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2005年新年大门甫开,《功夫》、《天下无贼》两个贺岁大片双双跨过1亿元票房的门槛,加上此前以1.53亿元收入夺取单片最高票房桂冠的《十面埋伏》,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15亿元大关,着实“火”了一把,再加上电视剧、VCD、各种艺术巡回展、博览会等,犹如阿里巴巴叫开了宝藏的大门,让人顿感眼前一亮:文化产业,前景美好,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在沉寂了一年之后.以拍贺岁片著称的京味导演冯小刚,再次推出力作《大腕》来为观众贺岁。  相似文献   

3.
近日,各地报纸的文娱版上,同时刊出了两条新闻。一条是《冯小刚炮轰电影评奖全凭关系》。说的是,冯小刚在拍了10年贺岁片并取得辉煌票房的同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1,(1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专门部署道德建设的重要文件。制定一个好的文件不容易,贯彻落实好文件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贯彻落实《纲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当前一个时期,要特别注意抓好集中宣传报道、制定贯彻意见、先进典型示范、解决难点问题四个重要环节。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宣传部、文明办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从全面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中央印发《纲要》的重大意义,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把宣传贯彻《纲要…  相似文献   

5.
学问之道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什么呢?“道”是指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标、准则及方法。学问究竟怎么学?怎么问?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后要怎样思考才能做到“不罔”?这就是“审问”的功夫。“审问”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学习理论时,首先要看这个理论内部的逻辑是否自洽,不能只满足于新奇的观点。即使一些观点很新,但是,  相似文献   

6.
曹晋杰 《湘潮》2005,(8):14-16
陈毅巧对《红楼梦》陈毅爱读中国古典文学,其中一本是《红楼梦》。陈毅刚满10岁时,寄居外婆家,在青海寺学堂师从陈玉堂就读,看过残本《红楼梦》。若干年后,陈毅在成都学校读书时,在《雅俗抄》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看了《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就会诲淫诲盗。”陈毅看完后,在这段文字的旁边写批语道:“余幼时曾读过《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书,并未学偷盗。看书不能看表面,要看实质。”1927年,陈毅随朱德上井冈山。有次毛泽东与贺子珍谈到《红楼梦》,这启发了陈毅再去找《红楼梦》来读。当时处于十年内战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一部比较难读的书,《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作为《资本论》二卷的《节录本》(以下简称《节录本》),在减轻难度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要读懂它,仍然需得下一番功夫。我个人在学习中的一点粗浅体会,概括起来就是:“摸准脉络、钻研重点、弄清概念、深入领会”。下面主要以《节录本》二十章为例,分别作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畅然 《理论学刊》2007,(3):111-113
一、清人刻意强调用“知人论世”来限制甚至取消“以意逆志”《孟子》一书涉及了后世两大文本诠释方法论,一是《万章上》“咸丘蒙问盛德之士”章的“以意逆志”,一是《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章的“知人论世”。前者在笔者看来,是《孟子》一书中最重要的诠释学原则  相似文献   

9.
何谓“诌弹”?这恐怕连《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也难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荀子·修身篇》中来理解。 《修身篇》中有关警惕阿谀逢迎的一段话是:“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能正确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正确表扬我的人,是我的朋友;谁来阿谀逢迎,就是在坑害我。荀子对阿谀逢迎者是深恶痛绝的。 古文之“谄”,谓之“巴结”;“谀”者,谓之“行好”。“谄”、“谀”连用,泛指一种阿谀逢迎的恶习,即我们通俗说的“拍马屁”。荀子称它为贼,我们称它为一种精神的糖衣炮弹。若要给它一个型号,“谄弹”是也。  相似文献   

10.
龚育之撰文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中国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七一”讲话在字面上没有重申而是在精神上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特别是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在文字上也重申了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显然是联系到对“七一”讲话的反映,是基于我们必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笔者认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常态长效,必须在抓常、抓长、抓细、抓精,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既要有"浇花"功夫,又要下"绣花"功夫,才能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开花结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有"浇花"功夫。浇花是功夫活,不能一曝十寒、时紧时松,必须形成常态、坚持不懈。"两学一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芝 《廉政瞭望》2012,(2):58-59
每到年关,贺岁片战场都硝烟四起,2012年元旦春节前后亦不例外:30多部电影争相上映,抢夺票房——来不及等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摆罢擂台,徐静蕾的《亲密敌人》就悄然杀人。很快,粱朝伟主演的《大魔术师》也加入血战。 “今年没有贺岁片,与君一起重温那些熟悉的旋律吧。”当《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领衔酣战之时,曾执掌贺岁片大旗的冯小刚却拿起了“指挥棒”,准备了一场电影音乐会与观众“不见不散”。重温的是15年来冯氏电影里的音乐,回顾的却是贺岁片15年之轨迹。看似超脱纷争之外,实则紧扣贺岁之弦。  相似文献   

