹10人中排行老二。她的父亲是伯明翰一所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使玛丽娅从小就勤奋好学、乐善好施。学生时代的玛丽娅就知道黄河、长城、“四大发明”,并且熟悉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她还知道中国是龙的故乡,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充满了向往,产生了“到中国去看看”的想法。1967年,玛丽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主攻音乐专业,兼学交响乐指挥。勤奋和聪颖,使她很快在众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何斌 《今日广西》2007,(18):39-40
5月22日,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主办的“2007年中国商务峰会”上,刚到任一个多月的中国新任驻英大使傅莹,在首次公开演讲中,便积极鼓动英国企业到中国来找机遇,还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发展是机遇》的主题演讲。 正如她当天在会上介绍的那样,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或许人们会认为,傅莹的运气不错,眼下良好的中英关系对于她开展工作一定很方便。然而,从上任后的一系列活动看,仍然会感受到她工作中所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何昆 《台声》1998,(11)
金秋九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天高气爽。首都北京在她最美丽的季节里迎来了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隆重召开。1998年8月31日至9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1300多名妇女代表,肩负全国5亿多妇女的重托,胸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心,聚集北京京西宾馆出席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妇女代表大会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也是保证中国妇女运动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共十五大指引的正确路线迈向ZI世纪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14.
都市红酒热     
11月27日,由《新食品》杂志社和杭州中田酒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澳酒旋风,引领潮流”活动在杭州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举行。澳贸委驻中国总领事Julia女士到会并致辞。她表示:澳大利亚方面非常重视高品质的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华东市场的未来发展,她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流酒商的加盟,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辉煌     
另一种辉煌忻文柯,杨烨花圈,灵枢,哀乐。人们含泪默默向死者──一个12岁的女孩告别。人丛中,竟有一大半是着警服的公安干警,这些素以刚强者著称的铮铮汉子,此时也将柔情局现。女孩双目紧闭。她不会想到会有那么多警察叔叔来为她送行,而她微微上翅的嘴角又似说明...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现代农业的一种国际竞争。可以形象地说,农业现代化犹如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农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有多高呢?需要进行国际比较。比较2008年的指标,大约有12%的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的指标为中等发达水平,34%的指标为初等发达水平,一半指标属于欠发达水平。中国农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到底有多少差距呢?农业劳动生产率,美国是中国的90多倍,日本和法国是中国的100多倍。  相似文献   

17.
出生在美丽的漓江边的赵春丽,是一位玻璃姑娘,身高不到50厘米,她从来不曾站起来过。她全身的骨头就像玻璃一样,一碰就碎。不幸的玻璃姑娘,认识了一位叫柏昆的美国青年,她的人生因此而改变。她踏上赴美之旅,在美国接受了几个月的治疗,病情有了很大好转。目前,她已回到家乡阳朔。2002年10月,当笔者对她进行采访时,玻璃姑娘那甜美而幸福的笑容是那么灿烂……中国玻璃姑娘牵动了克林顿的心36岁的柏昆自11年前留学来到中国,至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2001年3月,柏昆从中国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寄了一封信。柏昆在信…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9日,国产影片《暖》荣获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这无疑给中国电影注入一股暖流。一时间,该片主创人员集体亮相东京的照片占据了各类媒体的头版……其中那位乍一看并不觉有多妩媚,但有着绝对感染力笑容的女人紧紧“牵”住了我的视线,她就是《暖》片的女主角李佳。坦白说,她并不像一个演员,因为她没有一般演员的雕琢气及脂粉气,在她身上你能感受到她溢出的一种纯粹,像是几种纯色:时而是健康向上的绿、时而是洁净恬淡的白、时而是热情开朗的红、时而又像是鲜亮明快的黄;无论哪种境际折射出的色 那都是一种纯色。  相似文献   

19.
《人大建设》2008,(5):F0002-F0002
她有一颗善良的心,使10名残疾人有了就业机会而自强自立;她有一颗对社会的责任心,使70多名下岗工人重返工作岗位,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她有一颗朴实的心,使50多名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她就是郑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郑州市瑞利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聂银凤。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6)
埃德加·斯诺早期的成就与他的第一任妻子海伦·斯诺的支持和影响是分不开的。海伦·斯诺是一位未被充分关注的伟大女性,她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多贡献,她和埃德加·斯诺同样都是架设中美人民友谊桥梁的先驱。然而,她的成就与事迹鲜为人知,其在中国革命和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赞誉。《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欧美文学评论家王忠祥教授说:海伦·斯诺女士确实是"一位未被颂扬的伟大女性"。这与她一直帮助和支持她的丈夫斯诺的事业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