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世洲 《法学研究》2005,27(5):70-85
刑法方法与具体问题相联系,属于刑法学研究的内容;刑法方法论与世界观相联系,一般地属于法理学研究的内容。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功能,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仅仅使用一种方法是无法完整地研究刑法学的。在现代刑法理论的构建中,比较研究方法是值得我国学者特别重视的方法,体系性方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刑法理想对刑法方法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指引作用。从总体上说,综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刑法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仁文 《现代法学》2023,(4):90-109
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当增强自己的主体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刑法学界的共识。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应当以本国的刑法规定为逻辑起点,紧密结合本国的司法实践,充分发挥判例等对提升中国刑法学研究水平的作用。在比较法研究中要以“知他而知己”为目的,在引进域外刑法知识时,既要注意动态把握域外刑法理论的流变,又要准确判断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同时还要防止断章取义,并把域外刑法知识自觉融入中国刑法学的话语体系之中。在方法论上,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兼收并蓄,重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并由过于强调学派之争走向折中和统一。此外,中国刑法学者还亟须补齐短板,在着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国历史中的传统资源、实现其现代转型方面做大量基础性的且极具难度的工作。主体性意识的强化必将激活中国刑法学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君子和而不同”的良好氛围下,更好地推进中国刑法正义的实现,展示中国刑法学的国际形象和应有品格。  相似文献   

3.
走向实质解释的刑法学——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艳红 《中国法学》2006,1(5):170-179
刑法方法论存在着本体论和工具论之分,前者以超法规的刑法理论或制度为对象,构建的是作为哲学的刑法学;后者则以解释具体的刑法规范为目的,建构的是作为解释的刑法学。适应刑法学科自身特性并根据刑法正义性的要求,未来中国刑法学发展的趋势应当是实现从刑法本体方法论向刑法工具方法论的范式转型,未来刑法方法论的发达则是构建一套精密的刑法解释方法和技巧,走向解释的刑法学。而其基本的路径则是由实质的犯罪论上升到实质的刑法立场,并提倡与之相适应的实质的刑法解释学。  相似文献   

4.
刑法因果关系因其与刑事责任关系密切而在刑法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如何正确认识哲学与刑法学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关涉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方法论与解决思路。刑法学与哲学因果关系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相反,哲学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为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智识土壤。而单凭哲学因果关系理论也不足以推导刑法中的原因,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在探求刑法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刑法因果关系因其与刑事责任关系密切而在刑法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如何正确认识哲学与刑法学因果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关涉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的方法论与解决思路。刑法学与哲学因果关系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相反,哲学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为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智识土壤。而单凭哲学因果关系理论也不足以推导刑法中的原因,刑法因果关系与哲学因果关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在探求刑法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研究具体问题的方法论.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判断至关重要.是刑法学研究中充满争议和挑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法学研究的层面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犯罪与刑罚”有不同层面的意义。刑法学可细分为注释刑法学、概念刑法学和理论刑法学。注释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刑法条文中静态存在的模型的犯罪与刑罚 ,概念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法律关系中动态存在的实然的犯罪与刑罚 ,理论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立法观念上虚拟存在的应然的犯罪与刑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法学在内的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应是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知识产权法的全面移植具有相对特殊性;构建犯罪构成模式不能脱离中国语境;我国传统四要件模式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刑法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刑事立法所普遍采纳的一项刑罚消灭制度,追诉时效制度的意义已经广为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所认同。但时至今日,追诉时效制度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中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系统的刑法教科书和刑法学辞典对有关法条有简要的注释性叙述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刑法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国时期开始 ,中国刑法学研究就开始关注刑法的价值、基础、基本范畴、研究方法等一些根本层面的问题。在新中国刑法的创立和发展阶段 ,刑法哲学在刑法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层面以及刑法学研究方法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为新中国刑法学和刑法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刑法哲学研究以超越刑法规范的本体为基本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以探寻刑法以及刑罚的本原性和终极性价值为目标 ,深入刑法规范内部进行价值分析和追问 ,在对国家刑法权、刑罚权的根据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 ,也对新世纪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司法刑法学的视域与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刑法学是一个表征刑法理论体系分化与分工的概念。司法刑法学试图将刑事司法过程纳入刑法学的视域,使刑法思维对经验事实给予应有重视,为此就要将控诉者的刑法学转变为辩护者的刑法学,并使之从寻求科学客观性转向寻求交谈客观性。只有促成这种视域与范式的变化,才有真正的司法刑法学。作为一个例证,对犯罪概念的司法刑法学解读与重述可以显示上述视域与范式转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刑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刑法学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79刑法典为研究重心、以特别刑法的适用和刑法改革为研究重心以及以97刑法典为研究重心的三个阶段.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刑法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在30年的发展中,刑法学研究体现出为刑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准备,紧密联系刑事司法,实践注释刑法学与理论刑法学并存的格局逐步形成,国际刑法和区际刑法研究得以拓展的特点,并在刑法观、刑事政策、完善刑法的模式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张丽卿 《北方法学》2009,3(5):13-30
客观归责理论形成于德国。1990年代初,台湾地区刑法学界开始介绍客观归责理论,虽然未必成为主流,但在刑法学的研究上引起很大的重视。相对于此,台湾地区司法实务由于长期受相当因果关系的影响,客观归责理论的运用则是近十年来的事,且是从各级法院的第一审开始。台湾地区“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5992号判决突破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束缚,大胆采用客观归责理论,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个法律学说从外国引进,能否在本土生根,是测试这个外国学说是否良好的指标。台湾地区“最高法院”虽然已经接受客观归责理论,但是否可能取代相当因果关系说而成为实务的主流,还需要后续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中国刑法学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刑法方法论的角度看,某些带有共性的认识偏差也令人担忧,择其要者,大致有:(1)不少学者认为,刑法理论没有必要搞得很繁琐,体系化、精巧化的努力在中国并不需要,理论越简洁越好,  相似文献   