13.
1977年 1 1月 1 8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同年第 1 2期以及《人民教育》第 1 1期同时刊登了一篇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重要文章 :中央教育部大批判组撰写的《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篇拨乱反正的檄文 ,是推翻“四人帮”制造的黑线专政论的头一炮 ,也是批判“两个凡是”的一个突破口 ,影响所及 ,不仅在教育战线 ,而且在全国各条战线 ,尤其是文艺战线引发了推翻“四人帮”黑线专政论的波涛大潮 ,为彻底批判和肃清“四人帮”的流毒 ,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将撰写这篇文章和文章发表的前前后…  相似文献   

14.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千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 年5月31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 7月l日) 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江泽民:《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1月25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刘大生 《唯实》2003,9(5):89-91
《陋室铭》虽然是经典之作 ,但其中的“无丝竹之乱耳”一句却令人费解。乔俊杰、马玉山二位先生对《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有不同意见 ,故在 2 0 0 2年第 3期的《修辞学习》上发表了《〈陋室铭〉疑析》一文 ,建议将“无丝竹之乱耳”改为“有丝竹之乱耳”。[1] 蒋民胜先生认为 ,《陋室铭》的“遣词造句的功夫”是“炉火纯青的” ,“改一字则致残” ,“是将一块无瑕白玉溅上了墨迹”。[2 ] 笔者不同意乔俊杰、马玉山的意见 ,更不同意蒋民胜先生的观点和态度 ,现商榷如下 :一、“无丝竹之乱耳”确实费解《陋室铭》全文曰 :山不在高 ,有…  相似文献   

16.
修辞探源     
“修辞”这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用于占卜的一部书,据近人研究,《周易》大约是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在《周易·乾卦·文言》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就是“修辞”最早的出处。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它充分肯定了修辞的重要意义,把修辞和  相似文献   

17.
我是辽阳市灯塔粮库党支部书记,现将职工对贵刊的反映告知你们。我库职工普遍反映:《党史纵横》是一份难得的珍贵读物。 1993年除夕夜,我和孟祥雨两同志在粮库担任总值班。孟祥雨来到我的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1994年第一期《党史纵横》,遂坐下,顺手将这份刊物放在自己面前,仔细端详封面设计,又读上面大字要目。随后,便详细阅读内文目录,从第一篇文章开始翻阅。大约用三个多小时功夫,将这期刊登的所有文  相似文献   

18.
拍案惊奇     
《廉政瞭望》2014,(16):48-49
贼胆包天 男子孙某日前来到天安门广场.伺机扒窃观看升国旗的游客。他连续偷盗两起,没想到被偷的人竟都是警察。第一名被孙某瞄上的警察来自辽宁,专程到北京旅游,刚被扭开扣子就发现了小偷,  相似文献   

19.
陈鸿秀 《理论学刊》2007,(2):124-126
2005年末、2006年初,自胡戈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春运帝国》在互联网上传播以来,网络“恶搞”很快被推向高潮。这类视频短片取材广泛,有名人大作,包括《英雄》、《无极》、《功夫》等,有市场反映热烈的一些作品,也有娱乐界的人和事,还有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中国足球等等。一时间,“恶搞”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一些人干脆称之为“恶搞文化”。从物质基础看,这类视频作品首先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产物,因为拍摄镜头、剪辑图片、重新配音等环节需要数字技术作保证;从社会条件看,这是我们的社会环境日渐宽松和自由的…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是明末清初面世的一部白话小说,带有山东方言背景,体现了汉语历时发展的时间性与地域性,为后期近代汉语研究所不可多得。本文对《醒》中颇具特色的“X VP 比较标记 Y”式差比句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历时发展、现时比较等角度揭示其诸多特性,以求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汉语“X VP 比较标记 Y”式差比句及山东方言地域特色提供共时平面的有力佐证。一所谓“X VP 比较标记 Y”式差比句,是指借助比较标记“似”“如”等来表示甲乙两事物比较关系的结构。这里的X、Y分别代表比较的前项和后项,即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