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 《统一论坛》2013,(4):46-48
苏贞昌于6月上旬赴美国访问前,谈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时称,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在7月4日举行的“华山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苏贞昌再称“‘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的核心思维,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必须要和国民党有所区隔”。  相似文献   

2.
苏贞昌,台湾著名的政治人物,号称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曾担任过民进党主席,先后担任台北县长、“总统府秘书长”、“行政院长”等。由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和不断参加选举,苏贞昌对自己家族在祖国大陆的祖居地,从来都是讳莫如深。但是,水有源树有根,苏贞昌家族从祖国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历史过程是可以勾画出一个大概来的。  相似文献   

3.
晓沙 《台声》2007,(6):37-3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6日,民进党进行“总统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谢长廷出人意料地以45%得票率压倒性胜出,苏贞昌得票率只有33%,游锡垫为16%,吕秀莲低至6%。谢长廷的主要对手苏贞昌在党员投票部分失利后立即宣布“退选”。民进党的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跌碎台北所有观察家们的眼镜,台湾媒体原本预估可以在党员投票赢过谢长廷2万票以上的苏贞昌,不料却整整输了15万票之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1,(5):39-39
民进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结果出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1%的差距,险胜对手台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中国国民党已确定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蔡对决态势底定。  相似文献   

5.
李家泉 《台声》2013,(3):37-37
苏贞昌作为台湾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主席,于春节前夕即2月3日至7日,率民进党籍“立委”访问了日本,先后拜会了日本执政党自民党与刚下台的日本民主党的中央党部,并与一些政、众议员会晤接触。苏贞昌一向反对民进党人士赴大陆交流,认为这实际上是去“朝拜”,而他本人这一回是亲自率一个团队到日本“朝拜”去了。  相似文献   

6.
李伟 《统一论坛》2013,(2):60-62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上演,两岸的中国人共同保钓、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中日关系紧张而微妙之时,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于2月上旬率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访问日本。苏贞昌访日时的言行,彻底撕下了民进党‘爱台湾”的遮羞布,其出卖民族利益,取悦、讨好美日,甘做洋奴的猥琐形象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7.
赖锦宏 《台声》2011,(2):39-40
台湾五市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主打“十八趴”,没想到国民党反其一击,踢爆党主席蔡英文也有领“十八趴”。民进党2012年卡位战,原本一路领先的蔡英文掉入“十八趴陷阱”,虽然后来声明放弃,但“诚信”普受社会质疑。当年放弃“十八趴.”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谢长廷恐怕暗自庆幸;这样一来,民进党内竞争似乎又回到起跑点。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6):7-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连任党主席后,民进党随即宣布蔡英文将带职参选新北市长、秘书长苏嘉全参选大台中市长。蔡英文下午邀集前陈水扁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高雄市长陈菊、党籍民意代表赖清德和苏嘉全共同研商“五都”选战的相关情势。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Z1)
一场本属经济范畴的银行挤兑风波,突然在台湾政坛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将陈水扁与其“行政院长”苏贞昌之间的内斗推到了最前台。有关陈水扁要撤换苏贞昌的传言久而有之,但这一次先有陈水扁五度隔海点名批苏,后有苏贞昌阵营以“满城尽带狼牙棒”和“我们在救火,却有人在旁看热闹”进行针锋相对地还击,显示斗争之激烈非同寻常。尽管现在陈水扁和苏贞昌两人都不承认有“撤换”一说,但岛内舆论认为,这场风波显示民进党内围绕2008年“总统大选”之争已拉开战幕,不仅扁苏之争白热化不可避免,整个民进党阵营都已陷入空前的内斗。在民进党内所有…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新一届民进党主席改选结果出炉,蔡英文以超过九成的得票率顺利当选。这主要是强劲的竞争对手苏贞昌主动退选造成的。但这并不代表蔡英文拿下党魁便可“独步”党内,相反只是延迟了其与苏贞昌的“决战时刻”。未来,蔡英文不仅将持续遭遇苏贞昌的挑战,还将接手苏贞昌留下的棘手摊子,民进党的面貌仍难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1.
张华 《两岸关系》2012,(12):18-20
11月21日,喧嚣已久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在争议中搬上台面,但却打开了民进党内部权力斗争的潘多拉盒子。在“卡谢(长廷)”、“堵蔡(英文)”、“拉台独”的权谋布局下,委员会不仅内缩成一个凝聚民进党内两岸政策分歧的平台,还处处暴露出对大陆的敌对思维,也宣告外界寄望的民进党路线转型难产。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为了自己念兹在兹的2016年‘大选”,不惜以民进党的转型契机为赌注,恐怕最终受伤的还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7,(4):50-51
在3月24日的辩论会上,游、苏,谢更是拒绝承诺“四不一没有”,在被询及。“若当选.如果美国要求再次承诺”‘四不一没有’政策会否应允”这个问题时.民进党主席游锡堃率先吐“毒”:“若当选绝不接受‘四不一没有’。”谢长廷,苏贞昌也陆续表态.“不会对美国做任何承诺”。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12):55-55
年初迄今,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似“政党外交”之名,已五度出访,期间两次造访新加坡。蔡英文以强化“台湾必须走进肚界”的理念,也先后访问印度尼西亚、以色列与新加坡。  相似文献   

