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日益严重的吸毒问题,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应当将吸毒行为纳入刑法调整;但是,从吸毒行为的本质、刑罚的效果、刑法的原则、借鉴立法的条件等方面看,吸毒行为不宜入罪。与其争论吸毒这样一种病态行为是否应当入罪,不如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怎样尽最大努力防治吸毒上来,这才是理性的、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当今,吸毒犯罪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从吸毒这一丑恶现象在中国又死灰复燃以来,毒情呈逐步蔓延之势,给社会、家庭和吸毒者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于吸毒劳教人员的成倍增长,加上吸毒劳教人员的心理、生理及行为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吸毒劳教人员自伤自残现象也较其他类型劳教人员要高得多,成为我们当前必须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经过了几年的调查研究、测试分析,较为系统地剖析了吸毒劳教自伤自残的成因、构成类型,以及防范处置等方面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商榷。一、吸毒劳教人…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吸毒死亡法医尸检40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鹄  王和牧 《法医学杂志》1997,13(2):79-80,82
本文介绍并比较30例国外和10例国内吸毒死法医尸检资料,显示国内外吸毒死者的性别、年龄、吸毒史、吸毒方式、常规毒品种类、死因、死亡方式以及病理变化都有相当差别。并讨论了系统尸检在吸毒死法医鉴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静 《江淮法治》2012,(22):48-50
回忆20多年的吸毒史,汉斯悔恨莫及。如果他不吸毒,他也许已经成为呼风唤雨的商界英雄;如果他不吸毒。他也不会花费近9000万英镑的巨额毒资;如果他不吸毒。他就会和她的爱妻埃娃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周健针对当前社会上吸毒人员增加和戒毒后复吸率高的问题,作者对154名吸毒人员的吸毒心理及其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当前戒毒工作的建议。调查资料1.在案吸毒人员154人的一般情况:职业,个体户及无业人员102人(66...  相似文献   

6.
聚众吸毒较容留他人吸毒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且聚众吸毒行为与容留他人吸毒行为是不同的行为,前者具有相当的独立性。鉴于此,聚众吸毒行为是一种独立危害行为,应独立于容留他人吸毒罪加以评价。合理调整刑事政策,兼顾打击容留吸毒行为和聚众吸毒行为,将聚众吸毒行为入罪化。本文提出规范化的设计思路,设置聚众吸毒罪,从法条归属、法定刑设置、行为定型等方面对聚众吸毒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吸毒的从众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吸毒人群低龄化的趋向日益严重,而从众心理是青少年吸毒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现象中的依附心理、社会认知、适应群体的“相群性”以及从同辈群体规范的角度作了一些分析。研究吸毒成瘾的从众原因,有利了采取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的预防对策,以逐步达到最后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姬旭 《中国司法》2011,(10):47-49
当前,全球毒品形势严峻,国内吸毒人员数量激增,截至2010年底,全国吸毒入库人数154.5万人;吸毒和贩毒相互交织,尤其是青少年吸食合成毒品迅速蔓延、女性吸毒也呈攀升趋势。近年来,国家在总结以往禁毒工作经验基础上,出台了《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对禁毒体制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两部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必将推进禁毒工作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法律制度的体系初步建立。本文是作者学习《戒毒条例》的一些思考,分析了《戒毒条例》的创新点,列举了几种常见认识误区,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方晓云  冯怡 《法医学杂志》1998,14(3):149-150
对10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年龄、婚否、职业、吸毒方式、吸毒年限和首次吸毒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吸毒者以青中年男性、初中以下、个体经营、无业及待业人员占绝大多数。而近年来,高中以上学历、干部职业的人员吸毒率有上升趋势,采用注射摄毒的人数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10.
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多元干预手段环环相扣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吸毒人群戒毒的干预、康复和矫治工作,关键是将关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生理)、人格重塑、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社区戒毒、帮教(禁毒社会工作者帮扶)相结合,使每个环节无缝连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吸毒人群戒除毒瘾。因此,本研究就是要对“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本研究基于笔者在南京市关沙酮维持治疗中心完成的300份问卷调查和南京市秦淮区187位社区戒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基于对14位秦淮区禁毒社工,10位戒毒人员家属的个案访谈而开展。  相似文献   

