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代文化愚公”李公涛,是开封中国翰园碑林创建人,又是一位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在篆、隶、楷、行、草书方面的书法造诣都很高,尤其擅长草书。他书写的岳飞的词《满江红》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大有张旭、怀素之风,赤诚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怒发冲冠凭栏处”几字,仿佛一位怒目而视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为人们所熟悉的赵子岳老人,他既是一位出色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位在养生方面值得学习的榜样。晚年他获得“老有所为精英奖”后,有些人问他养生经验时,他说:“我在健体养生方面有三个要诀:一是身体锻炼;二是饮食得当;三是精神愉快”。接着,他在这些方面谈了个人体会、作法。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独倡“知行合一”,发展“心学”,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皇室内部出现军事叛乱之时,他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4.
一位在正科职干了18年的局长;一位先后20多次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地政府表彰奖励的平常人;一位敢和社会的、自然的污浊斗争的硬汉子。他就是方山县环保局局长李补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凡事较真;对自己热爱的环保事业,他也大事小事事事较真。被他“较过“真”的人,在背地里就给他起了个绰号:“老较真”。“老较真”确实够较真的。一次,一名机关干部拿着一摞发票找他签字,李补奎接过发票一张一张仔细检查起来。突然,他翻动发票的右手停在半空。他扭过头,盯着这位干部严肃地说:“这11块钱的锁是咋回事?…  相似文献   

5.
仇小东 《先锋队》2010,(12):43-43
大多数贪官往往有“吃喝嫖赌、生活腐化、包养情妇”等恶习,而焦自纯对这些一样不沾。在领导班子成员眼里。焦自纯敢做敢当,是为班子成员及部属谋福利的“好班长”;在群众眼里,焦自纯是作风正派、廉洁务实的“好领导”;在家人眼里,他是孝敬老人、爱护妻儿的“好男人”。为官、为子、为夫、为父,各角色他都能演绎得非常出色。但就是这样一位“好人”,在其任职期间,  相似文献   

6.
杨学武 《廉政瞭望》2004,(10):31-31
我“三生有幸”,出生地有两大历史名人: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一位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本来按现行行政区划,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昭君是湖北兴山县人,而我的出生地是兴山县,因此不能“脚路两只船”与他俩“攀亲”:但在西汉时期,兴山和秭归都同属一州,名为归州,于是我在“时空隧道”里“开历史倒车”,就能够“傍”上这两位大名人了。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8,(10):117-118
王稼祥,党内一位颇具独立见解的杰出领导人。战争年代,他带着危及生命的重伤长期坚持工作;和平时期,他又为党的国际交往联络提出了真知灼见。毛泽东曾这样评说王稼祥:他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的人”。他的“功”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9.
中国维吾尔族“骆驼王”漠人一位普普通通的新疆老人,却充满了谜一样的传奇色彩。他征服了令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打破了外国科学家关于“世界上还没有捕获过活的野生双峰驼”的神话;发现了时下地球上比大熊猫数量还少的稀世珍宝白骆驼。他就是把西方人惊得目瞪口...  相似文献   

10.
开篇的话 兰辉,一位一生扎根基层、克己奉公的普通党员干部,北川24万羌山儿女的杰出代表,四川孕育的又一个“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为民务实清廉,是他最贴切的写照;“永远的好县长”,是人民给予他的殊荣。  相似文献   

11.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2010年5月的一天,亲友们为一位80岁的老人举行生日聚会。军委和总政领导派人送来花篮,致以亲切问候;文艺界朋友送来贺卡,祝他“艺术之树常青”;弟子打来电话,愿他“健康长寿、童心永存”。面对眼前这一切,老人鞠躬、敬礼,一一道谢。  相似文献   

12.
离开10年后,谢旭人重新回到了财政部,这一年他60岁。在此前他执掌国家税务总局的4年中,中国年税收收入几乎翻了一番。现在,接过了这份越来越大的家业,他如何扮演“分钱者”和“埋单人”的角色?国内一位著名财税专家说:“接下来,真正考验新部长魄力的是他能否第二次直接参与并指挥中国的又一次重大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老悟 《当代工人》2011,(21):5-5
可能,他是来上访讨说法的人中,最难沟通的一位。我跟他的“对话”,是在纸上进行的:他说,我写;他用放大镜看过后再说,我再写。最后,写了满满三页纸。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医学界,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附属医院院长武广华是颇有些名气的。他是一位优秀的心胸外科专家,成功地完成了省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他是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获得过全国优秀院长称号。1993年任附院院长后,他带领全院员工经过艰苦奋斗,把一家小医院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三级甲等医院。他推行的“爱心医疗救助工程”,让业界同行感到震惊,他的爱心和勇气感动了千万人。群众称赞他是“让群众看得起病的院长”。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有着近50年的党龄。他从事老干部工作时,被同事们称为“勤快局长”、“贴心局长”;退休后,他奉献在社区,被居民们称为“热心人”、“好心人”;他发明的“红色名片”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金字招牌,白编自唱的“红色歌曲”在机关、学校和社区激荡。  相似文献   

16.
阎肃是一位大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生活中的阎肃,却非常低调。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和阎肃老师相处过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没见过他“甩派儿”、“摆派儿”。  相似文献   

17.
杨建民 《湘潮》2006,(9):17-21
1934年10月,一位名叫“耶娃”的德国姑娘,在苏联的一个作家休养所,与一位作家相识了。这位作家,人们称他“埃弥萧”,是一个中国人,也是老资格的革命家。他的名字叫萧三。耶娃是被迥异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制度所吸引,在居住在瑞典的哥哥的旅行证帮助下,前来苏联旅游观光的。  相似文献   

18.
隔山 《党课》2010,(17):108-109
在中国历代帝王里,宋徽宗赵佶几乎无人不晓。若论治理天下,他以昏庸无能闻名;但在书画艺术这一行,他却是一位行家里手,在历代帝王中可以夺得“冠军”之称。  相似文献   

19.
在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之誉的福建省尤溪县,广大农民说起卢芳树,无不充满了敬佩,众口评价他是一位“倾情尤溪竹业的引领人”。卢芳树被评为2002—2006年度福建省竹协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20.
刘学洙 《当代贵州》2012,(10):44-45
李端棻是贵阳人,晚清戊戌变法关键时刻,出任礼部尚书。在中国近代大历史的视野中,他是近代中国从旧体制内部站出来挑战旧体制的改革先驱;是从边远封闭的贵州走向全国,积极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第一个黔人。康有为称他“抗疏维新冠九卿”,梁启超称他是“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