15.
陈璐 《时代法学》2010,8(2):69-75,82
探索刑法学研究方法的外延与分类,一方面要摒弃各种方法之间相互指责的偏见,以包容的态度有根据地将各种有助于刑法学科研究的方法吸纳进来,另一方面要理性地排除其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对方法的干扰,划清学科与方法的界限,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为基本标准对研究方法作广义、狭义双层次的分类,使方法各归其位,从而将各种方法从零星的罗列上升为周延的体系,从周延的体系上升为刑法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试析刑罚效益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效益问题,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引起苏联、东欧刑法学者们的关注,进入七十年代已是著述甚丰,硕果累累。迄今,刑罚效益依然是苏东刑法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在中国刑法学中,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刑法学的理论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新时期刑法学的纪年应当从1979年起算,这一年对于我国法制建设和刑法学研究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1979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刑法的颁布,结束了建国以后在刑事法律领域内长达30年的无法可依的局面,也为我国刑法理论研究提供了契机。10年来,随着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发展完善,我国刑法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进  相似文献   

18.
刑法学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法制与社会》2011,(17):236+267-236,267
刑法学的命运与刑法的命运紧密相连,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刑法学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研究探讨刑法学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从针对刑法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刑法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犯罪概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刑法学者最初是从犯罪与道德的关系方面来研究犯罪的概念的,认为犯罪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由于英美刑法学者不能正确认识犯罪与道德的关系,故从这方面研究犯罪概念时遇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因此,英美刑法学者又从犯罪与民事违法行为的一些外部特征,如犯罪与民事违法行为在诉讼程序上的区别来研究犯罪的概念。大陆刑法学者明确将犯罪概念分为实质的与形式的犯罪概念,而实质的犯罪概念则是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现实的犯罪的概念。这样外国刑法学者的犯罪概念无论是英美的,还是大陆的,都可以从某个方面,将其分为实质意义的犯罪概念和形式意义的犯罪概念。我国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则与此不同,一般都称之为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本文通过对中外刑法学犯罪概念的比较,区分出一元和二元的犯罪概念,并对其正确与否予以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20.
徐久生 《北方法学》2013,7(5):91-100
费尔巴哈是集哲学和刑法学研究于一身的伟大学者,被誉为"近代刑法学之父",其研究成果被视为犯罪心理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石。他坚持不懈地将刑法理论与国家统治的合法性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形式的权力根据以及形式理性为依据的法理论,试图以此来抵制等级社会中各派的影响,为市民社会建立框架条件。对于德国刑法立法和刑法学的发展而言,费氏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刑法思想对19世纪至20世纪的刑法学具有深远影响,对刑法理论和刑法科学而言具有方向标的意义。他提出的形式法理论尝试突破当时社会现实的束缚,关注社会各阶层的权益,对现今的中国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