11.
血泪的控诉     
方飞  姜红 《江淮法治》2010,(16):22-23
毒品是人类社会公害之一,戒毒更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毒品的危害也呈逐年递增之势。未成年人吸毒增多,女性涉毒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吸毒人员官方登记的数字,已经从10年前的9000人攀升到18000人,翻了一番;按照国际惯例,每一名公开吸毒者的背后有4至5名隐性吸毒者。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戒毒所。与高墙内的吸毒人员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2.
癌症、艾滋病、吸毒,已成为吞噬人类生命的世界性灾害。因吸毒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如果不及时根治、戒除毒瘾,将会直接导致死亡。近几年来,针对国际贩毒吸毒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吸毒活动不断蔓延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禁毒措施,一场以创建“无毒社区”为重点,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打击、防范、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的禁毒战争,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1)指出,我国整体禁毒形势向好,吸毒群体增长率总体下降,但同时合成类毒品的使用比例已超过传统毒品,且吸毒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影响公共安全的风险依然存在。四川作为在册吸毒人员规模全国第二的省份,如何更好发挥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有力指导地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有效保持强制隔离戒毒成效,  相似文献   

14.
祁发权  于洋 《法治纵横》2013,(12):29-30
毒品.大部分吸毒人员都知道它无论是对生理还是心理都是有害的,但是,他们却都屡戒屡吸。不断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因为吸毒.他们众叛亲离,妻子离开了他们.朋友疏远了他们……  相似文献   

15.
导读:5月,歌手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朝阳法院判刑9个月。近日,知名导演张元继2008年吸毒被拘后复吸被抓,国内知名编剧宁财神也因吸毒被抓,这使得“明星涉毒”这一现象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安情报监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知辉 《政法学刊》2010,27(1):118-122
社会治安情报监控是开放性社会环境下,公安机关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治安状况,预防、发现、精确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手段。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重点人员、重要场所等方面的情报信息,实现对监控对象自动发现、自动预警、轨迹跟踪、动态管控的目标。其工作流程,既是对监控对象实施“排查-监视-处置”的过程,也是情报信息“规划-收集-研判-反馈”的循环过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是社会治安情报监控的具体实例,做好吸毒人员信息的采集、审核、维护及应用,是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吸毒成瘾而又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人员(笔者称之为高危吸毒人员)与一般吸毒人员相比较,其吸毒所消耗的社会财富、危害个人身体以及所滋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要大得多。怎样做好对高危吸毒人员的戒毒和康复工作,从根本上减少直至消除他们吸毒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一直是公安禁毒部门面临的一个老大难、但又不得不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公安、卫生和民政等部门,成立有关对高危吸毒人员收戒和康复的专门机构或者联动戒毒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丁君伟  乔祝 《江淮法治》2012,(20):35-35
8月30日晚,五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夜晚治安巡逻时,通过盘查抓获一名吸毒人员,收缴部分吸毒用具。  相似文献   

19.
刘瑟荣 《特区法坛》2002,(71):44-44
2001年6月12目晚10点30分左右,被告人陈某在其家中以人民币伍拾元一小包的海洛因卖给吸毒人员柯某时,被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六小包,毒资人民币伍拾元,并发现吸毒人员林某在被告人陈某家中吸食毒品,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陈某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毒品的泛滥和禁毒工作的深入,河南省女子劳教所收容吸毒型女劳教人员从1995年底的39人猛增到1999年4月208人,占劳教人员总数的40.4%,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有必要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吸毒型女劳教人员的构成特点调查结果表明,2088女吸毒劳教人员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