14.
李立 《黄埔》2007,(4):12-16
近期,民进党当局继续极力推进“台独”路线,炮制“正常国家决议文”,继续“台独”冒险;大搞“去蒋化”,将台北的“中正纪念堂”“正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引起蓝绿冲突。与此同时,民进党内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揭晓,谢长廷出人意外地胜出,苏贞昌无预警地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民进党权力之争的丑剧又开始上演,民进党权力面临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5.
肖春阳 《台声》2013,(3):44-44
自苏贞昌出任民进党主席以来,民进党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魄力,对两岸政策问题仍然采取回避的态度。在岛内政策诉求方面,民进党一直在骂国民党“执政无能”,但却无法拿出具体可行的政策规划。总体来看,苏贞昌主政民进党以来,该党呈现出诉求焦点散乱、议题主导能力减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毅周 《台声》2002,(9):9-10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晓沙 《台声》2007,(11):33-36
9月21日,侦办民进党“四大天王”“特别费案”的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召开记者会发布侦查终结:吕秀莲、游锡垫与陈唐山3人,利用职务任内的办公室职员收集消费的统一发票,犯了统一报销“首长特别费”,触犯了“刑法”“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诈取财务罪”,遭到起诉,而2008年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均全身而退,不被起诉。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8日,民进党召开代表大会,为迎接台湾2000年的所谓“总统”大选做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替代“台独党纲”指导民进党参加选举。“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共分前言、主张和说明3部分。前言部分声称自1992年进行的“政治改造工程”至今,“已使台湾事实上成为民主独立的国家”,因此要“进一步诠释台湾的定位与走向”。主张部分共有7条,核心的是第一条“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其余6条基本上是围绕第一条…  相似文献   

19.
王建民 《台声》2013,(7):55-56
6月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赴美访问。就在临行前夕,民进党公布所谓“国防政策蓝皮书”,提出以增加军事防卫支出、加强武器自主研发与扩大“台美国防军事合作”等政策主张。“蓝皮书”认为,国民党执政后,台湾的“国防预算”连续多年负增长,没有达到曾承诺的占GDP3%的目标。主张若未来民进党执政,将会大幅提高“国防预算”经费,并强调在加强对美军购的同时,“加强武器的自主研发”,建立“有效吓阻,持久固守”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民进党中常会近日正式通过"中国事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除党主席苏贞昌亲自兼任召集人,委员包括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游锡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及新潮流系大佬邱义仁和吴乃仁,并于5月9日召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至此,喧嚣多时的所谓"中国事务委员会"终于尘埃落定。台湾舆论认为,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