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了"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城镇化建设。本文就兰州市某县近五年来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情况为例,总结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初步探讨了涉农资金管理的机制构建,以期完善涉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在遏制和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吴清都 《法制与社会》2012,(33):215-216
2011年,晋江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好"五大战役"、实施"四大工程"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努力为经济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同时,依法查处多起涉及"三农"问题的职务犯罪案件。本文通过对2011年晋江市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案件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以期能对制定新的农村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而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多发严重破坏了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笔者结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情况,对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社会》2012,(10):9-12
"三农"乃国之根本。回看近现代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三农史"。现实中,各类涉农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更动摇了国家经济命脉。严惩此类犯罪,其重大意义,并不亚于如火如荼推进的新农村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反贪战斗早已揭开序幕。瞄准靶心中"十环"对于中国人而言,"一号文件"是与"小岗村"齐名的事物。1982年至1986年,党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  相似文献   

5.
尹戎 《法制与社会》2012,(31):67-68
当前中国正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地区的涉农职务犯罪也呈现出发案率上升,形式复杂化等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将通过对近三年以来湖南省邵阳县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的惠民涉农领域中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对比,充分分析了在惠民涉农领域中职务犯罪案件的的特点、原因,并根据邵阳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预防惠民涉农领域犯罪的对策,以期达到巩固基层政权建设,树立廉洁文明风尚,加快发展和谐新农村建设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楠 《江淮法治》2014,(12):F0003-F0003
正近年来,繁昌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县域实际情况,积极回应群众打击腐败的强烈要求,将查办职务犯罪的工作重心放在"三农"等民生领域,优化侦查资源配置,加大工作力度,注重深挖窝案、串案,积极查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该院共查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件7人,均为涉及农村征地补偿款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对维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做好涉农案件审判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涉农案件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1.各级人民法院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意义。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工作指导方针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涉农案件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全面发挥人民法院各项审判职能作用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高检院有关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严肃查处破坏"三农"政策、危害农村稳定、影响农业生产、侵害农民利益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有效保障政府投资安全和农民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2008年至2012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处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881件4637人,占同期案件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调整反贪工作重心,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局,集中力量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注重打击发生在农村河道疏浚、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等关系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共立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10件10人,占全部案件总数的62%以上,为国家和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叶文忠 《法制与社会》2012,(31):254-25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工程项目、安置补偿过程中,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财务人员的涉农职务犯罪的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对检察工作涉农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成因及对策预防等方面对涉农职务犯罪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涉农职务犯罪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梁来庭  吴昊 《法制与社会》2010,(32):207-20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农村管理事务不断扩大,权钱交易机会增多,涉农职务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以合肥市一起典型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为视角,解析此类犯罪的主要特点、剖析此类犯罪产生原因,并从检察机关打防结合、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经济》2009,(13):9-15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活的命根子。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征用农用土地为建设用地的步伐明显加快了,随之而来的涉农涉地职务犯罪案件也相应增多。针对这一情况,最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公检法机关在加紧查办其他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查办各种涉农涉地职务犯罪案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保护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功劳不小。回顾下面的几个典型案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有的放矢的做好防范与惩治工作。相信会对当前频发的同类案件有警醒和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袁清  谢健 《中国监察》2008,(2):15-15
山西省沁县纪委监委狠抓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涉农案件的查处力度。去年共查处涉农案件92起。图为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将追缴回来的被村干部挪用的退耕还林(粮)款发到农户手中。  相似文献   

14.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2,(16):258-259
近年来,随着花都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及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大量流向农村,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涉农资金的管理和支配权力不断扩大,而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11年以来,花都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10件10人,约占我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50%,亟待加大惩处和预防力度.本案拟从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该类犯罪高发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苏磊 《法制与社会》2010,(33):239-239,242
涉农案件对稳定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近几年发生的涉农案件相关数据就涉农职务案件的预防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董跃田  王薇 《法制与社会》2012,(26):163-164
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落实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身上,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农民的补贴也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巨额的涉农补贴款也刺激着部分廉洁意识不强的干部以及部分在补贴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相关企业的贪欲,他们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成是自己谋私的特权和通道,鄢陵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在案件的查办过程中发现,在涉农专项资金补贴领域发生的渎职侵权犯罪,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农村管理事务不断扩大,权钱交易机会增多,涉农职务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以近年来义鸟市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为视角,解析此类犯罪的主要特点、剖析此类犯罪产生原因,并从检察机关打防结合、机制创新、涉检信访以及检察建议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涉农检察是检察机关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作为基层人民检察院,处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如何立足职能,服务"三农",在实践中,我们按照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上级院的要求,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涉农检察新机制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查处新农村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简称“涉农案件”)是检察机关贯彻与实践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的涉农职务犯罪具有新特点,根据涉农职务犯罪主体(主要包括乡镇站所人员和村干部)的不同个性,分析探索其发案规律,从而构建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为支持“三农”,安排下拨的涉农专项资金越来越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但从近年来对一些地方乡镇财政财务收支和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情况来看,挤占、挪用涉农专项资金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主要有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